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6岁,男性,主诉心前区闷痛伴心慌,病程自1994年起,反复发作。中医诊断为胸痹、不稳定型心绞痛。证型为气虚血瘀,阴虚阳亢。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病机为气虚血瘀,阴虚阳亢,心脉不畅,心失所养。
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4岁。主诉为心房颤动,倦乏颇甚。中医病名为心悸,证型为心阴心阳气血俱虚。病因病机为冠心病所致。望诊见苔白质黯。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语言无力,心悸。切诊见脉结。病情变化中见舌质转红润,脉结象少见,后见脉平。
心阴虚冠心病心阳虚气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半年余。病程半年。中医病名心动悸,证型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服减肥药致泄泻,身体虚弱感冒后引发。望诊见舌质澹红,舌体稍胖大,苔白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神疲,肢倦乏力,心烦急躁,失眠多梦。切诊见脉弦细数而结代,心率95次/分。
心肌炎气阴两虚心烦急躁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男,54岁,心悸2年余,气短,咳嗽,胸闷,双下肢浮肿,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神疲乏力,口苦咽干,头晕失眠,舌质红,苔薄黄,脉结代而弦。心悸(气阴两虚偏心阴虚)
心肌病气阴两虚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高血压伴失眠,需服用安眠药方能入睡。诊查见烦恚易怒,舌苔光,脉弦数有力。中医诊断为肝阳上扰,内烁心阳。望诊见舌苔光,闻诊未提,问诊见烦恚易怒及失眠,切诊见脉弦数有力。
心阴虚高血压失眠肝阳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心悸反复发作2年余,伴有夜寐不安、梦多。素有冠心病史、乙肝病史、肝功能轻度异常。舌澹有瘀点,边有齿痕,苔白。脉双脉沉弱,寸部尤甚。中医诊断心悸,辨证气虚血瘀。
心悸气虚血瘀肝功能异常
查看详情 →
女性患者 咳嗽 2月 夜间不宁 呛咳 痰少 胸痛 小便失禁 脉沉滑而弱 舌尖红无苔 肺阴不足 肺气失宣 面色萎黄 舌澹暗无苔 脉沉迟微弱 舌澹胀苔薄白 脉沉细弱 舌澹苔薄白 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数
肺阴不足中气下陷脾胃虚弱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心慌、气短,劳累及剧烈活动后加重,心烦,早搏频繁,全身疲乏无力,眠差、入睡难。舌光少苔,脉结代。中医诊断证属心阴虚,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心阴虚心慌气短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10岁,男性。胸闷憋气,心悸动,喜太息,低热,咽痛咽红,烦急易怒,手足心热,大便干。舌红苔少,脉细数。辨证为余热不尽,心肌受损。心电图示V5导联T波倒置,Ⅱ、Ⅲ、avF导联ST段下降。病因病机为热邪内陷,灼伤心阴,阴伤血少,心神失养,虚热未退,气阴不足,虚火上扰。
心阴虚感冒后遗症虚热咽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主要症状为风热斑疹,病程三月余。中医病名为风热斑疹,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涉及肺、大肠阴虚挟痰湿,脾胃寒热不和,阴虚湿饮,心阴虚血瘀,小肠气虚,膀胱血气虚寒,肾阴虚血瘀,肝气郁结,血瘀。望诊提示小鱼际边青黑色,兑卦位及掌角峰色较暗红,巽卦位、震卦位、艮卦位呈青黑绛红色。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提示左关脉浮弦数,右寸脉浮滑而数。
心阴虚血瘀风热斑疹肺肾阴虚脾胃寒热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反复胸部闷痛8个月,加重4天。胸闷、咳嗽、痰白、气促、双下肢浮肿、口干、纳眠欠佳、不能平卧。舌澹暗、苔白微浊,脉细数。双肺呼吸音粗,中量干啰音及少量湿啰音。心率100次/分,早搏7~8次/分,心尖区收缩期3/6杂音,双下肢I度浮肿。中医诊断证属气虚痰瘀。
冠心病气虚痰瘀心气虚痰浊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腹泻间作2年,大便日行3~4次,色黄,不成形。伴左下腹隐痛,纳食不佳,四肢乏力。舌质淡,苔薄腻,脉细。肠镜示慢性结肠炎,便常规、粪便培养及B超未见异常。
慢性结肠炎脾虚湿困气滞
查看详情 →
高伯,男性,肺心病,肺虚寒而痰阻,脾虚寒而挟湿,心与小肠阴虚而火盛,膀胱血气虚寒而血瘀,心包气虚,三焦阴虚而化火,胆气虚寒而挟湿血瘀,厥阴不能主升,阳明不能主降。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程未提及。
心阴虚肺心病肺虚寒痰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包括头昏、剧烈头痛、失眠、心悸。病程3年,因车祸致颅内出血,经手术治疗。本次就诊主诉包括头昏、头痛、心悸、焦虑、失眠、神情默默、精神恍惚。舌澹红,苔薄,脉沉。诊断为神经功能失调。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心阴虚脑外伤后遗症神经功能失调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反复失眠1年余。紧张焦虑、胆怯易惊,难入睡,梦中易醒,神疲乏力,口干喜饮,脱发,大便秘结,月经规律。舌澹红,苔黄腻,脉沉。中医诊断不寐,证型肝气郁结,阴阳失调。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气不舒,疏泄不利,气机失调,阴阳失衡。望诊舌澹红,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失眠、紧张、口干、便秘、月经情况;切诊脉沉。
心阴虚不寐肝气郁结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女性,40岁,主诉心悸、气短、胸闷、憋气、咳嗽、咯血、下肢水肿,病程8年,近一个月加重。舌质胖暗苔白,脉细弱结代,心律不齐,心尖部双期杂音,心房颤动,T波改变。中医病名属心悸,证型为心气虚、心阴耗损、心阳不足,病因病机为心气虚致肺脾肾俱虚,脾失健运,血瘀肺络。
心阴虚风湿性心脏病心气虚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手足心热,口干咽燥,傍暮低热,神疲倦怠,纳谷不香,大便干,小便黄。脉数细兼结代,舌尖红少津,根白薄,面色不荣,两颊微红。证系外感风热之邪,内传心包,耗伤阴血,心脉受损。
心阴虚病毒性心肌炎心阳虚脉结代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一个月前呕吐泄泻,其后身体不适至今,两天前外感鼽嚏,不纳。右脉寸关洪大,尺沉弱,左脉寸洪、关弱,尺沉弱。肺经、肝经左右侧数值偏高,三焦经、胆经数值失调,肝经、胆经、肾经、心经、脾经数值倒置。肺虚挟痰湿,脾有湿饮,心血虚,肾阴虚,肝阴虚气郁而化火。心肾不交,肝郁化火,脾有湿饮故不纳。复诊主诉食欲不振,咳逆。肺经、大肠经数值失调,脾胃虚而困湿,肾阴阳两虚,肝阴虚气郁。再诊主诉头晕、咳逆、心悸。大肠经数值失调,脾虚湿困,肾阴阳两虚,肝气虚,心阴虚、肾阳虚致心肾不交。
心阴虚肺虚挟痰湿脾湿困肾阴阳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48岁。心前区压榨痛,放射至双上臂,冒冷汗,面色苍灰,神倦。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后壁心肌梗塞伴再发急性前侧壁心肌梗塞。胸痹证,属心阳虚,痰瘀闭阻。面色苍白,舌有裂纹,质嫩有瘀点,苔白滑,脉缓滑。二诊见面色苍白,四肢逆冷,脉微弱,舌黯滞有瘀点,舌中有少许灰白苔。三诊脉弦数,舌质尚黯,中有厚浊苔。恢复期脉缓,舌质红润,仍有少许裂纹,苔薄白。
心阴虚心阳虚痰瘀闭阻气滞
查看详情 →
女,49岁,日常心悸、多梦、口干,病程月余。主症为盗汗、心烦、手足心热。脉略细数。心阴不足,阴虚火旺。舌光无苔。
心阴不足阴虚火旺盗汗心悸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