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6岁。主诉尿频、小便不适、腰酸乏力,病程2年余。中医诊断为淋证,证属脾肾两虚,湿邪未尽。现症见低热、腰酸、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汗出、易感冒、纳少、大便稀。舌质淡,舌苔薄,脉细弱无力。尿常规示白细胞(+++),红细胞5个/HP。
自汗易感冒慢性肾盂肾炎脾肾两虚湿邪未尽
查看详情 →
女,6岁,胸闷胸痛,心跳气短,倦怠乏力,面色发黄,形体消瘦,夜寝不实,多梦盗汗,饮食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无力,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胸闷胸痛心跳气短
查看详情 →
女,52岁,主诉风湿性心脏病十六年,近月心悸、胸闷、气促、肢肿。中医病名风湿性心脏病,证型心阳不振,瘀浊内困,气机受制。望诊唇紺,舌紫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心悸不宁,胸闷气促,咳嗽,咯白泡沫痰,面浮肢肿,小便量少,腹鸣便溏,完谷不化。切诊脉沉细结代。二诊舌紫苔薄,脉小数。三诊舌淡苔薄白,脉细缓。
风湿性心脏病心阳不振瘀血内停气机受制
查看详情 →
患者年岁未详。主诉癣疾、腰痛、肛患痔。病程多年。中医病名包括癣疾、腰痛、痔。证型涉及风湿热、虚中挟实、实中挟虚。病因病机包括风、热、湿、虫、气虚、阴虚、内风。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及大便结燥、肛脱、痔坠、便燥、咳嗽、口干、不喜茶。切诊提及脉濡软。
癣疾风湿热营阴伤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主诉头昏嗜睡、神疲乏力、记忆力减退、纳食不香、大便稀溏、渴不欲饮、口唇紫绀。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高脂血症,证型肺脾肾虚,痰湿阻滞。望诊见舌淡暗苔白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易感冒、大便稀溏、渴不欲饮,切诊脉细滑。二诊见舌淡暗苔薄腻,脉沉。三诊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四诊舌淡苔薄白。
高脂血症肺脾两虚痰湿阻滞神疲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成年,工人。主诉发烧头痛,体温38.9℃,白细胞降低,病毒性感冒。病程迁延月余,午后潮热,四肢萎软无力,口渴少津,头昏腰痛,不思饮食,睡眠差。舌质干红少津,舌心黄腻苔,脉浮濡而数。中医诊断为风湿热合邪伤阴。病因病机为表邪未解,湿郁化热,热甚伤阴,阴津耗伤,筋脉失养。四诊见舌干红少津,黄腻苔,脉浮濡而数。
病毒性感冒湿郁化热热伤阴津风湿热邪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长期咳喘,伴胸闷、气短、喘息,动则加重,不能平卧。形体消瘦,面色暗红,口唇微绀,四肢冷。舌暗,苔薄白,边有齿痕,脉弦滑细。辨证属肺肾两虚,痰瘀互阻。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肾两虚痰瘀互阻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女性。主诉咳嗽反复发作十余年,加重3天。病史提示慢性支气管炎。现症为咳嗽,咳痰不爽,纳食减少。舌洁,脉平缓。中医诊断风寒咳嗽,辨证风寒犯肺,肺失清肃。
慢性支气管炎风寒咳嗽肺失清肃纳食减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0岁。主诉口渴、多饮、多尿1年余。病程1年。中医病名消渴。证型气阴两虚,津液不化,虚火上炎,胃热炽盛。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烦渴多饮,乏力消瘦,头昏寐差,心烦心悸,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白带较多。
消渴气阴两虚津液不化虚火上炎
查看详情 →
女,75岁,头昏晕,右侧半身偏瘫,麻木疼痛,语言蹇涩,二便如常。中医病名:中风。证型:阴虚阳亢,气虚血瘀。病因病机:阴虚阳亢,引动肝风,风阳相搏,损伤脑络,迫血妄行,旧血不去,新血不生。舌质澹而紫暗,苔薄白,脉缓涩无力。
脑溢血中风右眼模糊颈项强痛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女性。主诉颜面及四肢水肿2年,皮肤瘙痒1个月。双眼睑及双下肢轻度水肿,皮肤瘙痒、干燥,乏力困倦,口黏口苦,晨起口中异味,外阴瘙痒,白带多,大便黏。舌澹、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数。中医诊断慢肾衰,兼证气血亏虚,湿浊邪毒内停。
慢肾衰气血亏虚湿浊内停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偶感心慌胸闷,病程1年。心悸,气阴(血)虚,痰瘀互阻,营卫失和。舌边尖红,苔薄腻,脉弱。血压100/60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90次/分,律齐。左室扩大60mm,收缩减弱,射血分数47%。易发感冒腹泻。
心悸气阴血虚痰瘀互阻营卫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皮肤发斑,斑色紫红,兼鼻衄,感冒发热后血小板指数下降明显。舌红,苔薄黄,指纹紫。中医病名为血热发斑,证型为血热发斑,病因病机为血热妄行。四诊信息包括舌红、苔薄黄、指纹紫。二诊时紫斑已退,鼻衄减少,舌红、苔薄黄、指纹澹紫。三诊时舌红、苔薄白、指纹澹。
血热发斑脾虚统血胃热迫血食少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6岁,女性。主诉鼻塞、流涕、咽痒、咳嗽3天。舌体红,舌苔薄黄,脉浮滑。中医诊断为感冒,证型为风寒束表犯肺证。病程短。二诊时症状减轻,舌苔薄黄,脉细。辨证为素体气虚,卫表不固,易外感。
感冒风寒束表肺不宣降卫表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发热6天,咽痛、头痛,四肢酸楚,恶心,上腹部不适。体温39℃,面赤,巩膜轻度黄染,咽部充血,扁桃腺I度肿大,口唇干燥。脉细滑数,舌苔黄腻满布,舌质边红。辨证为风温时邪,夹湿交阻,有化热转气之象。中医病名为风温。病因病机为风温时邪,夹湿交阻。四诊信息包括面赤、舌苔黄腻、舌质边红、脉细滑数。
发热咽痛头痛巩膜黄染
查看详情 →
女,49岁,主诉夜间难以入寐,时常以泪洗面,悲伤欲哭,胸胁不适,全身痛,腰以上甚,自觉“脑供血不足”,颈部发紧。证属肝郁血亏,心神失养,气机失调。舌红,苔薄,脉沉。
肝郁血亏心神失养气机失调肝血不足
查看详情 →
男,26岁。咽痒咳嗽,痰白黏,易咯出。舌质红,苔薄黄根微腻。脉弦数。证属风邪恋肺,肺胃蕴热,气机升降失司。
喉源性咳嗽肺胃蕴热气机升降失司痰湿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右侧胸胁疼痛1月余,以胀痛为主兼有刺痛,痛有定处,夜间加重。伴有乏力肢软,神疲倦怠,食少纳差,口苦咽干,口黏。局部见簇状水疱,疱壁紧张发亮,外周红晕。脉弦数,舌质黯红,苔黄腻。中医诊断胁痛,证型为湿热蕴结。病因病机为湿热内生,郁滞肝胆,肝胆失于疏泄。望诊见舌质黯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乏力、食少、口苦、口黏;切诊脉弦数。
胁痛湿热蕴结肝郁气滞瘀血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女性。发热不退,体温39.5℃,大便溏泻,日4~5次,溏粪色黄臭馊,夹白冻泡沫,小便黄短臊,渴不多饮,不思食,精神委靡,入暮烦扰不宁。四末冷。病程较长,反复发热与泄泻。中医诊断为败血症。病机为脾胃气虚,脾虚阴火证,表现为虚寒与虚热并见。舌苔薄白,脉象未提及。
败血症脾胃气虚脾虚阴火证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双下肢浮肿反复发作2年余。主症为双下肢浮肿、腰酸痛、小便泡沫多、夜尿频、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诊断为脾肾亏虚、湿热内蕴证。体征包括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尿蛋白(++)、隐血(+)、红细胞计数升高。二诊见舌苔腻罩黄,脉濡数,诊断为脾肾亏虚、湿浊内蕴。三诊舌质澹红,苔薄白腻,脉沉细。四诊舌薄白舌黯有紫气,脉细。五诊舌澹红,苔白略腻,脉沉细,尿蛋白(+++),隐血(++),红细胞计数升高。诊断为脾肾亏虚、浊瘀内阻。
水肿脾肾亏虚湿热内蕴湿浊内蕴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