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不足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心悸气短,胸部憋闷疼痛,活动加重,伴面色苍白、自汗畏风、精神不振、神倦乏力、手足冷凉。舌质澹嫩,苔白,脉沉迟无力而结。中医诊断心气不足,心阳不振。
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心悸气短胸部憋闷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失眠,情志不舒,身体灼热,恶热喜凉,胸中烦闷,心中懊恼,喜悲欲哭,大便干燥。中医诊断不寐,证属胸膈郁热,阳明蕴热,上扰心气,肝气迫急。舌红苔薄,脉弦滑数。
心气不足不寐胸膈郁热阳明蕴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失眠1周。现症包括难以入睡、睡后易醒、胸闷、疲乏、心悸、气短、头晕、腰膝酸痛。舌质红黯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型为气阴两虚,心神失养。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心神失养,心气不足,心脉瘀滞,肝肾不足,虚风上扰。望诊见舌质红黯,舌苔薄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包括失眠、胸闷、心悸、疲乏、头晕、腰痛。切诊见脉细。
心气不足不寐气阴两虚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27岁女性,主诉心神怯弱,惊恐难眠,遇音响加重。脉象濡弱,不任寻按。病机为气血亏损,心气不足,复受惊恐。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象濡弱。中医病名为惊悸,证型为心气不足,病因病机为气血亏损,复受惊恐。
心气不足惊悸气血亏损
查看详情 →
久疟伤脾,大便溏泄,病程较长。左关脉弦,左寸脉细软,右关脉重按少力,两尺脉大而无力。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及。声音低微,气味无异常。心气不足,脾气虚弱,阴分亏损。病因病机为久疟伤脾,导致脾虚失运,阴液受损。
心气不足久疟伤脾脾气虚弱阴分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男性。反复心悸1年余,加重5天。心慌心悸,偶有胸痛,神疲乏力,坐立难安,易受惊吓,睡眠较差,梦多易惊,嘈杂环境中心慌加剧,精神欠佳,纳食减少。舌质澹,苔薄白。脉弦细涩。中医诊断为心胆气虚,兼夹血瘀证。病因病机为心胆气虚,瘀阻心脉。
心悸心胆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50岁,全身疼痛不适,头痛眩晕,腹部疼痛,腰背酸痛,胸胁胀痛,肢体疼痛交替发作,月经周期紊乱,痛经和漏下史,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抑郁性疼痛,肝气郁结,情志不遂,气机阻滞,脏腑失调。
心气不足抑郁性疼痛气滞血瘀肝经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主诉胸前区闷痛5年,阵发性胸痛伴心悸气短,面色苍灰,神倦形寒,四肢欠温,面目浮肿。中医病名胸痹,证型心阳不足、脉络瘀滞,病因病机为心阳亏虚,血脉瘀滞。望诊面色苍灰,面目浮肿。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痛、心悸、气短、神倦、形寒、四肢欠温。切诊未提及脉象。
胸痹心阳不足脉络瘀滞心悸
查看详情 →
女,62岁,冠心病史8年。心气不足,胸痛隐隐,营卫不和,动则自汗,心悸怔忡,遇劳则作,胸闷短气,频繁复发。舌质胖紫,脉细而结代。冠心病,心气不足,营卫不和。
心气不足冠心病营卫不和胸痛隐隐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男性,胸部刺痛5年余,加重10天。胸中憋闷刺痛,四肢不温,心悸自汗,夜寐不安,腹胀,大便溏薄,面色苍灰。舌质紫黯,舌下络脉瘀滞,苔白腻,脉沉涩。中医诊断为寒凝心脉,气滞不通。病因病机为寒邪侵袭,胸阳不振,心脉痹阻,气血瘀滞。
胸痛心悸自汗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男性。主诉手足心汗多十余年,手汗尤甚,遇精神紧张则汗出多如水洗,兼见夜寐欠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心阳虚。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营卫不和,导致汗出异常。
心气不足夜寐欠安手足心汗多
查看详情 →
患者高血压病史17年,眩晕、头痛1月。面色面目上火,舌偏暗、苔淡黄,脉细弦。诊断为肾虚肝旺,内风暗动。二诊见舌暗红、苔黄薄腻,脉细弦。三诊舌暗红、苔黄薄腻,脉细滑。
心气不足高血压肾虚肝旺内风暗动
查看详情 →
女,32岁,低热、咽痛、关节痛、心悸气短、胸闷、心率快,病程约10个月。心悸,气阴两虚,余热未尽。面色澹红,舌质澹红苔黄腻,脉细数。心率快,心电图示广泛ST-T改变。活动后心悸气短,乏力,睡眠差。脉细数,舌质澹红苔白。舌质正常苔薄白,脉细。心率70次/分,心电图正常。
心气不足心肌炎气阴两虚余热未尽
查看详情 →
患者腰酸、肢体肿胀疼痛1个月,午后下肢肿甚,全身无力,心慌、憋气,口干、便干,汗多,纳食不香,夜寐差,夜尿频。舌质暗红,苔薄微腻,脉沉细。辨证为心肾两虚,络脉失利。二诊舌质淡暗,边有齿痕,脉细。三诊舌淡红,苔白,脉细。病因病机为水湿内停,络脉失养。
腰酸腿肿心慌憋气全身乏力口干便干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发热、面颊红斑、关节肿痛、雷诺氏现象、心慌胸闷。病程半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瘀热痹阻,气阴两伤。望诊见满月脸、面部潮红黯紫斑片、舌中瘀点、舌质暗红、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胸痛、心悸、气促、倦怠、低热、口渴、烦热。切诊见脉滑数、偶有结代。
心气不足系统性红斑狼疮瘀热痹阻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主诉胸闷气短,头晕心悸,体弱乏力,畏寒怕冷,行动稍快即心慌气短,心前区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阳衰弱,气血不畅。面色皖白,舌质澹有齿痕,脉沉细而弱。症状包括语音低弱,多汗气喘,头晕心慌,胸闷气短,畏寒肢冷。
心肌梗塞后心功能不全心阳衰弱气血不畅元气虚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咳喘6年,入冬则作,去年11月中旬咳喘大作。临床表现包括胸闷、呼吸浅促、动则喘甚、难于平卧、痰吐欠利色白清稀、心慌气短、颧暗唇紫、畏寒、面微浮、腰以下肿、足跗按之没指、纳呆、口干不欲饮、溲少便秘。舌质澹红,舌苔澹黄微腻,脉象小滑数。中医病名为咳喘,证型为脾肾阳虚,痰饮蕴肺,郁而化热,痰热伤阴,下虚上盛。病因病机涉及脾肾阳虚、痰饮蕴肺、郁而化热、痰热伤阴、下虚上盛。
心气不足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
查看详情 →
88岁女性,主诉胸闷痛、心悸、全身颤抖,病程14天。中医病名奔豚,证型未明确提及。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痛、心悸、烦躁、全身发冷、双手抖动,切诊未提及。
心气不足奔豚之证痰白稀胸闷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主诉心悸7月余。刻下症状包括心跳动则尤甚,精神疲乏,稍口渴,食欲好,夜寐安,大便调。舌苔薄,脉细软,时有结代脉,心率75次/分,早搏2~4次/分。中医诊断为心气不足,心失所养而作悸。证型属心气不足,病机为心气虚则悸。舌象薄,脉细软,时有结代脉。
心气不足心悸脾气虚气虚
查看详情 →
76岁男性,主诉头晕、纳减、四肢倦怠、不寐。舌淡无苔,两寸沉细,两关弦急。证属心气不足、心脾不调、阴津亏乏。
心气不足不寐心脾不调阴津亏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