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胁际聚痛,纳呆厌油,皮肤瘙痒,面色晦暗。脉尚滑数。中医病名肝家气积。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面色晦暗。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胁际聚痛、纳呆厌油、皮肤瘙痒。切诊脉尚滑数。
胁际聚痛纳呆厌油皮肤瘙痒面色晦暗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反复右胁疼痛2年,此次左上腹剧痛伴黄疸1天。体温38.7°C,左上腹压痛,腹肌稍紧张,胆囊区压痛,身困乏力,口干苦,纳呆恶心,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腹痛、黄疸,证属湿热阻滞中焦,熏蒸肝胆。
腹痛黄疸湿热阻滞脾胃气结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主诉突发四肢抽搐及昏厥,病程自1965年4月23日首次发作,持续至1965年9月29日。月经初潮后未再潮,伴鼻衄。发作前有厌食、右上腹痛、胸闷、口吐酸水、气自腹上冲、肢抽动、四肢发凉、呼吸急迫、大声喧喊、口苦、便干、意识朦胧。平时恶喧嚷,看电影则头晕。舌苔薄白,舌有瘀点,脉弦细稍数。
肝气郁结肝痫痰郁气结四肢抽搐
查看详情 →
女,成年,晚间入睡困难,周身乏力,痰涎涌盛,舌澹,苔滑,脉寸弱,气虚痰滞,气虚,痰滞,阳不化水,脾失健运,胃中不和,痰滞扰乱心神
失眠气虚痰滞乏力
查看详情 →
男,67岁,头晕,呕吐,头部闷重,视物旋转,卧床休息,站起时头晕加重,恶心欲吐,食欲差,胃脘胀闷,夜寐差,大便干,舌质澹,苔白腻,脉滑,眩晕,证属痰湿内蕴、上扰清窍。
眩晕痰湿内蕴胃失和降痰浊中阻
查看详情 →
48岁男性,主诉大便秘结半年,大便3~4天一次,伴有腹胀、口干。中医诊断便秘,证属津液不足、气机阻滞。舌质澹红,苔白,脉和缓。
习惯性便秘津液不足气机阻滞
查看详情 →
男,75岁。主诉大便秘结不下,矢气不通,腹痛腹胀严重。病程自6月10日起,持续约1个月。中医病名:便秘。证型:胃肠热结,气阴两亏。病因病机:胃肠热结,气阴两亏。面色萎黄,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脉沉细。腹部膨隆,肠型明显,触及硬结粪块。
顽固性便秘胃肠热结气阴两亏虚实夹杂
查看详情 →
二十六岁女性,脏躁病,行动异常,哭笑无定,耳聋,目凝,感觉错误,语无伦次,手指战动,大便干燥,极易出汗,睡眠不安。面色晦暗,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中医病名为脏躁病,证型属心肝火旺、痰热内扰。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火上炎,痰火扰心,神明失养。
脏躁病肝气郁结心神不宁痰热内扰
查看详情 →
痰热闭阻心包络,言语不能如意,好笑,脉数而滑实。舌苔黄腻,脉滑数。病程未明确。
痰热闭窍心包络闭舌苔滑实脉数滑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成年,男性。主要症状为腹部肿大,食后胀满,双下肢浮肿。病程5月余。中医诊断为鼓胀病。证型为脾虚湿滞。病因病机为脾虚水湿不化,阴液受损,肝气滞塞克贼脾土。面色苍黄,舌质澹红,苔薄白而干,脉象细弱。体征包括右胁不适,饮食甚少,大便溏薄,小便不利,口干少津。
鼓胀病脾虚湿滞肠鸣音亢进舌苔薄白
查看详情 →
男,69岁,反复腹泻10个月。腹泻每日2~3次,质稀、欠通畅,伴有不消化食物,腹胀攻窜里急,肛门不适,纳差乏力,口干欲饮,喜温,畏冷,汗出,夜寐不安。唇色暗,舌澹质胖,苔薄黄有裂纹,脉弦。既往脑出血病史,遗留右侧肢体活动欠利、半身怕冷,急躁易怒,烘热汗发。中医诊断泄泻,辨证脾虚湿盛,气机不畅。
泄泻脾虚湿盛气机不畅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2岁。主诉腹泻一年多。现症包括腹痛、腹泻每日4~5次、肠鸣、腰酸腿软、身畏寒、无力、阳痿、失眠、头晕、咽干而疼、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苔白腻,脉沉细。辨证属少阳太阴合病。
肠功能紊乱少阳太阴合病少阳郁热太阴下利
查看详情 →
27岁男性,狂言乱语,奔走嚎叫,彻夜不眠,不知饮食,怒不可遏,詈骂不休,口干喜饮,溲黄便干。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肝火暴涨,痰热上扰,蒙闭清窍,神明逆乱。
狂证肝火暴涨痰热上扰清窍蒙闭
查看详情 →
女,45岁,眩晕9个月,头重如裹,头顶似有物压,天旋地转,阴雨天加重,头痛目眩,目涩羞明,心悸失眠,胸闷短气,善太息,神疲倦怠,下肢沉重,口干不欲饮,纳谷一般,大便时干时溏,小便短黄,月经前烦躁易怒,两乳胀痛,经色紫黯,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秽味,腰酸少腹坠胀,舌质淡、苔白滑,脉弦细数,诊断为眩晕,证属脾虚湿盛,带脉失约,冲任失调,湿从热化。
眩晕脾虚湿盛下焦湿热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0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气短、心慌3个月余。刻下症见胸痛胸闷,心慌气短,面色萎黄,体偏胖。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薄白。脉象弦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眩晕,证属气虚血瘀,心脉痹阻型。
胸痹心痛气虚血瘀心脉痹阻心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剑突下疼痛,间断低热,伤口疼痛红肿,有分泌物。舌淡,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为胃癌,辨证属气阴亏虚,瘀毒蕴结。病程自1982年5月手术后,持续至1986年。
胃癌术后气阴亏虚瘀毒蕴结伤口感染
查看详情 →
患者胸痞肢酸,肠鸣内热,脾阳不运。舌苔白较化,根带黄色。脉右关沉滞,未能流畅。暑湿伤脾,邪蕴中焦,脾胃升降失和。
暑湿伤脾伏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和脾阳不运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头晕反复发作半年,加重一周。病程半年。中医病名眩晕,证型气血虚弱。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望诊舌质澹,舌苔薄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有头晕、胃脘胀满、月经前情绪欠佳、经色暗。切诊脉沉细。
气血虚弱脾胃虚弱头晕胃胀
查看详情 →
方头面红肿,温毒外发,脉形煳数。症属大头瘟,病机为温毒壅盛,邪热鸱张。舌苔干黄少液,脉左部滑数,右带濡数。中焦暑温邪热弥漫,口渴喜饮,咽喉干痛,中脘痞满,大便未解。邪热侵及营分,头面疮痍未复,痰热盘踞中脘。
大头瘟暑温邪热痰热盘踞腑气未通
查看详情 →
女,36岁,呕吐,进食后5~10分钟发生,食物吐尽则缓解,病程未明确,肝胃不和,胃失受纳,胃气上逆,面色无华,舌澹红,苔薄黄,脉细弱,性情抑郁,经期乳房、小腹胀痛,神疲乏力,体重下降
呕吐肝胃不和胃气上逆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