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6岁,主诉功能性子宫出血两年,暴崩20余天,伴有晕厥、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不温。中医诊断暴崩,辨证气虚血脱。舌澹红,苔薄白,脉细滑。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苍白、舌象澹红、脉细滑。
功能性子宫出血气虚血脱舌薄白脉细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廿岁,主要症状为寒战、腹内剧痛、口涌痰沫、人事不知、小产、恶露不多、目闭、口噤咬牙、两手狂动、气逆痰上而至晕厥,病程新婚后怀孕八月。中医病名为产后痉厥,证型为寒邪入厥阴、风痰上涌、瘀血停阻、气塞肝横。望诊见目闭、口噤,闻诊有痰沫涌出,问诊提示小产、恶露不多,切诊见脉沉。
寒邪内侵肝风内动风痰上涌瘀血停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9岁。主诉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程自1989年起,反复发作5次,2007年确诊,病情渐重。神志欠清,精神萎靡,呼吸点头样,动则喘甚,大肉尽消,唇甲紫绀,两肺湿啰音,心界增大,四肢末端及口唇粘膜紫绀。面色苍黄,舌黯无苔,舌下纹显,脉弦。诊断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辨证属血瘀证,病机为气滞血瘀,肺络受损。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气郁闭血瘀咳血
查看详情 →
朱妻 主要症状包括经事淋漓、带下、耳鸣、心悸、自汗多、四肢欠暖、气升及脘、气怯、眩晕、便下艰涩、入夜不能安寐、目视时带花。脉象细滑而弦,舌象澹红,苔中脱,边部薄黄。中医病名为妇科杂病,证型为阴血内亏、风阳偏旺。病因病机为阴血内亏,风阳偏旺,心肝阳亢,血虚络燥,生风浮越,经事淋漓,久耗不复。四诊信息包括舌象澹红、苔中脱、边部薄黄,脉象细滑而弦。
经事淋漓带下耳鸣心悸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头晕、乏力、心动过缓两月,晕厥一次。表情澹漠,皮肤黄染。舌象苔无剥脱。辨证为胃开脾运之象,脾胃健运有权,正气渐复。脉细弦。低T综合征,继发于重度营养不良。
低T综合征重度营养不良脾胃健运正气渐复
查看详情 →
女,41岁,主诉近1周连续晕厥2次,发作前心中悸动不宁,手足厥冷,昏不知人,移时即醒。现症包括心中悸动不安、手脚厥冷、头眩晕、气少懒言、有不能支撑之势。诊断为心阳式微水气上凌之症。舌体转正常而安,脉沉。
心阳不足水气上凌心悸不安手足厥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主诉易感冒,突发昏厥,大汗淋漓,片刻苏醒,面色少华,精神不振,纳少。中医诊断心气不足,大汗伤阳,脾运不健,生化乏源。面色少华,舌澹苔灰白腻,脉搏不整。
心肌炎心气不足脾肾阳虚汗出淋漓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心跳缓慢,反复晕厥及四肢抽搐。中医诊断心阳虚衰,心气不足。舌胖澹红,多津。脉沉细迟伴结代。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心电图提示窦房Ⅱ°传导阻滞,窦性停搏。阿——斯综合征表现。
心阳虚衰心气不足心动过缓脉结代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二十余岁,主要症状身热无汗,腹痛胁胀,胸闷吐血,人事昏沉,语多谵妄,手足搐搦,大便不通,小便赤涩,日轻夜重,躁扰不寐。病程五日。中医病名温病,证型热入血室兼食积,病因病机热邪重极,血分大伤,血燥津枯。望诊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经水初病时来,现尚未止,共来六日,切诊左脉弦数,右脉滑数。
温病热入血室食积血分大伤血燥津枯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为晕厥3次,伴胸闷、心悸、乏力、失眠、夜尿多。病程1年。中医诊断为晕厥,辨证为心气亏虚证。舌质红苔白,脉弦平偶结代。辨证分析为忧伤过度,耗伤气血,心气虚,心脉失养。
心气亏虚证气厥心悸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胸闷、气短间断发作10余年,加重1周。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宗气不足,气机不畅。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精神不振,少气懒言,不喜言语,周身乏力,善太息,纳寐可,二便调。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及子宫卵巢全切术史。
胸痹宗气不足气机不畅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8岁女性患者,主诉肢肿、胸闷、气急、晕厥5次、皮疹紫红不退、体温持续40.2~41.3℃。中医诊断为心肾两亏,热毒内陷,瘀阻心络。血检示白细胞升高,血小板增多,红细胞压积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心电图示QT间期延长,异常Q波。超声心动图示冠状动脉扩张,左冠状动脉瘤形成。
川崎病心肾两亏热毒内陷瘀blocked心络
查看详情 →
男,36岁。夜间多汗,胸闷痛、心悸、乏力,汗出发作,严重时晕厥,睡眠差。舌红,苔白,脉细滑。气阴不足,营卫失调。
晕厥多汗症心悸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动则加剧40余天,加重3天。身困乏力,头晕目眩,胸闷叹息,纳少多梦,大便难排,矢气较多,面色不华,唇甲苍白。舌红苔薄黄,脉结代。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兼有气滞。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气血生化无源,血虚不能养心,脾虚运化失常,气机郁滞,脉络失充。
心悸气阴两虚气滞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主诉癫痫反复发作7年,伴有头晕、晕厥、抽搐、神志不清、咬唇舌、疲乏无力、腰膝酸软。中医病名癫痫,证型脾肾气虚,兼夹痰涎。望诊未明确描述,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晕、晕厥、抽搐、疲乏、腰膝酸软,切诊脉弦滑,舌质红,苔白腻或白薄。
癫痫脾肾气虚痰涎神志不清
查看详情 →
8岁女性患者,主诉抽搐3年,伴晕厥、两目上吊、手撒、遗尿、喉中痰鸣、腹中水声、口吐白沫、腹痛、全身无力、嗜睡。面色苍白,舌澹红,苔薄白,脉细弦。体征见肌肉消瘦,腹痛欲吐,喜按喜暖。诊断为脾虚痰生,风痰上窜,蒙蔽清窍。脑电图示广泛中度异常。
腹型癫痫脾虚痰生风痰上窜清窍蒙蔽
查看详情 →
高某,男,72岁。胸闷、心前区疼痛,甚则晕厥,伴头晕反复发作1年余。胸痹,证属气阴不足,阳气虚损。症见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头晕微痛,面色皖白。舌质淡红而嫩,苔少,脉沉细。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4小时心电图心率34~46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
胸痹气阴两虚阳气虚损
查看详情 →
女,35岁,头晕反复发作10年余,加重1周,血压低,80~85/55~60mmHg,夏季三伏天症状加重,时有视物旋转,恶心,面色苍白,不思饮食,睡眠欠佳,舌淡、苔薄白,脉沉弱。中医诊断眩晕,辨证气血虚弱、清窍失养。
眩晕气血虚弱清窍失养
查看详情 →
产后晕厥,夏月,恶露上攻,不知人事,病程未明,中医病名晕厥,证型暑热乘虚,病因病机暑热侵袭,面色未提,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症状描述晕厥,不知人事,病史产后,脉象未提
产后晕厥暑热上攻中暑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阵发性晕厥、寒战、呕吐、乏力、皮肤巩膜黄染。病程约一年。中医病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证型脾阳不振,湿毒蕴结中焦。病因病机脾阳不振,化源不充,湿毒阻遏气机。舌质淡胖,苔黄腻。脉缓而无力。巩膜黄染。面色痿黄。头晕,乏力,便溏。浮肿,脸如满月。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脾阳不振湿毒蕴结气血双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