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童,咳嗽2天,夜间加重,纳差。急性气管炎,痰饮蕴肺,风寒外束。咳声重浊,脉浮弦而紧。面色正常,舌苔薄白,声音低沉,无特殊气味。脉象浮弦而紧。
急性气管炎痰饮蕴lung风寒外束咳声重浊
查看详情 →
患者似寒似热,头痛且重,呕恶痰涎,小溲赤痛,腹膨时疼,经水匝月未行,骨节痠疼,食饮不贪。脉沉小。风寒内蕴,肝胃不和。面色无华,舌苔白腻,脉沉小。病程起病数日。
风寒内蕴肝胃不和头痛呕恶
查看详情 →
44岁,主诉阴茎紧缩,少腹拘急疼痛,惊恐,头部冷汗,精神疲惫,干呕。面色苍白,舌澹苔白,脉沉细弦。中医病名:阴器内缩,证型:肝肾不足,寒凝肝脉,病因病机:过度疲劳,损伤肝肾,夜半受风寒,血虚恶寒,寒凝血滞。
肝肾不足寒凝肝脉经脉凝滞宗筋失养
查看详情 →
男,1964年春就诊,素弱,身瘦面黄,曾恣食生冷肥甘。腹痛甚剧,曲腰而啼,额汗如珠,神倦肢冷,大便频泻而量少,腹部胀满,干呕不食。脉六部沉滑细弱,舌苔薄白,肢冷不温。寒积凝滞中焦,中阳受遏,气机壅塞,脾胃纳运困顿,肠府传导失司。
虫证寒积凝滞中焦脾胃纳运困顿肠府传导失司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胃痛4年余,伴干呕气逆,饮而不食,大便干结,咽干口渴。中医诊断为阴虚胃痛。病因病机属阴虚内热,胃失濡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胃痛、干呕、饮食异常、大便情况及口渴症状。切诊未提及。
阴虚胃痛胃阴不足气逆
查看详情 →
女,48岁,主诉咽部发红、隐痛、干呕,病程半月余。中医病名:慢性咽炎。证型:外感后热盛伤阴,阴虚内热,气机壅滞。舌苔薄黄,脉沉。咽部发红,隐痛不适,恶心。
慢性咽炎阴虚内热气机壅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干呕不便,胃虚气热。呕止热退,大便不通。脉和。舌淡红,苔薄白。胃虚气热,痰热内阻。干呕、便结、脉和。痰热阻滞,胃气失和。
干呕不便胃虚气热热退大便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长期头晕、头顶作痛,夜间精神错乱、哭闹、失眠,病程1年。面色苍黄,消瘦,精神疲惫,恍惚心乱,头面四肢轻度浮肿,纳少,胸脘痞闷,善太息,月经过期未潮,白带多且有恶臭,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辨证为肝郁不舒、中焦失调、痰火扰神。舌质澹,苔薄白,脉沉滑。
精神分裂症肝气郁结痰火扰神脾运失调
查看详情 →
张某,肝燥血虚,气机失调,干呕嗳气,少腹作痛,赤白带下,食入乏味。舌白胖。中医病名属带下,证型为肝血不足,肝气郁滞。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肝血不足,肝郁犯脾,水湿内聚,虚热内扰。望诊见舌白胖。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干呕嗳气,少腹作痛,赤白带下,食入乏味。切诊未提及。
干呕嗳气肝血不足肝气郁滞少腹作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胃脘部隐痛两年,加重一周。主要症状包括胃脘部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饮食、夜间尤甚、口燥咽干、两胁肋部隐痛、偶尔干呕嗳气。舌红绛,苔少,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型为肝胃阴虚。病因病机为胃阴不足,肝血亏虚,肝胃之阴虚不能节制阳气,致肝气横逆,胃失和降。
胃脘痛肝胃阴虚胃纳减少口燥咽干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胁脘不舒,神气疲惫,肉削腹胀。病程较长,自1968年秋起病。中医病名属肝硬化,证型包括肺脾两虚、肝气郁结、血瘀不行、肾阴损耗。病因病机为气化失职、水停湿聚、肝气郁结、血瘀成症、肾阴损耗、虚火浮动。望诊见面色萎悴不华,肌肤粗糙,腹水明显,腹壁静脉怒张,蜘蛛痣,肝掌。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见纳食不馨,腹胀,大便艰少,小便黄短。舌苔黄厚腻,舌质暗晦,边尖光剥。切诊见脉细软而数。
肝硬化肺脾两虚气化失职水停湿聚
查看详情 →
6岁男童,发热、恶寒、鼻塞半日,无汗,干呕,纳呆。舌澹红,苔薄黄,脉浮缓。中医诊断为感冒,证属外感风寒证。病机为风寒外感,腠理郁闭,营卫不和。
干呕风寒感冒外感风寒证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60岁男性,心下痞满,疼痛,每日下利数十次,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呕吐,心烦,少气乏力,病程2日。属伤寒痞证,中虚湿热痞满,脾胃虚弱,湿热蕴结。面色萎黄,舌苔黄腻,脉弦数。腹胀,肠鸣,呕吐,乏力,心烦。脉弦数。
慢性胃炎脾胃虚弱湿热蕴结中虚湿热痞满
查看详情 →
女,26岁,大便秘结,1周2次或1周1次,脘腹不舒,嗳气,干呕,夜寐不酣,病程4年。舌苔黄腻,脉弦滑。肝郁气滞,津亏肠燥。
大便秘结肝郁气滞津亏肠燥苔黄腻
查看详情 →
陈某,58岁,男性。反复头痛,呕吐涎沫,胃脘隐痛1年余。中医辨证为厥阴头痛。病因为胃气虚寒,气逆不降,阴寒上犯。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弦迟。主诉症状包括头痛、呕吐涎沫、胃脘隐痛。病程较长,持续1年余。病机为中虚胃寒,浊阴上逆。
神经性头痛胃气虚寒浊阴上逆厥阴头痛
查看详情 →
罗某,女,37岁。主诉外感后出现乏力、纳食少、后背沉、头昏、口中发黏,平素胃脘不适,脱发。舌暗红,苔白腻,脉弦。证属湿浊上蒙,气机不畅。舌红,苔白,脉弦。
外感后乏力湿浊上蒙气机不畅头昏口黏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主诉胃痛、便血。病程2年余,近3天因食硬物诱发胃痛,伴柏油样便、恶心干呕。体征示舌苔薄黄而干,质澹红,脉虚缓无力。血压94/40mmHg,腹部剑突下偏右压痛,肠鸣音亢进。大便隐血OB+++。辨证为胃热伤络。
便血胃热伤络胃热出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发热头痛,遍身痛,干呕口渴,胸膈胀闷,坐卧不安。右手洪大倍于左,左浮数。干霍乱。
干呕干霍乱胸膈胀闷发热头痛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胃脘隐隐灼痛不适3个月余,空腹后加重,饥不欲食,口渴不喜饮,口苦、口干咽燥,身困乏力,眠差、入睡难,大便干,小便黄。胃阴亏虚。胃窦近幽门处黏膜纠集、粗糙,呈点状糜烂,胃黏膜粗糙。舌质暗红,舌苔少津,脉沉细弦。
胃痛胃阴亏虚肝胃郁热津液不足
查看详情 →
9岁女性患者,发热恶寒5天,右侧腮腺肿痛,体温39℃,大热渴饮,干呕烦躁,舌薄黄,脉浮大而数。中医诊断为瘟疫热毒,充斥内外。病因病机为热毒化火,热盛伤津。四诊显示面色红赤,舌象薄黄,脉象浮大而数。
流行性腮腺炎瘟疫热毒大热烦渴腮腺肿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