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为不明原因晕厥3次伴心悸乏力。中医病名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证型为阳气亏虚,病机为心脉滞涩。望诊见面色少华,舌质澹暗。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精神委靡,头昏乏力,心悸气短,胸闷心痛,意识恍惚,黑矇,形寒怕冷。切诊见脉细迟伴结代。二诊见脉细迟,脉率52次/分。再诊见脉沉缓,舌澹红、苔薄白。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肾阳虚血脉瘀阻心脉厥逆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高热2天,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中医诊断大厥,证型为大厥,病因病机为血与气并走于上所致。望诊见面色发绀,舌象未提。闻诊无描述。问诊提示神志昏迷,呼吸骤停,血压低。切诊脉微弱细数。
高热壅阻肺络闭塞神志昏迷呼吸骤停
查看详情 →
女,52岁,胸闷心悸多年,多次发生晕厥。心阳不振,心阴亦哀,阳虚阴凝,心脉失畅。面色萎黄少华,舌苔薄白而干,脉沉迟时见结代。神疲乏力,四肢发冷,口干少寐,胸闷作痛。
心悸心阳不振心阴不足阳虚阴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主诉功能性子宫出血两年,暴崩20余天,伴有晕厥、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不温。中医诊断暴崩,辨证气虚血脱。舌澹红,苔薄白,脉细滑。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苍白、舌象澹红、脉细滑。
功能性子宫出血气虚血脱舌薄白脉细滑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突然晕厥意识障碍2小时。病史中有头痛头昏多年,突发头晕目眩、恶心欲吐后昏倒。神志模煳,不能回答问题,舌澹苔白,脉弦缓,四肢厥冷。诊断为厥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血虚风动,挟痰上扰,蒙闭清阳。
晕厥肝肾阴虚血虚风动痰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反复发作年余,加重伴晕厥5天。舌质暗有瘀斑,脉迟结代。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兼心阳不振。病程年余,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头晕心悸、短气懒言、身倦乏力、四肢麻木。心电图示窦房Ⅱ度传导阻滞,窦性停搏,阿托品试验阳性。
晕厥病窦综合征气虚血瘀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头昏,突然晕倒,不省人事,面部潮红,病程近半年,精神差,偏胖,头昏,心悸,腰膝酸软,口干,血压高但不稳定,月经紊乱,经色有块。舌红,苔白,脉弦细。中医病名:更年期晕厥证,证型:肝气不舒,气机逆乱,痰随气上,上闭清阳。病因病机: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损,月经将断而绝经。
更年期晕厥肝气不舒气机逆乱痰随气上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主诉易感冒,突发昏厥,大汗淋漓,片刻苏醒,面色少华,精神不振,纳少。中医诊断心气不足,大汗伤阳,脾运不健,生化乏源。面色少华,舌澹苔灰白腻,脉搏不整。
心肌炎心气不足脾肾阳虚汗出淋漓
查看详情 →
7岁男童,主诉晕厥、口吐白沫、四肢抽动,病程半年。舌红苔滑腻,脉弦滑。中医病名为癫痫,证型为风痰痰火,病因病机为风痰夹痰火上充,蒙蔽清窍。
癫痫痰火风痰肝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二十余岁,主要症状身热无汗,腹痛胁胀,胸闷吐血,人事昏沉,语多谵妄,手足搐搦,大便不通,小便赤涩,日轻夜重,躁扰不寐。病程五日。中医病名温病,证型热入血室兼食积,病因病机热邪重极,血分大伤,血燥津枯。望诊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经水初病时来,现尚未止,共来六日,切诊左脉弦数,右脉滑数。
温病热入血室食积血分大伤血燥津枯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动则加剧40余天,加重3天。身困乏力,头晕目眩,胸闷叹息,纳少多梦,大便难排,矢气较多,面色不华,唇甲苍白。舌红苔薄黄,脉结代。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兼有气滞。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气血生化无源,血虚不能养心,脾虚运化失常,气机郁滞,脉络失充。
心悸气阴两虚气滞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主诉癫痫反复发作7年,伴有头晕、晕厥、抽搐、神志不清、咬唇舌、疲乏无力、腰膝酸软。中医病名癫痫,证型脾肾气虚,兼夹痰涎。望诊未明确描述,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晕、晕厥、抽搐、疲乏、腰膝酸软,切诊脉弦滑,舌质红,苔白腻或白薄。
癫痫脾肾气虚痰涎神志不清
查看详情 →
女,43岁,心悸胸闷,晕厥黑紫,乏力困盹,夜寐不宁,病程较长。心悸,证属心阳不振,心血不足。舌淡胖,苔白,脉结代,一息三至。心电图示Ⅱ°房室传导阻滞。
心悸心阳不振心血不足脉结代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患者,主诉头痛、呕吐、嗜睡,病程2个月。主要症状为头痛剧烈伴阵发性晕厥,多饮多尿,饮食锐减,夜寐不安。面色黧黑,舌苔白厚,脉象弱细沉无力。中医诊断未明确记载,病机未明确描述。四诊信息包括面色黧黑、舌苔白厚、脉象弱细沉无力。尿比重低,颅脑X线片正常。
呕吐晕厥间质性脑炎热甚瘀阻瘀热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阵作心悸胸闷10年,加重伴晕厥一次。面色苍白,舌暗、舌尖瘀斑瘀点、苔白,脉沉细缓。中医诊断心悸,证型阳虚血瘀。病程10年,伴乏力、胸闷痛,血压150/90mmHg,心率50次/分,经期不规则。
心悸阳虚血瘀面色苍白乏力
查看详情 →
74岁女性患者,主诉左上肢疼痛、麻木发胀1个月,持物无力,怕冷,遇热则舒。颈椎骨质疏松,颈5、6、7椎前缘骨质增生,前纵韧带钙化,椎间隙变窄。辨证为颈椎病,证型属劳累伤气、感受寒湿。
颈椎病寒湿困阻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头晕4个月,加重1周。头晕、头重、晕厥、脾气暴躁、疲乏嗜睡、形体较胖、寐差、小便黄、量少、口干口臭、舌边溃疡。舌红,苔黄腻而厚。脉滑数。证型为痰热内阻,上扰清窍。舌象见舌红苔黄腻,脉象脉滑数。
眩晕痰热内阻肝阳上亢气郁化火
查看详情 →
女性,60岁,心悸、气短10年余,症状加重时出现晕厥。心悸,头晕,胸闷,气短,口唇微紫,动则喘息,不能平卧,四肢微冷。舌质淡胖,苔白,脉细而迟结代。心悸,证属心肾阳虚、阴寒固结、血脉迟滞。心电图示心率37次/min、律不齐,室早三联律,下壁心肌供血不足。24h动态心电图示最低心率27次/min,最高心率154次/min,可见窦房阻滞、窦性停搏。
心肾阳虚阴寒固结血脉迟滞
查看详情 →
30岁女性,主诉晕厥3年余,加重9月。眩晕、头脑空痛、神志恍惚、胸闷、心烦易怒、多梦易醒、畏寒怯冷、腰痠肿痛、不思食、大便溏泻、夜尿频、月经量少血澹白、小腹清冷绞痛、口唇青紫、气短心慌、头目眩晕、昏仆倒地、项强腰痛、手足厥冷。面色暗黄,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缓,两尺尤弱。中医病名气厥,证型为精血亏虚,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清气下陷,浊气上逆。
气厥血气亏虚精血亏虚肝失滋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主诉发热40余日,体温37℃~38℃,时而微恶寒,面色无华,头眩心悸,四肢无力,口干不欲饮水,舌淡白,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为血虚发热,证型为血虚外感,邪伏少阳。望诊见面色无华,舌淡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热、恶寒、心悸、乏力、口干。切诊见脉沉细无力。
血虚发热余邪未尽邪伏少阳血虚外感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