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9岁,男性。主诉头晕4个月,加重1周。头晕、头重、晕厥、脾气暴躁、疲乏嗜睡、形体较胖、寐差、小便黄、量少、口干口臭、舌边溃疡。舌红,苔黄腻而厚。脉滑数。证型为痰热内阻,上扰清窍。舌象见舌红苔黄腻,脉象脉滑数。
眩晕痰热内阻肝阳上亢气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主诉易感冒,突发昏厥,大汗淋漓,片刻苏醒,面色少华,精神不振,纳少。中医诊断心气不足,大汗伤阳,脾运不健,生化乏源。面色少华,舌澹苔灰白腻,脉搏不整。
心肌炎心气不足脾肾阳虚汗出淋漓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晕目眩5年余,突然昏仆抽搐3年余,加重7个月。中医诊断为晕厥,辨证属肝肾阴虚于下,心火偏亢于上,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望诊见舌体瘦,尖红少苔,向右侧歪斜。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头晕头痛,两眼发黑,胸闷,心悸,气短,烦躁易怒,胸痛放射,左面发麻,左半身发凉,胃脘痛,吞咽困难,流口水,口干而苦,饮食减少,夜寐多梦,下肢浮肿,大便干,小便黄。切诊见脉弦细而数,血压180/120mmHg,右肾区叩击痛,右中下腹可扪及包块,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右膝腱反射亢进,巴宾斯基氏征阳性。
晕厥肝肾阴虚心火偏亢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76岁男性,头晕间作3年余,伴咳嗽、咳痰1个月,加重1日。舌暗红、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瘀互阻风眩,病因为脾虚湿聚生痰,痰瘀互阻,气虚血瘀。
原发性高血压痰瘀互阻脾虚湿聚肺失宣肃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白细胞减少。病程4月余。中医诊断虚劳。证型为肝肾阴亏为本,肝经湿热为标。面色澹,舌澹,脉细。头昏,纳差,小便黄。经期7~8天,月经量多。体温37.5℃。
白血病肝肾阴亏湿热未清头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为听到鸡鸣及接触鸡汤引发剧烈疼痛,病程持续数年。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提及,病因病机未描述。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疼痛与鸡鸣、鸡汤相关,切诊未提及。
晕厥牙齿碎裂出血耳鸣痛饮食刺激
查看详情 →
74岁女性患者,主诉左上肢疼痛、麻木发胀1个月,持物无力,怕冷,遇热则舒。颈椎骨质疏松,颈5、6、7椎前缘骨质增生,前纵韧带钙化,椎间隙变窄。辨证为颈椎病,证型属劳累伤气、感受寒湿。
颈椎病寒湿困阻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产后晕厥,夏月,恶露上攻,不知人事,病程未明,中医病名晕厥,证型暑热乘虚,病因病机暑热侵袭,面色未提,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症状描述晕厥,不知人事,病史产后,脉象未提
产后晕厥暑热上攻中暑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阵发性晕厥、寒战、呕吐、乏力、皮肤巩膜黄染。病程约一年。中医病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证型脾阳不振,湿毒蕴结中焦。病因病机脾阳不振,化源不充,湿毒阻遏气机。舌质淡胖,苔黄腻。脉缓而无力。巩膜黄染。面色痿黄。头晕,乏力,便溏。浮肿,脸如满月。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脾阳不振湿毒蕴结气血双亏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突然晕厥意识障碍2小时。病史中有头痛头昏多年,突发头晕目眩、恶心欲吐后昏倒。神志模煳,不能回答问题,舌澹苔白,脉弦缓,四肢厥冷。诊断为厥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血虚风动,挟痰上扰,蒙闭清阳。
晕厥肝肾阴虚血虚风动痰上扰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遗尿,脘腹胀闷隐痛,恶心欲吐,疲乏倦怠。舌苔白腻,舌质淡红,脉细濡。脾肾不足,湿浊之邪犯胃,升降机能失调。
遗尿脾肾不足湿浊内阻升降失调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头晕、乏力、心动过缓两月,晕厥一次。表情澹漠,皮肤黄染。舌象苔无剥脱。辨证为胃开脾运之象,脾胃健运有权,正气渐复。脉细弦。低T综合征,继发于重度营养不良。
低T综合征重度营养不良脾胃健运正气渐复
查看详情 →
女,24岁,经行腹痛5年。痛经,寒凝血瘀型。手足发凉,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经水来潮前出现小腹部疼痛,量中等,色偏红,伴腹痛,白带色白量少质稀。LMP 2012年22日,行经7天。舌淡苔薄白,脉弦。LMP 2013年1月21日,行经7天,量中等,色暗红,无血块伴腹痛。LMP 2013年21日,行经7天,量中等,色暗红,无血块伴腹痛。
痛经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女性。主诉为从高处跌落致昏迷一小时。意识状态昏迷,呼之不应,瞳孔等大等圆,呼吸音清,心率100次/分,头部有轻度头皮擦伤,无骨折。西医诊断为脑震荡。意识障碍,外伤史,颅脑外伤。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昏迷、头部外伤,病史为跌落伤,脉象未提及。
脑震荡昏迷头部外伤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反复心悸、胸闷1年余,加剧1个月余,伴头晕、乏力、气促,动则尤甚,曾有晕厥。舌质澹,苔薄白,脉沉迟。血压100/70mmHg,心率50次/分。二诊舌质澹红,苔薄黄,脉迟,心率58次/分。三诊及复诊期间仍见胸闷、心悸,舌质偏红,苔薄黄,脉缓。心率波动于42–58次/分。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阳亏虚,寒凝心脉。病因病机为心阳受损,寒邪凝滞,心主心脉功能失职。
心阳亏虚寒凝心脉心悸胸闷
查看详情 →
朱某 痢疾 神气昏沉 耳聋 脘闷 口干 身热 环脐硬痛 夜间下五色便 小溲涩痛 四肢抽搐 晕厥 暑湿之邪 失于清解 邪传入厥阴 正虚邪实 面色晦暗 舌红苔黄 脉弦数 闻诊声低气短 问诊有发热、便血、腹痛 切诊脉弦数
痢疾正虚邪实暑湿郁结疫毒内陷
查看详情 →
女,19岁,主诉头晕头痛,病程1个月,伴晕厥、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夜眠不实、多梦。舌澹有齿痕,苔白腻,脉缓。诊断为思虑伤脾,运化失司,湿聚生痰,上蒙清窍。二诊舌澹红,苔白,脉滑。三诊舌澹红,苔白,脉沉。病机为脾虚湿停,痰郁未除,脾气渐复,心神未定。
思虑伤脾脾虚湿停痰郁未除心神未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面色苍白,面额汗出,神志不清,脉搏细弱,呼吸微弱,瞳孔散大,按压眶上神经反应消失。血压变化显著,卧位176/94毫米汞柱,站立108/76毫米汞柱,5分钟后148/88毫米汞柱,3天内反复测量,突然站立收缩压下降50~70毫米汞柱。既往有高血压及直立性低血压病史。直立性低血压诊断明确,体位变化为诱发因素。
右桡骨骨折直立性低血压高血压
查看详情 →
女,主诉晕厥后痴呆失常,语言颠倒,病程反复。中医病名属情志病,证型为郁证,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致气机郁滞。望诊苔净,闻诊未提,问诊见情绪异常,切诊脉弦滑。
情志郁结肝郁化火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晕间作3年余,伴咳嗽、咳痰1个月,加重1日。舌暗红、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弦滑。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痰瘀互阻。病因病机为痰瘀互阻。
头晕痰瘀互阻脾虚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