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脱肛16年。病程16年,因痢疾后致肛门脱出,需手动复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萎顿,头晕眼花,心悸不宁,脉象细弱,舌质澹,苔薄白,肛门脱垂不收,局部轻度红肿。中医病名直肠脱垂,证型气虚下陷,病因病机为患痢体弱,努责太过,大肠筋脉弛缓不收,久病气虚。望诊面色萎黄,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脱肛、头晕、心悸、乏力。切诊脉象细弱。
脱肛气虚血虚脾虚
查看详情 →
女,43岁,胃痛加重,反酸,纳差,两胁胀痛,病程1年。胃脘痛(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属肝郁气滞血瘀。舌澹红苔白,脉弦。病机为肝郁气滞,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
肝郁气滞血瘀脾胃虚弱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气失和
查看详情 →
26岁,月经后期5年余,头晕神疲乏力,腰腹痛畏寒,少腹发凉,纳谷减少,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属寒凝胞脉,气滞血瘀,病因为寒温失调,肾阳不足,寒客胞中,影响冲任。
气滞血瘀月经后期寒凝胞脉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上腹饱胀、食后加重、恶心呕吐,病程自1998年10月起。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入食即吐、脘胀嗳气、胁肋隐痛、大便溏秘不调、形瘦神疲、肢倦乏力。舌质紫暗,舌边瘀点,脉细涩。中医诊断脾虚胃弱,气滞血瘀,升降失司。
气滞血瘀糖尿病性胃轻瘫脾虚胃弱升降失司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失眠、头痛、胸闷伴恐惧感2月余。病程2月余。中医病名心悸、郁证。证型肝火扰心。病因病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血亏虚。舌象质澹红,苔薄白。脉象弦细。
失眠心悸胸闷恐惧
查看详情 →
女,42岁,脘腹胀,胁痛,纳减乏力,大便先结后溏,夜寐较差,舌苔薄腻,脉弦细,早期肝硬化,气滞瘀阻,肝脾同病,肝郁气滞,脾不健运,脾胃虚弱,湿从内生,面黄形瘦,头晕且痛。
气滞血瘀脾胃虚弱肝硬化肝脾同病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胃痛、胃胀10余年,加重2月余。病程10余年。中医诊断胃痛,证型脾虚肝郁血瘀证。舌质澹,苔白。脉沉细。病机为脾虚肝郁,气滞血瘀,胃失和降。
血瘀胃痛脾虚肝郁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主诉扁桃体反复肿痛近7个月,加重2天。舌质稍黯有瘀点,苔白腻,脉细涩。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双侧扁桃体黯红肿大。辨证为痰瘀互结喉核证。病程日久,气滞血瘀,痰瘀搏结喉核,致咽部不适,清嗓动作加重。
气滞血瘀慢乳蛾痰瘀互结咽喉失养
查看详情 →
女性,36岁,胃痛2年,夜间加重,纳差,胃胀,口干。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增生,Hp(+)。唇红干燥,舌暗有裂纹,红苔薄少燥,脉细涩。胃脘痛,证属胃阴亏虚兼瘀。
气滞血瘀胃阴亏虚胃脘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胃脘隐痛伴刺痛、灼热感,饥时痛甚,食后痛减,泛酸,脘腹喜按,少寐多梦,神疲乏力。舌质暗红,有齿印,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胃痛,证属脾胃虚弱,兼挟瘀热。病机为脾虚、气滞血瘀、热毒共存。
脾胃虚弱气滞血瘀慢性胃炎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主诉肝区不适伴乏力、纳差。病程较长,自1999年始,反复肝功能异常。临床症状包括神倦乏力、右胁闷胀疼痛、口干苦、纳差厌油。舌象暗红、苔白,脉弦细。中医诊断胁痛,证型脾虚湿阻、瘀毒互结。西医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活动期(代偿期)。病因病机涉及脾虚湿阻、瘀毒互结。
肝癌前病变瘀毒互结脾虚湿阻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反复腹胀10余年,再发加重伴纳差2天。腹胀、纳差、恶寒、神倦乏力、腹部胀闷、饮食后加重、咳嗽、咯白色泡沫痰、大便不调、舟状腹、振水音(+)、四肢欠温、脘腹怕冷、手心热、咽部痒痛。舌质淡夹青苔花剥,脉浮沉取无力。痞满,本虚标实,脾肾阳虚为主,气滞血瘀为主。
气滞血瘀痞满脾肾阳虚心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2岁。主诉大便次数增多,日行8~20次,大便带血,下腹胀满,饮食乏味,头晕乏力,活动后多汗,夜寐不佳,大便溏薄。舌质红绛,边有瘀斑,苔黄腻,脉弦细而涩。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滞血瘀、脾胃虚弱。望诊见舌质红绛、舌边瘀斑、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大便异常、头晕乏力、夜寐不佳等。切诊见脉弦细而涩。
气滞血瘀脾胃虚弱直肠癌舌红绛
查看详情 →
男,52岁,食欲不佳、呕吐吞酸、脘腹胀满、大便溏泻、胃部隐痛7a余。胃脘胀满,食后尤甚,时痛,嗳气反酸,纳呆,便溏,神疲乏力。舌质红,苔腻、微黄,脉细弱。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属阴虚瘀热、痞满胃滞。
脾胃虚弱气滞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脘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胃脘间歇性疼痛10余年,情志郁怒或劳累诱发加重,伴口苦、痞满、反酸、食欲减少。舌澹红,苔薄白,脉弦。证属木郁不达、胃失和降。
气滞血瘀脾胃虚弱慢性胃炎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30岁,胃胀2年,饭后加重,大便干燥,舌苔白,脉滑,浅表性胃炎,脾胃功能弱,气机壅滞,舌白厚腻,脉弦滑,苔黄腻,口苦口干,便黏不爽,二三日一行,脉弦,胃脘、胸胁刺痛,中焦湿热,腹胀满,胃痞胀甚,胃胀痛连及胁背,土壅木郁,肝胃不和,气滞血瘀
脾胃虚弱气滞血瘀胃胀大便干燥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上腹部疼痛、腹胀反复发作5年多,伴嗳气、气逆、胃纳差、倦怠、口干、口澹、大便硬、进行性消瘦。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胃痞”,证属气阴两虚兼气滞血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较长,症状以胃部不适为主,兼有全身虚弱表现。病因病机与饮食不洁、脾胃损伤、肝气郁结、胃气阻滞有关。
气滞血瘀脾胃虚弱慢性胃炎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慢性乙肝8年,谷丙转氨酶反复升高,迁延不愈。症状包括肝区隐痛、胁腹胀满、晨起恶心、口苦、食少纳呆、乏力倦怠、大便溏薄、小便黄。舌质红,暗滞,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肝郁日久,肝气横逆,克脾犯胃,脾胃虚弱,瘀血内结。病机为肝郁气滞血瘀,脾虚不运。
脾胃虚弱慢性乙肝肝气横逆瘀血内结
查看详情 →
72岁女性患者,主诉颈前右侧包块,质中等硬,随吞咽活动。形体偏瘦,舌淡白,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为瘿,病机为肝郁气滞,痰浊内盛,气郁痰结。望诊见舌淡白,切诊脉沉弦细。
气滞血瘀脾胃虚弱甲状腺囊肿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男,7岁,左下肢疼痛跛行,病程1天。痛证,气滞血瘀型。左下肢压痛,左下肢呈半屈曲位,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气滞血瘀痛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