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岁男童,身热烦啼,口渴引饮,干呕,泄泻如蛋花,头不举,卧不安,夜重于昼。舌干苔白,指纹红滞。暑滞脾机,津伤渴泻。脾虚夹滞,暑邪寒积拒遏于中焦,清阳下迫而泻,津液不升而渴。面色无华,舌干苔白,指纹红滞。脉象未提及。
暑滞脾机津液失运脾虚夹滞风寒外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个月,女性。发热3天,以下午为高,头部及躯干明显,四肢发冷,体温38.4℃至39℃,伴清涕、咳嗽有痰、食欲减退、大便溏有奶瓣、小便黄。唇色淡,指纹青,脉沉数,舌质正红,薄白苔。辨证为伤暑冒风,夹肠胃食滞,肺胃不和。复感凉风后病情反复,辨证为肺胃未和,痰湿未尽,复感凉风。湿热未尽,舌苔秽腻,脉沉滑。
发热伤暑冒风肠胃食滞肺胃不和
查看详情 →
男,36岁,主诉心火下移,相火炽盛,精神不宁,梦遗、滑精、腰酸、足软、健忘、失眠、胃弱。脉虚缓少神,两尺欠静。中医病名属虚证,证型为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病因病机为心火下移,相火随之而炽,火动水不能静,神摇精荡,精亏髓空,阳不入阴,胃气不足。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
心火下移相火炽盛精亏髓空阳不入阴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泄泻反复2年。主要症状为每日排便4~5次,大便伴有黏液,便前左下腹隐痛,便后有排便不尽感。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型为脾虚湿热内蕴。舌象澹红,边有齿印,苔薄白腻,脉细滑。病程反复,因进食辛辣诱发,伴有口苦口腻,大便黏滞不爽。
泄泻脾虚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一岁,主诉为暑邪内闭,神识昏迷,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肢末厥冷,指纹紫伏,舌苔焦燥。中医病名为痉厥,证型为内闭证。病因病机为暑遏热郁,痰浊内阻,心包被蒙,热激风动。望诊见指纹紫伏,直透命关,舌苔焦燥。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神识昏迷,乳汁不进,喉间痰声辘辘。切诊见脉象未明,但四肢厥冷。
痉厥重证暑温入营痰浊内阻热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男。主要症状为汗多亡阴、神明不守、振振欲倒、遗尿、谵语、撮空理线、周身痛楚、胸脘痞坚、痰唾不已、呃逆、昏视露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阳虚阴竭、中气元阳将蹶。病因病机为伏暑邪留、误汗劫阴、阳津阴液干竭、中阳气虚。望诊见舌粉白滑润、胖嫩中虚、舌质滑润、苔澹灰。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汗多、遗尿、谵语、撮空、呃逆、腹中贲响、不饥不纳。切诊见脉软滑无韵。
伏暑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女性,痛经1年余,近4个月加重。初潮14岁,周期不规律,无痛经。1956年6月起月经量多,色不正,下腹冷痛,腰酸,乏力,头昏,昏倒,心悸,泛恶。本次症状月经量多,色黑,有大血块,下腹胀痛,腰及肛门抽痛,出冷汗,心悸,泛恶。舌苔白腻根黄、尖有刺,脉沉弦。诊断为冲任虚寒,肾气不足,气血凝滞。二诊舌苔薄白,脉左沉细尺弱、右沉迟弦。三诊舌苔薄黄,尖刺,脉沉细。四诊舌薄白,脉沉细。
痛经冲任虚寒肾气不足气血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孕期7月余。血压偏高,浮肿,饮食、二便均可。舌绛苔薄,脉细弦数。中医病名先兆子痫,证型肝旺血亏,虚阳上越,脾气不足。望诊舌绛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血压偏高、浮肿、饮食二便正常,切诊脉细弦数。
先兆子痫肝旺血亏虚阳上越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女性。不思饮食,食后腹胀,饮食稍有不慎则大便溏薄,形体消瘦,精神萎靡,面色不华。舌澹红,苔薄白,脉沉细,指纹澹。中医病名厌食,证属脾不健运,脾胃不和证。病因饮食不当致脾胃受伤,病机胃不受纳,脾不健运。病位在脾胃。
脾不健运脾胃不和脾虚失健厌食
查看详情 →
患儿,3岁,疱疮散发1周,发热38.5℃,耳后淋巴结肿大,纳谷不香,便下溏臭,小溲短少,舌红苔腻,脉滑数。湿热内蕴,热毒外侵。面色未提及,舌红苔腻,脉滑数。症状包括疱疮渗液、发热、便溏、小溲短少。
脓疱疮湿热内蕴热毒外侵舌苔腻
查看详情 →
女,35岁。脘腹作痛而堵,大便不顺,呕吐,心跳,头晕,气短。暑湿互滞,肠胃不和。舌质红,苔浮黄。脉细弦。
暑湿互滞肠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顺
查看详情 →
男,46岁,胁痛,乏力,纳少,神疲,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属脾虚阴亏,湿热中阻,气机升降失常。舌红,苔前半薄腻,后半根黄腻,脉细小弦。
胁痛乏力纳少神疲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男性。主诉大便烂,时夹粘液,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为泄泻,证型为脾胃虚弱。病因病机为中焦脾胃虚弱,运化无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望诊见面色光白,舌质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示神倦乏力,大便偏烂,时带粘液,睡眠尚可,饮食尚可。切诊示脉细。
泄泻脾胃虚弱肝阴不足
查看详情 →
张某,4岁,发热咳嗽5日,疹出即没,额际疹点色澹不荣,神疲困倦,四肢欠温,口渴溲短,大便溏泻。舌质红,上罩腻苔,指纹略青紫。辨证为风温兼滞,脾肾之阳受损。邪势已得外达,病机由阴转阳。舌质红,苔黄白相兼。疹点尽透,发热口渴,咳嗽痰稠,泄泻已止。舌质红,苔黄腻。身热退而未尽,咳嗽未辍。
麻疹脾肾阳虚肺胃热盛痰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9岁。反复腹泻9个月,发病时间2011年7月,每日晨起腹泻,大便日行3~4次,色黄欠成形,便前腹胀肠鸣,无黏液脓血,无腹痛,口干口苦,喜饮冷水,体重减轻4kg。舌红、苔黄腻,脉细弦滑。中医诊断泄泻,辨证脾肾两虚,湿热内蕴。望诊舌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口干口苦、喜饮冷水、腰酸,切诊脉细弦滑。
泄泻脾肾两虚湿热内蕴腰酸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双膝肿痛1月有余,拘挛不能伸展,寒热往来,日夜不宁,1周不得睡眠。中医病名鹤膝风。病因病机为夏令务农,浸渍水湿之气。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小溲赤,脉浮滑,苔垢腻,寒热解后脉有濡要,舌苔薄燥,脉濡,苔薄润,脉缓微滑,苔薄润微黄,脉缓,苔薄燥。切诊见脉浮滑,脉有濡要,脉濡,脉缓微滑,脉缓。
鹤膝风水湿外侵寒热往来双膝肿痛
查看详情 →
29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胀沉痛、四肢厥冷、胸满、溲赤、便燥、恶寒、汗出、神昏谵语,病程3日。舌质红、苔白微厚而腻,面色萎黄,脉细数。中医病名为湿郁表里,上蒙清窍,证型为湿郁表里,上蒙清窍,病因病机为湿热之邪郁阻气分。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红、苔白微厚而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胀沉痛、四肢厥冷、胸满、溲赤、便燥、恶寒、汗出、神昏谵语。切诊见脉细数。
肠伤寒湿热郁阻湿热外透脾胃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反复腹痛、腹泻6年,加重7个月。大便烂,日行3~4次,里急后重感,左下腹隐痛,纳少泛酸,口燥不喜饮,较消瘦。舌质红,苔根黄腻,脉细。中医诊断滞下(湿蕴肠胃),证型湿热蕴滞肠胃,脾气不升,胃失和降。
慢性结肠炎湿热蕴滞脾虚气陷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身目尿黄,厌食呕恶,脘痛剧烈,病程3月。湿恋正虚,肝郁脾弱。舌质红,苔根黄而稍腻,脉濡弦。
黄疸肝郁脾弱湿热内蕴肝区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呕吐涎水,嗳气连属,纳饭尚安,饮粥则吐,腹满呕逆,经阻四月有半,间有内热。舌红光剥无苔,唇干起裂,脉弦数。胃阴已伤,人消瘦异常。病由伤饮,气郁,蓄饮症,胃阴伤,气机不畅,水气上逆。
呕吐涎水胃阴已伤气郁经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