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不足+胸痹心痛

65岁男性,胸闷、心慌两年,近半年加重,伴心前区疼痛、心慌出汗、疲乏无力、纳少、消瘦。舌质澹而暗,苔薄白,脉细弱而涩。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心脉瘀阻,气虚血弱。辨证为气虚血瘀。主症为胸闷、心痛,兼见疲乏、纳少、消瘦。舌象澹暗,脉象细弱而涩。
胸痹心痛心气不足气虚血瘀心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胸痛10日,加重1日。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时或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弦涩。证型为气机郁滞,气郁血瘀,络脉不通。舌紫暗,脉弦涩。胸痛,心悸不宁,痛处固定,入夜加重。血压24.0/12.0 kPa (180/120 mmHg),ECG示广泛性心肌缺血。
胸痹心痛心气不足气机郁滞血瘀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痛胸闷、气短1年,加重4个月。刻下症见胸痛胸闷,心慌乏力,气短太息,口渴多饮,口鼻干燥,腹胀便秘。面色暗红,舌质暗红,舌苔薄少津,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气阴两虚,脾虚郁热型。望诊见面色暗红,舌质暗红,舌苔薄少津。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口渴多饮,腹胀便秘。切诊见脉弦细数。
胸痹心痛心气不足气阴两虚脾虚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高血压伴心前区发作性疼痛7年。现症见心前区疼痛串及后背,胸闷憋气,心慌失眠,后背畏冷,双手发麻,腰痛膝软,口干不思饮,大便偏干。体征示血压20/12kPa,舌暗红,脉沉弦,脉律不整。中医病名胸痹,证型阴阳两虚,心血瘀阻,肝阳上亢。望诊见舌暗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脉沉弦,脉律不整。
胸痹心痛冠心病气滞血瘀阴阳两虚
查看详情 →
李某,女,70岁。发作性心慌伴心前区针刺样疼痛3年余,加重3天。心前区疼痛,轻微活动诱发,向左肩放射,含化硝酸甘油可缓解,伴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头晕、大便干燥。面色紫黯,鼻尖耳尖紫,神疲倦怠,形体较瘦,舌质黯澹,舌体正常,舌苔薄白乏津,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
胸痹心痛心气不足气阴两虚血瘀证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诉胸闷短气,心前区阵发性闷痛三天。病程十年,冠心病史,常有胸闷短气、心前区憋闷,疼痛阵作。体征见舌质淡紫,苔薄白,脉沉而缓,按之有力。诊断为胸痹心痛,病机为寒邪闭郁,胸阳不振,痰浊痹阻,胸阳不宣。
胸痹心痛冠心病寒邪闭郁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反复头晕2年加重2周,心悸胆怯,失眠健忘,头晕神疲,面色不华,头痛,恶心欲吐,耳鸣,脘腹胀闷,不思饮食,睡眠差,早醒,夜间入睡不足5小时。舌质澹,舌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型痰瘀阻窍。病因病机为痰湿与瘀血互结阻窍。
胸痹心痛心气不足痰瘀阻窍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阵发性胸闷、胸痛7天余。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属心气不足,气滞血瘀型。面色晦黄,舌质暗澹,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病程7天余,平素劳累过度,易于生气,体态偏胖,患有高血压。病因病机为劳累过度,肝郁气滞,血行瘀阻,心气不足,脉络阻滞。
胸痹心痛心气不足气滞血瘀高血压
查看详情 →
王某,52岁,女性。主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头晕、手麻。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胸痹心痛,证型心气虚弱,痰热闭阻心脉。舌紫红,苔黄腻,脉细涩。舌象紫红,苔象黄腻,脉象细涩。
胸痹心痛心气不足痰热闭阻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心慌、后背胀痛半年,加重伴头痛半个月。现病史示倦怠无力,纳差,眠差,大便干,高血压病史2年。体征示面色红润,舌质暗澹,舌苔腻,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眩晕,证属气虚血瘀、肝郁脾湿。望诊示舌质暗澹,舌苔腻;闻诊示声音清晰;问诊示倦怠、纳差、眠差、大便干;切诊示脉弦细数。
胸痹心痛心气不足肝郁脾湿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51岁女性,反复发作胸闷心慌1年半,加重5天。刻下症见剧烈心前区疼痛,每日5~10次,伴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头晕、神疲、烦躁、失眠、咽喉干燥。面色暗红,舌质暗红,舌苔薄黄乏津,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型。体征见血压120/70mmHg,心率70次/min,心电图示前、侧壁心肌缺血。
胸痹心痛心气不足气阴两虚心血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慌,心前区隐痛5个月。现病史示头晕耳鸣,乏困思睡,心烦少寐,纳可,夜尿2次,大便调。体格检查示舌暗红,苔白厚腻,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痰浊阻滞。辅助检查示心电图ST-T改变。
胸痹心痛心气不足痰浊阻滞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1岁,女性。主诉反复心前区疼痛,伴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头晕、神疲、烦躁、失眠、咽喉干燥。病程自1987年10月起。中医病名胸痹心痛,证型气阴两虚,心血瘀阻。病因病机为劳伤心脾,心阴暗耗,气滞血瘀,气郁化热,耗阴伤津。面色黯红,舌质黯红,舌苔薄黄乏津,脉弦细数。
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心血瘀阻烦躁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男性。反复心悸10余年,近2个月频发,伴左胸刺痛、出汗。心动悸,中医病名,证型为气阴不足,心脉失调。病因病机为心气阴耗伤,气虚血瘀,心脉失养,心神不宁。面色黯红,舌苔薄,脉小数。心率不齐,血压波动。心悸伴汗出,身半以上为主,易疲倦乏力。脉小缓,未见结代。
胸痹心痛心动悸气阴不足高血压
查看详情 →
72岁女性,胸痛隐隐、胸闷气短、后背疼痛、倦怠乏力、少寐多梦,舌质澹紫、苔薄白,脉弦滑,有糖尿病史10余年,心电图提示ST段下移。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型为气阴两虚、心血瘀阻。望诊见舌质澹紫,苔薄白;闻诊未提;问诊见胸痛、胸闷、倦怠、少寐;切诊见脉弦滑。
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脾胃不足
查看详情 →
女,70岁,阵发性胸闷、胸痛10年,加重半个月,伴气短、心慌乏力、头晕失眠、纳差乏味、大便稀溏,面色晦黄,舌质暗澹,舌体正常,舌苔薄腻,脉弦细滑,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肢导QRS波群低电压,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心脾虚弱,心脉瘀阻型。
胸痹心痛心气不足心脾虚弱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男,64岁,心前区疼痛5年余,近2月加重,胸痛彻背,不得平卧,气短乏力,语声低微,心悸怔忡,少寐,唇紫暗。胸痹心痛,气虚血瘀型。舌紫暗,脉细涩。心电图ST段改变,提示心肌供血不足,造影示前降支管腔阻塞70%。
胸痹心痛心气不足气虚血瘀血瘀
查看详情 →
女,47岁,阵发性胸闷胸痛10年余,加重半年。胸痹心痛,不寐。证属心气不足,湿瘀内阻。面色微红,舌质澹红,舌体偏大,舌苔薄白,脉弦细。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失眠多梦。心肌缺血。病因病机为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心脾损伤,气血乏源,心气不足,湿瘀内阻。
胸痹心痛心气不足不寐湿瘀内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