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7岁。主诉胸脘疼痛间作3月。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余,情志不畅,嗜烟酒。舌微红,苔薄白,中有裂,脉细涩。中医病名属胃心同病,证型为痰瘀交阻,病机为肝气郁滞,津凝成痰,血行不畅,痹阻胸阳,胃失和降。
胃心同病肝气郁结痰瘀交阻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女,41岁,主诉晕厥、心中悸动、手足厥冷、头眩晕、气少懒言。中医病名:晕厥,证型:心阳式微,水气上凌。病因病机:水饮停于心下,清阳受阻,浊阴上冒。望诊:舌体转正常。闻诊:未提及。问诊:心中悸动不安,手脚厥冷,头眩晕,气少懒言。切诊:脉沉。
晕厥心阳虚水气凌心痰厥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突然晕厥意识障碍2小时。病史中有头痛头昏多年,突发头晕目眩、恶心欲吐后昏倒。神志模煳,不能回答问题,舌澹苔白,脉弦缓,四肢厥冷。诊断为厥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血虚风动,挟痰上扰,蒙闭清阳。
晕厥肝肾阴虚血虚风动痰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女性。主诉经行腹痛7年,加重1天。病程7年。中医病名痛经,证型肾阳虚,寒凝血瘀。舌质澹红略暗,苔薄白,脉沉弦细无力。体征包括下腹疼痛及腰酸痛,伴恶心、呕吐、手足欠温,食纳差。末次月经因吃冷饮致经来腹痛甚,伴晕厥、恶心、呕吐、汗出。病因病机为肾阳虚,复感寒邪,寒凝血瘀,气虚血瘀,血瘀则不通,不通则痛。
痛经肾阳虚寒凝血瘀恶心
查看详情 →
女,18岁,突发眼前发黑、跌倒、面色苍白、出汗、恶心,病程短。中医病名:晕厥,证型:劳伤气血,清窍失养,病因病机:过度疲劳致气血亏虚,清窍失养。面色苍白,脉象细弱。
晕厥劳伤气血清窍失养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头晕、乏力、心动过缓两月,晕厥一次。表情澹漠,皮肤黄染。舌象苔无剥脱。辨证为胃开脾运之象,脾胃健运有权,正气渐复。脉细弦。低T综合征,继发于重度营养不良。
低T综合征重度营养不良脾胃健运正气渐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心率慢、胸憋、头晕、晕厥、胸痛、心悸、眩晕、全身无力。病程自1975年起,持续数十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阳气虚弱、血络痹阻。舌象澹暗有瘀斑、苔薄白,脉象迟细涩间有结代。
病窦综合征阳气虚弱血络痹阻心率慢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经期腹痛伴恶心呕吐,病程5年。主要症状为经期下腹疼痛拒按,得温痛减,痛甚伴恶心呕吐,月经后期,量少色暗夹血块,平素畏寒肢冷,纳少便溏。中医病名为痛经,证型属寒凝血瘀,病因病机为寒湿客于冲任胞宫,气血瘀阻。望诊见舌暗淡,苔白腻。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畏寒肢冷、纳少便溏。切诊见脉沉紧。
痛经寒湿凝滞气血瘀阻冲任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反复发作年余,加重伴晕厥5天。舌质暗有瘀斑,脉迟结代。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兼心阳不振。病程年余,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头晕心悸、短气懒言、身倦乏力、四肢麻木。心电图示窦房Ⅱ度传导阻滞,窦性停搏,阿托品试验阳性。
晕厥病窦综合征气虚血瘀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头昏,突然晕倒,不省人事,面部潮红,病程近半年,精神差,偏胖,头昏,心悸,腰膝酸软,口干,血压高但不稳定,月经紊乱,经色有块。舌红,苔白,脉弦细。中医病名:更年期晕厥证,证型:肝气不舒,气机逆乱,痰随气上,上闭清阳。病因病机: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损,月经将断而绝经。
更年期晕厥肝气不舒气机逆乱痰随气上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女性。主诉剧烈头痛2月余,反复发作。中医病名头痛,证型肝肾不足、瘀血内阻。面色面黄肌瘦,舌紫暗,脉沉涩。头痛如被拳、棒所击,时而痛甚,乃至仆倒晕厥,伴恶心、气短、胸闷、昏视、骨节烦痛、指趾小关节肿胀、下颌淋巴结肿大。病程较长,属内伤头痛。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髓海失养,肝阳上亢,气机逆乱,血瘀络阻。
头痛肝肾不足瘀血内阻舌紫暗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主诉易感冒,突发昏厥,大汗淋漓,片刻苏醒,面色少华,精神不振,纳少。中医诊断心气不足,大汗伤阳,脾运不健,生化乏源。面色少华,舌澹苔灰白腻,脉搏不整。
心肌炎心气不足脾肾阳虚汗出淋漓
查看详情 →
7岁男童,主诉晕厥、口吐白沫、四肢抽动,病程半年。舌红苔滑腻,脉弦滑。中医病名为癫痫,证型为风痰痰火,病因病机为风痰夹痰火上充,蒙蔽清窍。
癫痫痰火风痰肝风
查看详情 →
患者30天内晕厥20次,体型高大,舌嫩红,苔白,脉弦而尺寸俱弱。中医诊断为虚眩兼有相火。主要症状为频繁晕厥及持续头晕,病程30天。
虚眩相火血压偏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二十余岁,主要症状身热无汗,腹痛胁胀,胸闷吐血,人事昏沉,语多谵妄,手足搐搦,大便不通,小便赤涩,日轻夜重,躁扰不寐。病程五日。中医病名温病,证型热入血室兼食积,病因病机热邪重极,血分大伤,血燥津枯。望诊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经水初病时来,现尚未止,共来六日,切诊左脉弦数,右脉滑数。
温病热入血室食积血分大伤血燥津枯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动则加剧40余天,加重3天。身困乏力,头晕目眩,胸闷叹息,纳少多梦,大便难排,矢气较多,面色不华,唇甲苍白。舌红苔薄黄,脉结代。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兼有气滞。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气血生化无源,血虚不能养心,脾虚运化失常,气机郁滞,脉络失充。
心悸气阴两虚气滞血虚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患者,主诉头痛、呕吐、嗜睡,病程2个月。主要症状为头痛剧烈伴阵发性晕厥,多饮多尿,饮食锐减,夜寐不安。面色黧黑,舌苔白厚,脉象弱细沉无力。中医诊断未明确记载,病机未明确描述。四诊信息包括面色黧黑、舌苔白厚、脉象弱细沉无力。尿比重低,颅脑X线片正常。
呕吐晕厥间质性脑炎热甚瘀阻瘀热内结
查看详情 →
74岁女性患者,主诉左上肢疼痛、麻木发胀1个月,持物无力,怕冷,遇热则舒。颈椎骨质疏松,颈5、6、7椎前缘骨质增生,前纵韧带钙化,椎间隙变窄。辨证为颈椎病,证型属劳累伤气、感受寒湿。
颈椎病寒湿困阻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阵发性晕厥、寒战、呕吐、乏力、皮肤巩膜黄染。病程约一年。中医病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证型脾阳不振,湿毒蕴结中焦。病因病机脾阳不振,化源不充,湿毒阻遏气机。舌质淡胖,苔黄腻。脉缓而无力。巩膜黄染。面色痿黄。头晕,乏力,便溏。浮肿,脸如满月。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脾阳不振湿毒蕴结气血双亏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头晕4个月,加重1周。头晕、头重、晕厥、脾气暴躁、疲乏嗜睡、形体较胖、寐差、小便黄、量少、口干口臭、舌边溃疡。舌红,苔黄腻而厚。脉滑数。证型为痰热内阻,上扰清窍。舌象见舌红苔黄腻,脉象脉滑数。
眩晕痰热内阻肝阳上亢气郁化火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