五岁男童,主诉欲寐,需强呼方醒,食后复睡,二便正常,脉微细无力。中医诊断为少阴病,证属脉微细但欲寐。望诊未详,闻诊未详,问诊见欲寐、食后复睡,病程未明。切诊脉微细无力。
太阳内陷少阴病脉微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腰痛7年,由外伤所致,晨起尤重,久坐久行则酸痛明显。中医病名为腰痛,证型属足太阳经经筋病,病因病机为陈旧性外伤,久病入络。望诊未见明显异常,闻诊未见特殊,问诊提示腰痛病程长,症状持续存在,伴脚跟疼痛、脚发凉。切诊示脉沉弦。
足太阳经腰痛经筋病
查看详情 →
时温感冒,头身皆痛,恶寒发热,口燥作恶,无汗,脉来缓浑。邪滞交阻。面色淡白,舌苔薄白,脉缓浑。病程未明。中医病名属时温感冒,证型属外感风寒湿邪,病因病机为邪滞交阻。
太阳阳明时温感冒头身痛恶寒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右少腹回盲部疼痛,病程8年,反复发作,近年发作频繁。中医诊断肠痈,证属太阴虚寒,气血凝结。望诊舌质澹红,舌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右下腹疼痛、胃脘不适、大便溏薄。切诊脉象弦弱。
肠痈太阴虚寒气血凝结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身疼发烧不退,四肢浮肿,纳差浮肿,停经8月,头发焦枯,低烧不退,面部蝶形红斑及肢体多处红斑,面色㿠白,消瘦,舌质红苔少,脉沉弱两尺虚弱无力。气血两虚,病损心、肝、肾。
系统型红斑狼疮气血两虚心肝肾受损低烧不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5岁。主诉腰椎间盘突出2年,伴有腰痛、易汗出、恶寒、发落多、腹泻、胃脘痛、眠差、心慌、月经量少、口干苦、便秘。中医诊断为痹证。辨证为厥阴太阴合病。望诊见苔白腻,舌象未明确。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易汗出、恶寒、口干苦、腹泻、胃脘痛、眠差、心慌、月经量少。切诊见脉细。
腰椎间盘突出血虚津液亏虚太阴水饮
查看详情 →
男,37岁,左侧颈项强痛,活动受限12小时。左侧颈项酸楚强痛,向肩背、上肢扩散,不能俯仰及回顾。舌澹,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为落枕。左侧天柱穴周有自发痛、压痛。
落枕颈项强痛肩背酸痛上肢痛
查看详情 →
患者11岁,男性,主诉头晕无力,病程2年余。症见血压偏低,苔薄白,脉沉。心电图示心动过缓,T波改变。太阴经、阳明经异常,辨经病在太阴经、阳明经。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沉。头晕无力,血压偏低,病程较长,属脾虚气血不足,运化失常,清阳不升,致头晕乏力,低血压。
脾虚低血压头晕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左膝关节痛3年余,过度活动后加重。苔厚有裂纹,脉滑。足太阳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异常。病在足太阴经、太阳经、厥阴经。左足太阳经(束骨、京骨之间)有结块。双足心有硬结,作痛。左膝疼痛久行加重。左膝内侧有结块,左足太阳经输穴和原穴之间有结块。
膝关节疼痛肾虚经筋结块
查看详情 →
鼻疮,鼻癔不利,脉弦数,肝阳扰肺,鼻管焮肿,色紫,脓汁漫淫,鼻痔形如榴子,窒塞孔中,右脉洪数,面鼻起瘰,色紫肿痛,肺风由手太阴血热上壅,色赤而紫,咳嗽经时,脉躁,肝火射肺,鼻翅腐碎,虚热上蒸,鼻渊已久,肺风兼挟湿热,面鼻花刺,肺热上薰,肝火型金,鼻窍郁热,久防腐烂,鼻屑肺窍,鼻中起瘴,防碍气息,积瘀在络,气逆血涌,鼻窒癔肉,肺气郁蒸,脑髓热蒸,鼻疽、鼻痔、鼻癔、鼻痈,肺疮、酒齄鼻、赤鼻、粉刺、肺风。
鼻渊肺热肝火风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腰腿痛两个月。腰4~5棘间及棘旁压痛,右臀部压痛,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右30°,左90°,左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感觉迟钝。舌苔薄白,脉弦滑。腰段生理曲度消失,活动受限。辨证为肾虚血瘀,病位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肾虚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肾虚血瘀症腰腿痛麻木
查看详情 →
程某,男,25岁。阵发性呕吐20余年,头昏痛不爽半个月。呕吐多发生于食后,伴嗳气、脘腹胀满、食后脘闷迟消。头昏、太阳穴疼痛、颈项紧不适。舌苔略白,脉略细。中医诊断为呕吐、头痛。辨证为肝气不舒,肝风内动,木盛乘土,胃失和降。望诊见舌苔略白,切诊见脉略细。问诊见呕吐、嗳气、脘腹胀满、头昏痛、颈项不适。闻诊未提及。
呕吐头痛肝气郁结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主诉头晕头痛,痛处发热,夜难入寐,梦多不实,烦躁疲乏,记忆力减退,口干溲黄,病程3个月。舌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水不涵木。头痛部位为两侧太阳穴及风池穴,症状以上午为重。病史中提及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肝阳上亢肝阴不足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男性。主诉腰背痛6年。病程长,症状包括嵴背痛、倦怠、背前倾、挺胸伸腰受限、背痛加剧、口渴不欲饮、头晕、纳差、大便欠畅、小便清频。精神萎顿,面色少华,脊背掣痛,脊棘状似竹节,舌绛苔少,脉细紧。中医诊断为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机为脾肾阴阳两亏,气血不足,复受风寒湿邪覊留督脉。
痹证脾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头痛加重伴呕吐、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病程自1974年6月6日至9日。中医病名属外感温热,证型为邪犯太阳。病因病机为新感温热,邪犯太阳。望诊见唇红,舌苔厚腻,脉象浮数。闻诊未提及,问诊示头痛项强、发热、呕吐、神志不清,切诊脉浮数。
中枢感染头痛项强发热呕吐神志不清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感冒后出现口歪眼斜、口禁不开、食水难进、四肢麻木、卧床不起、双耳失听、不能言语。中医诊断为中风不语,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邪气入络,经络阻滞。望诊见口眼歪斜,舌象未提。闻诊见言语不能。问诊见高烧后出现上述症状。切诊见脉象未提。
中风不语颜面神经麻痹颜面神经损伤脑淤血
查看详情 →
患者现症为中风瘫痪。右手鱼际纹、近心横曲纹、中指地部及虎口处呈现青黑绛红气色,提示厥阴肝经、阳明胃经、大肠经、心包经、肾经及下焦存在寒热错杂、风邪侵袭。井穴知热感度测定显示大肠经、小肠经、膀胱经、三焦经、胆经、肝经左右侧数值失调,心经、肾经、胃经、脾经亦存在明显异常,提示心阳虚、肾虚寒、脾胃寒湿、肝胆血虚寒瘀、大肠虚寒挟痰湿。
中风瘫痪血虚寒瘀肾虚寒心阳虚
查看详情 →
3岁3个月男童,口角流涎3年余,发育迟缓,言语不流利,纳眠可,大便时易呕吐,小便调。面色白,口角流涎色澹清稀,手足欠温。舌澹,苔白滑,脉沉缓。中医诊断滞颐,辨证脾肾虚寒,脾虚湿困。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水津不布,湿浊上犯,廉泉不闭。
滞颐脾肾虚寒脾虚湿困手足欠温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男性。主诉头痛5年。头痛无定处,时前时后,时侧时颠,以颠顶疼痛为主,痛有隐痛、跳痛、锥刺样,上午轻,下午重,遇风寒加重,劳累加重,休息缓解,睡眠中不痛。中医诊断头痛。证型为精血不足,血瘀首府,风寒袭头,下虚上实。望诊见舌质澹白或澹红,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痛特点及诱因。切诊见脉弦涩或弦缓。
头痛精血不足血瘀首府风寒袭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女性。右足跟部疼痛不适2个月。体形偏瘦,踝关节及足背部肿胀,足跟压痛。舌体澹白,苔薄白,脉弱。诊断为跟痛症,证属脉络阻滞。病因病机为久伤劳损,太阳经脉气不足,脉络受阻。
跟痛症脉络阻滞气虚经气阻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