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2岁,女性。主诉浮肿,尿量减少,恶心呕吐,烦躁不宁。中医辨证为肾气不能蒸化,水毒不能排出。全身浮肿,神疲懒言,纳差恶心,口中泛臊腐味,尿黄少,舌赤苔黄白,脉数而稍沉。二诊后浮肿消退,精神好转,舌赤苔薄黄,脉滑略数。三诊后浮肿大消,纳增精神复,舌赤苔薄白,脉滑。四诊时复感外邪,喘作胸闷,痰粘,两足浮肿,舌澹红苔黄白中厚,脉弦滑略数。五诊浮肿尽消,喘嗽轻,脉滑稍大。六诊浮肿全消,喘嗽止,脉平滑匀静。
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浮肿尿毒症
查看详情 →
陈某,女,55岁。口渴多饮、气短、乏力,消瘦3年,加重半年。口干渴,胸闷气短,乏力,恶心,纳呆,大便干稀不调,尿频,起夜。舌质隐青,苔微黄,脉沉缓无力。消渴肝病(气阴两虚兼瘀毒)。空腹血糖升高,肝功能异常,脂肪肝,胆囊壁欠光滑。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缓无力。胁肋胀满,纳呆。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缓有力。血糖下降,肝功能改善,B超正常。
消渴肝病气阴两虚瘀毒内结肝络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颈前肿痛20天,伴发热咽痛,近5天加重。主症为颈前肿痛,放射至下颌、咽喉、耳后,咀嚼吞咽时加剧,伴胸闷、心悸、烦躁易怒、消谷善饥。舌红苔黄,脉弦数。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辨证为外感风热、肝胃郁热。双侧甲状腺肿大,压痛明显,血沉70mm/h,血清T4降低,TSH降低。二诊后颈前肿痛减轻,心率下降,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三诊后颈前疼痛减轻,心悸消失,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四诊后疼痛消失,血沉、T3、T4、TSH正常,舌淡红苔薄略腻。
亚急性甲状腺炎风热外袭肝胃郁热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面红烦热、头痛乏力、胸闷汗出、咯痰量多色黄质黏带血、呼吸急促、喘促难续、大便溏稀色黄绿。中医诊断为春温,证型为疫毒蕴肺、气营两燔。望诊见舌质澹紫,苔澹黄厚腻有裂纹,闻诊未提,问诊见症状多样,切诊脉滑数。后续病情变化中舌质澹紫红,苔黄腻中裂少津,脉细弦滑。
春温疫毒蕴肺气营两燔痰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失眠、精神不佳、胸闷、食少、乏力、大便不调、腰痛、耳鸣。病程一月。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属肝郁抑脾,心肾不足。舌红,苔薄灰白,脉滑无力。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舌红,苔薄白腻,脉弦滑,重按无力。
胸闷失眠肝郁抑脾心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症为咳嗽痰多、鼻塞、胸闷、不思纳谷、口黏腻而苦、午夜寒热、晨起热势因汗而衰、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病名为大叶性肺炎,证型为温邪留恋少阳,蕴湿于中焦。望诊见舌红、苔黄腻;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包括咳嗽、鼻塞、胸闷、纳差、口苦、寒热、大便干、小便黄;切诊见脉弦数。
大叶性肺炎温邪留恋湿热蕴伏少阳枢机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气短,持续半月余。中医病名感染性心肌炎。证型热毒侵心,心阴亏耗,后转为肝胆湿热。病因病机为湿热毒邪侵犯,正气素亏。望诊舌暗苔白腻,后转为白腻微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心悸、胸闷、口苦、眠差、纳差食呆、恶心厌油腻、夜梦多。切诊脉细。
心悸气短湿热毒邪心阴亏耗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喉间有黏痰,痰中夹血,口渴,舌苔黄而稀疏,舌上有不快之感,脉迟软。舌苔黄而不厚,见三角状,脉缓。仍口渴欲茶汤润,仍有黏痰,苔稀黄,脉不甚数。每日欲啜水润口,喉左有白点,舌尖红。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见舌苔黄、舌上有不快之感、喉左有白点、舌尖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痰中夹血、口渴、黏痰、喉左有白点。切诊见脉迟软、脉缓、脉不甚数。
胸闷作呕湿温证伤津液痰中夹血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反复咳嗽5个月,咯血痰半月。肺积,辨证为阴虚火旺。主症为咳嗽、痰中带血、痰难咯、气短、面色紫暗而青、舌红苔少、脉沉细。二诊见舌红苔稍腻、脉滑细,三诊见舌澹红苔滑、脉滑细,四诊舌红苔稍腻、脉滑细,六诊舌红少苔、脉滑细。
肺积阴虚火旺舌红苔少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左胸背部疼痛剧烈,夜间尤甚,五心烦热,口干欲饮,胸闷纳呆寐差。中医病名缠腰火丹,证型肝经湿热。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肝经,经脉受阻,不通则痛。望诊未见明显异常,舌象未提及。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及疼痛、五心烦热、口干、胸闷、纳呆、寐差。切诊未见明显异常。
胸闷纳呆带状疱疹肝经湿热神经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发热、咳嗽、头昏乏力、两下肢密集细小斑点。病程约7天。发热持续,体温39℃以上,午后及入夜尤甚,胸闷气逆,呛咳无痰,两下肢密布红小色斑。面赤,口渴欲冷饮,胸闷气逆,呛咳乏痰,两下肢自膝至踝密布红小色斑,大便干,小便灼热。舌红少苔,脉细弦数。
发热咳嗽斑疹阴虚
查看详情 →
50岁男性,全身疲倦沉重,面黄身黄,巩膜黄染,胸闷脘腹胀满,恶心不欲食,尿少色黄,口干苦,苔白腻,脉弦缓。黄疸,湿热疫邪伤及肝脾,湿盛于热,脾为湿困。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弦缓。二诊身黄减,尿量增多,舌苔薄,脉弦缓。三诊疲乏减轻,食纳不佳,脘腹胀满,脉缓,舌润。四诊黄疸基本消退,食欲好转,脉缓有力,舌润。五诊黄疸已退,面色转润,脉缓舌润,薄苔。六诊诸症皆除,面色红润,脉缓。
黄疸湿热疫邪肝脾损伤脾胃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22岁,主诉心慌、气短、乏力、头晕、全身跳动、耳闷、心动过速,病程10个月。舌红尖重、苔中黄。症状包括全身不定跳动、苔薄黄、阵发性心动过速、上身肉跳、胸闷、哈欠、舌苔白微黄厚、脉细弱。病程中出现心悸、气短、乏力、头晕、肉跳、耳闷、心动过速、胸闷、哈欠、脉细弱。
心动过速心气不足痰火扰心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胃脘胀闷26年,加重2个月。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未明确记载。病因病机未明确记载。望诊见形体消瘦,舌暗红,苔薄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长期胃脘不适,伴嗳气、烧灼感。切诊脉弦滑。
慢性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气上逆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半月前罹患外感,发热自汗,咳嗽甚剧,胸闷喘气,夜间痰鸣。咳吐黄痰,出气困难,口渴喜饮,大便微干,彻夜难眠,胸闷不舒,痰鸣气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诊断为外感风邪,内夹郁热,痰湿阻络,肺窍郁闭。病因病机为风热犯肺,热熬津液为痰,肺失清肃,痰热蕴肺,痰鸣气喘,肺窍狭窄,肺气升降不利。
外感风邪肺热壅盛痰热阻肺肺气失宣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8岁,主诉咳嗽频作1年余。中医诊断肺积,证属肺热阴虚。症状包括咳嗽频作、痰中带血、口干唇燥、胸膺作闷、夜寐欠安。舌边尖红,苔薄黄,脉细濡。病程1年余。
胸闷肺积肺热阴虚咳嗽
查看详情 →
女,54岁,胁肋部灼痛,晚上加重,病程1周。胁肋痛,胸闷气短,心烦意乱,嗳气不畅,头痛,发热,心烦易怒,口苦而干,食欲差,大便于结,小便黄。皮肤前后胁肋部片状红润,有小红色疹,稍痒。舌质红苔白,脉弦稍数。肝胆热毒蕴结,缠腰火丹。
胁肋灼痛肝胆热毒心烦易怒口苦而干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女性。喘息、心悸、气短10年,加重1个月。喘息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心悸难平卧,双下肢水肿,小便量少,右胁下闷胀,咳嗽吐白黏痰,夜寐差,纳呆。表情痛苦,口唇青紫,不能平卧,腹式呼吸,语声低微,言语不续,痛苦呻吟,双下肢水肿,舌质黯,苔薄白腻,脉沉细。两肺呼吸音粗,右肺底湿性啰音,心音低钝,心率87次/分,肝区叩击痛,肝脏肋下2cm。中医诊断为喘证、心悸,属气虚血瘀,水湿泛滥,水气凌心证。
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湿泛滥水气凌心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主诉全身乏力、巩膜及皮肤发黄、上腹胀满、恶心、汗多、眠差。病程10余日。中医诊断黄疸,证型湿阻中焦。望诊见舌红、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纳可、眠差、大便调、小便黄;切诊见脉濡滑。二诊舌红、苔薄、脉细,三诊舌红、苔白、脉细。
黄疸湿阻中焦脾虚气化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男性。主诉因过劳而发作,主要症状包括心率波动40~190/分,夜间憋醒,心率低于55/分或高于120/分时出现心悸、气短、胸闷及濒死感。病程15年。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余邪不尽。心动超声提示心脏轻度扩大,心肌抗体阳性,心肌酶升高,心电图示广泛心肌缺血。舌质红紫,苔薄白,脉沉迟。
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余邪不尽心肌损伤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