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5岁,男性,主诉大便时溏时泄,病程8年。纳呆、腹痛、腹泻,近1年加重,大便稀薄不成形,每日4~5次,伴食欲不振、疲乏无力、腹冷喜暖、腹痛不适。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右关、尺部尤甚。诊断为泄泻(慢性肠炎),证属脾胃虚弱型。
泄泻脾胃虚弱大便稀薄食欲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女性。主诉消化不良8年。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胃胀、泛酸、嗳气、全身肌肉酸痛、睡眠障碍、多梦。红斑狼疮病史,激素性青光眼、激素性白内障导致双眼盲。舌质澹而胖,苔白厚腻,脉细数。病在少阴经、太阴经。腹部皮肤色暗,皮肉发硬。病程长达8年,长期服用激素药物,多系统受损。
消化不良红斑狼疮脾肾阳虚经络疲劳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腹部膨胀、消瘦3年,嗜睡,精神萎靡,面色晦黄,眼窝凹陷,体形骨瘦如柴,头发稀少,囟门凹陷,小腹膨胀,肝肋下1横指,舌苔薄白,三关纹紫色,脉细数,120次/min。饮食不节,脾失运化。
疳积脾失运化饮食不节消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半,女性。厌食4个月,伴有干呕、睡眠时出汗、烦躁易惊、大便干结如羊粪、小便黄。形体消瘦,颧红,毛发稀黄无光泽,舌红、花苔剥,脉细而数。中医诊断小儿消化不良,证型胃阴不足型。病位涉及脾、胃、大小肠。病因病机为胃阴不足,胃失滋润,胃纳失权,肠道失润,胃火亢盛,表现为舌脉等体征。
消化不良胃阴不足大便干结小便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腹痛腹泻间歇发作半年,复发3天。病程半年,缠绵不愈,腹泻日2~3次至5~6次,挟杂不消化食物残渣,完谷不化。面色萎黄,舌质澹苔白,脉细弱。腹部平软,脐周围轻压痛,肠鸣音亢进。诊断为泄泻(慢性肠炎),证型为脾虚型。病机为脾虚运化失常,清阳不升,导致腹痛腹泻,食后脘闷,面色萎黄,疲倦乏力。
慢性肠炎脾虚型脾虚运化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三叉神经痛伴左脸肿胀,病程15天。主诉为左脸肿胀,每日发作疼痛数次,睡眠差,精神欠佳。中医诊断为面颊疼痛,辨证为心肝血虚,血虚生风。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示疼痛频繁,睡眠差,精神欠佳。切诊未提。
三叉神经痛面颊肿胀心肝血虚血虚生风
查看详情 →
男,65岁,呕吐三个月,剑下发凉半年余,胸脘痞闷,不欲饮食,食入即吐,吐清水或粘沫,腹中冷,喜热恶寒,神疲乏力肢困。面容不华,精神痿靡,形体消瘦,舌质淡,苔厚腻,脉沉缓。呕吐,寒湿凝聚,脾胃阳衰,浊阴不降。
呕吐寒湿凝聚脾胃阳衰浊阴不降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持续发热1年。热势时高时低,遇劳加重,动则汗出,头目眩晕,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形寒怯冷,易感冒,身体消瘦。面色澹白,舌质澹、浮胖有齿痕,苔白滑腻,脉虚大无力。诊断为气虚发热,辨证为劳伤气耗,虚阳浮越。
气虚发热脾虚气少虚阳浮越
查看详情 →
5岁男性,腹部膨胀、消瘦3年,精神萎靡,嗜睡,面色晦黄,两眼窝凹陷,骨瘦如柴,头发稀少,囟门凹陷,小腹膨胀,弹力差,肝在肋下一横指,三关纹紫色,舌苔薄白,脉细数,120次/分,大便腥臭,每日腹泻绿水样物8~12次,呕吐3~5次,贪食,常在地下拾东西吃,多食多泻,经常盗汗。饮食不节,脾失运化。
小儿营养不良脾失运化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大便时溏时泄8年。病程8年,因饮食不慎诱发,反复发作,伴纳呆、腹痛、疲乏、腹冷、食欲不振。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右关、尺脉为甚。中医诊断泄泻,证型脾胃虚弱。
泄泻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34岁男性,发热咽痛伴腹泻,近周出现胸痛、心悸、乏力。心电图示房室传导阻滞。现症胸痞心悸,睡眠欠安,脉细弦频发结代,少苔,舌尖红赤。证属心阴不足,心肾俱虚。
病毒性心肌炎心阴不足心肾俱虚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女性,过敏性发作性皮疹17年。主要症状为面部干裂脱皮,身上亦有,涂药无效,发痒,睡眠差。病程自1989年起,反复发作,逐渐发展为干性粗糙皮肤。异常经络为太阴经、阳明经、手少阴经。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在太阴经、阳明经、任脉。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
过敏性皮疹皮肤干燥肺气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半,女性。咳嗽反复发作4~5个月,加重3日。主要症状为咳嗽加剧、痰多、不思饮食、面色萎黄、咽部赤红、咳声重浊、喉中痰声辘辘、纳差、大便干结、小便黄少。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中医病名湿热咽炎咳嗽,证型湿热蕴肺,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肺失宣降。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红,苔黄厚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咳嗽、痰多、纳差、便结、尿黄。切诊见脉滑数。
湿热咽炎咳嗽湿热中阻痰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抑郁8年,胃疼6年。情绪抑郁、易怒、急躁、焦虑。消化系统症状包括胃脘部疼痛、发胀、食后减轻、按之痛剧、遇热则轻、自觉有气自胃部上冲、腹泻、便溏、纳差、寐差、易早醒。月经量少,行经期间小腹痛,经色深红,无血块,白带多有异味。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中医诊断郁证(肝郁气逆证),胃脘痛。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机逆乱,脾失运化。
抑郁肝郁气逆胃痛脾虚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夜间遗尿3年余,近1个月每天尿床。发育缓慢,消瘦,易外感。大便干,色深。右小腿肌肉萎缩,右下肢细,跛行。舌澹,舌中部白苔厚,苔白滑,脉沉细。病在足少阴经、足太阳经,脾肾虚寒体质。脾虚兼有湿气困中,肾虚,肾阳虚则脾阳亦虚,膀胱虚寒。
遗尿脾肾虚寒发育缓慢舌淡苔滑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主诉腰酸疲劳、尿多头晕、阳事不振。病程10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脾肾不足。舌象苔薄腻,脉象脉细弦。病史包括糖尿病、胃下垂、消化不良。
糖尿病脾肾不足胃下垂腰酸疲劳
查看详情 →
女性,52岁,左目视物障碍半年余,近一月加重。左目疼痛,头痛,流泪,左目视物不清,纳少无味,胃院胀,夜眠多梦。舌苔白,舌胖有齿痕。脉弦略数。肾水不足、肝脉失养,相火上逆,目系受损。足少阴经、手足少阳经为主要反映经脉。左侧攒竹、瞳子髎、风池、会宗、光明、足临泣、地五会、左肝俞等穴有明显压痛反应,双太溪、肓俞穴有陷下感。
视网膜病变肾水不足肝脉失养相火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胃痛持续5年。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肝胃不和,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气犯胃。望诊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薄白。闻诊语声低微,无特殊气味。问诊有长期胃痛病史,曾行胃镜检查示胃溃疡。切诊脉弦细。
胃痛胃溃疡肝气郁结脾虚
查看详情 →
5个月男婴,腹泻20余天,大便清稀,时溏,水样便,泡沫多,有黏液,每日7~8次,烦躁不安,纳呆少食,腹热作胀,小便黄少。面色无华,舌质红,舌苔黄腻,指纹青紫。湿热伤食证。大便清稀,水样便,泡沫多,黏液,腹热作胀,纳呆少食,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指纹青紫。
泄泻湿热伤食脾胃虚弱舌苔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男性。主诉胃痛3小时。临床表现包括上腹胀痛、身体瘦弱、肠鸣音消失。西医诊断胃溃疡小穿孔。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未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胃溃疡小穿孔脾胃虚弱脾不统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