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某,女,35岁。过敏性鼻炎二十余年,伴气喘发作。鼻塞眼痒,过敏性鼻炎每日发作2次,随之气喘、咳嗽、咳黄痰,咳声重,喘鸣,眼睑充血发红,白睛红丝。舌淡红略暗,苔薄黄腻,脉细弦数。过敏原检测对螨虫及凉风和辣味过敏。眼睑红,白睛血丝,口干,痰黄黏,气喘发作频繁。舌淡红略暗,苔薄黄,脉细弦数。舌淡红,苔薄,脉细。舌淡红,苔薄,脉沉细。舌微红,少苔,脉弦细。舌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尺弱。中医病名过敏性鼻炎,证型属外感风寒、内有痰热,病因病机为风邪犯肺、痰热壅肺、肺气失宣。
过敏性鼻炎气喘咳嗽痰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头痛间歇性发作,多在下午、夜间,伴呕吐、双眼困涩、口澹无味、不思饮食、面色晦暗、双目无神、语声低怯、舌质紫暗、舌苔薄白、脉弦细。颅脑CT提示三脑室后部肿瘤,松果体瘤可能。二诊后头痛减轻,精神好转,纳食增加,舌质紫暗、舌苔白、脉沉细。三诊出现心慌、气短、胸闷,舌质澹、舌苔白、脉沉细。四诊有颈项强直、胃脘胀痛,舌质红、舌苔白、脉弦。五诊头晕、头痛、双胁掣痛、胸闷、心慌,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弦细。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肾虚瘀血阻络、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肾精亏虚、气滞血瘀、脉络失荣。
脑瘤肾精亏虚气滞血瘀脉络失荣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腰骶部酸痛、冷痛日久,白带多,口不干,舌澹苔白腻,脉沉迟。中医病名为慢性盆腔炎,证型为寒湿侵袭,阻遏气机。望诊见舌澹苔白腻,闻诊无特殊,问诊提示病程较长,切诊见脉沉迟。
慢性盆腔炎寒湿侵袭腰骶冷痛白带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女性。主诉腰痛伴右下肢痛,间歇性跛行5月余。病史提示1992年10月腰部扭伤后逐渐出现症状。舌淡,苔薄腻,脉平。中医辨证为肝肾亏损,脾运失健,气血不足,腰督失固。辨证演变提示肝肾阴亏,后转为脾肾亏损。
腰椎椎管狭窄症肝肾亏损脾运失健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高热持续3周,便血,面黄肢冷,咳嗽,呕逆,纳呆,口渴,便秘,两耳失聪,神志蒙昧,精躁扰,不能静卧,舌淡红,左软右伏,体温38.1℃,诊断为久邪闭,元气欲脱之危症,舌红润,苔黄白厚黏,脉弦滑而数,体温38.7℃,舌红润,脉弦滑大而数,体温39.2℃,舌红,苔灰黑干燥,体温39.8℃,苔黄厚腻,体温39.8℃,脉弦滑,舌红苔微黄,脉弦滑,舌质红,脉弦滑,舌红苔薄,脉弦滑。
暑湿内蕴阴虚火旺肝火内炽胃纳呆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男性。右足痛楚胀大,形寒身热,头痛耳鸣。舌苔腻,脉弦。风寒外袭。风痹证。风寒外袭,风气偏盛。面色未提及,舌象苔腻,脉象弦。症状包括右足痛楚胀大、形寒身热、头痛耳鸣。脉弦。
风痹证风寒外袭风气偏盛表邪未清
查看详情 →
患者脉细沉取弦滑,舌胖质淡,苔黄中黑而燥,口干,纳少,胸闷而痛。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气虚血瘀、痰浊内蕴。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痰浊内蕴,阻滞气机。望诊见舌胖质淡,苔黄中黑而燥。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口干、纳少、胸闷而痛。切诊见脉细沉取弦滑。二诊见黄黑燥苔转为白腻,脉沉取弦滑。三诊见苔薄白腻,脉弦。四诊见脉濡缓,苔白腻。五诊见苔薄白腻,中黄略干,有裂纹一条,脉沉取细滑,两尺较弱。
心肌梗塞气虚血瘀痰浊内蕴湿邪痰浊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全身乏力,胸闷心悸不适。病程自4月初开始。中医病名为室性早搏,证型为气阴不足,病机为气阴不足。望诊见舌质稍澹,苔白薄润,舌质澹嫩苔白润。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见脉细弱而参伍不调,脉细弱无力而参伍不调。
气阴不足气血不足心悸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反复头晕、憋气、心悸、心前区不舒及停跳现象,病程自1972年6月起。中医病名属心阳不足,证型为心虚气弱、肝肾两亏、阴虚火旺、脉沉迟弦细滑。舌红体瘦,脉沉迟,按之弦细且滑,心率46次/分,心烦、夜寐多梦,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滑。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阳不足肝肾阴虚心率缓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3岁,男性。主诉头痛2年余,每于寅时发病,痛如刀噼。刻诊见体重超标,神衰气短,困倦,无汗,不发热,口不渴。舌淡胖,齿痕深,脉沉紧。中医诊断为头痛,辨证为寒湿瘀阻,太阳少阴证。舌象示舌淡胖,齿痕深,脉象为脉沉紧。病机为寒邪循太阳经入里,阳气大伤,寒中少阴之经,寒凝瘀阻阳气至巅顶。
顽固性头痛寒湿瘀阻太阳少阴证阳气受损
查看详情 →
女,41岁,术后半月下腹部疼痛,疲乏,发热,厌食,呕吐,晨起口苦,最高体温39.5℃。舌澹微红,苔白,脉沉弦滑而数。双侧附件区可扪及包块。超声提示盆腔左侧炎性包块约8.0cm×5.0cm,右侧黏稠积液,子宫内膜增厚。辨证为湿瘀化热,酿脓内壅。
急性盆腔炎湿瘀化热酿脓内壅发热
查看详情 →
女性,约5旬,主要症状为经常跌倒抽搐,昏不知人,重时每月发作数次。中医病名:痫风。证型:水饮结于中脘。病因病机:水饮内停。舌象:舌上有一层白砂样干厚苔。胃部痞硬微痛。食欲不佳,口干欲饮。脉象未提及。
癫痫水饮内停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7岁。主诉两侧骶髂部酸胀三年,背部、腰痛持续一年,怕疲劳。既往史有父亲患强直性嵴柱炎。体征示T5~T棘突轻度叩击痛,"4"字征右阳性,弯腰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HLA-B27阳性。影像学示左侧骶髂关节骨质硬化、关节间隙狭窄。中医病名为肾痹,证型为肾虚督寒、痰瘀阻络,病因病机为先天肾阳不足,寒湿之邪侵袭,痰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强直性嵴柱炎肾虚督寒痰瘀阻络腰背僵硬
查看详情 →
50岁女性 主诉胃脘不适 畏寒 嗳气 大便3~4日一行 寐欠安 腰痛 月经期乳房作胀 舌质澹 苔薄白 脉细 中医病名痞满 证属脾胃失调 肝肾不足 病因病机中阳不振 肠腑气滞 肾虚气血运行不畅 肝血不足气机郁滞 望诊舌质澹 舌苔薄白 闻诊未提及 问诊胃脘不适 畏寒 嗳气 大便不畅 寐欠安 腰痛 月经期乳房作胀 切诊脉细
痞满中阳不振肠腑气滞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为失眠、心慌、肢体麻痛、指端痉挛、面部及上肢浮肿伴木胀感,皮肤发紧变硬。病程5年。中医诊断为虚损、皮痹。证属阴阳气血亏损,久病经络痹阻。体征见形体瘦弱,肢倦乏力,面白眉发稀少,闭经年余,胸闷气短,表情呆滞,口小不能完全闭合,面、肩、上胸部皮肤紧硬,两手不能握,手背、前臂、上臂皮肤发硬,活动受限,部分皮肤变薄萎缩,血色素沉着,舌质淡苔薄白,舌下有紫斑,脉沉涩。
皮痹气血亏虚阴阳亏损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29岁 女性 恶寒发热 头痛 往来寒热 入暮烦躁 夜不能寐 热入血室 舌质鲜绛 血室当指胞宫而言 病位在下焦血分 外感与月经密切相关 暮则谵语 或如结胸状 入夜躁烦 神魂不安 临床有特殊证候 有独特治法 妇人伤寒 值经水适来 证以妇人为多见 诊由外感与月经密切相关 病位在下焦血分
恶寒发热头痛往来寒热烦躁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反复手指发冷僵硬4年,指端青紫,麻木刺痛,遇冷加重,热敷稍缓。舌淡红、苔薄,脉弦细。中医诊断痹证。辨证寒凝血脉,经络不畅。望诊舌淡红、苔薄,切诊脉弦细。
风湿痹证寒凝血脉经络瘀阻阳虚气弱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主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年,春季易发,咳嗽、气喘、多痰,近半月加重,伴恶寒、胸闷、体乏。舌澹红,苔白,脉浮紧。辨证属风寒外束,痰浊阻肺。
慢性支气管炎风寒外束痰浊阻肺恶寒
查看详情 →
胁痛,病程5月余,右侧胁肋及脘腹胀痛,头晕,右耳闷痛,口渴喜冷饮,反酸,大便干结。舌质暗红,舌苔白,脉弦细。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欠佳。中医诊断胁痛(肝胆郁滞),病机为肝胆郁滞,木郁化热,脾虚失运。
胁痛肝胆郁滞肝火上炎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左侧肢体活动不利3月余。左侧半身肢体活动不利,颈部牵掣不舒,伸舌尚正,步履蹒跚。舌质红,苔黄根腻。脉弦滑。血压20/14千帕。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血痹。病机为肝阳上亢,肝风夹痰上扰,痹阻血脉。
中风血痹颈椎病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