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某,52岁,右上背痛,颈项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四肢不举,筋脉弛缓,肌肉萎缩,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颈椎病,证型脾肾两虚。病因病机脾肾不足,气血亏虚,风寒入络。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症状描述,切诊未提。
颈椎病脾肾两虚风寒入络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停经58天,小腹隐痛伴恶心呕吐、纳差神疲、夜寐不佳、大便偏干。舌澹苔腻,脉滑。月经量中等,色紫红,有血块,经行第一天腹痛明显。诊断为胞阻(先兆流产),证属脾虚血少,肝郁气滞,胞脉阻滞,胃失和降。二诊恶心呕吐加剧,尿醋酮阳性,脉滑带弦。病机为肝胃不和,冲肝之气上逆,胃失和降。
胞阻恶阻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女,21岁,经行腹痛5年,月经周期32天,经量中等,色紫红有血块,下腹剧痛,块下痛减,伴恶心呕秽,有时排出膜样组织,舌尖有瘀点,脉沉弦,气滞血瘀,胞脉瘀阻。
气滞血瘀痛经胞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便秘10余年,3~6日1次,排便困难。形胖,舌体大,舌缘有齿痕,苔黄,脉沉滑。中医诊断脾虚湿阻,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便秘脾虚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1岁。主诉右半身不遂,凉麻疼痛伴有经度肿胀,神疲乏力。舌暗苔白,脉弦紧。病机为寒邪外侵,风中经络。面色不荣,舌象暗,脉象弦紧。
风寒外侵风中经络气血痹阻寒凝血脉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经期尚准,临经前烦躁易怒,呕恶厌油腻,经后疲乏,平素带多,病程5年。中医病名属月经病,证型为肝郁气滞,病机为肝郁气滞,久而化火,肝胃不和。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烦躁易怒、呕恶厌油腻、经后疲乏、带多,切诊见脉弦。舌象未提及,气味未提及。
肝气郁结肝胃不和经前烦躁经后疲乏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皮肤和黏膜色素沉着多年,呈黧黑、枯藁,伴头晕、昏仆、神疲乏力、纳呆。脉细,舌紫暗,苔根腻。辨证为黑疸,属肾阳不足,阴盛气滞瘀阻。气血两亏,虚风上旋。阳气虚弱,脉行不利,不温四末。舌边紫暗,苔薄腻。
色素沉着肾阳不足气血两亏虚风上旋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两胁胀满痛、口苦、反酸、胸闷憋气、心烦、易怒、周身气窜、疲乏、腹胀、月经不调。舌淡红,苔白厚腻,脉弦细略数。病程6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考虑肝郁气滞,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胃气上逆。舌象淡红,苔白厚腻,脉弦细。
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糖尿病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女,72岁,胃脘嘈杂3个月,食少腹胀,嗳气,胸闷气短,夜寐不实,头汗及上半身汗出,口干,大便不爽。肝胃郁热,腑气不通。面色萎黄,舌苔白,脉弦滑。
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郁热腑气不通胃脘嘈杂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恶寒、咳嗽一周,脐周疼痛三天。脐周疼痛剧烈,受凉加重,纳差不欲食,大便稀,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缓。中医病名腹痛,证型中阳不运,寒凝气滞。面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缓。
寒凝气滞腹痛中阳不运纳差不欲食
查看详情 →
67岁男性,干咳3月余,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天。头痛,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全身乏力,恶寒,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紫暗,苔浊腻微黄,脉沉弦。阳气亏虚,风寒外侵,气血闭阻,腑气不通,湿浊停聚,气机壅滞。头痛间断发作,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及全身乏力进行性加重。舌紫暗,苔白腻,脉沉弱。肺癌病所致干咳缠绵难愈。
干咳肺气郁结风寒外侵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间断性胃脘疼痛4年,加重3个月。现症胃脘隐痛,时有胀满,饥饿时痛重,有烧灼感,伴烧心泛酸,腰背痠痛,疲乏无力,咽部堵塞不适,口干,时恶心,纳差。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细滑。体格检查示营养中等,神清合作,上腹剑突下轻压痛。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支持诊断。中医病名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型属郁热阴伤,病机为肝郁气滞、湿阻络瘀、胃阴受损。望诊见舌质暗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胃脘隐痛、烧灼感、咽部不适、口干、纳差;切诊见脉弦细滑。
气滞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气上逆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女,24岁,痛经五年,行经不畅,夹有瘀血块,胸胁及乳房胀痛。证属肝郁气滞。舌苔薄黄,脉沉。舌质澹紫,苔薄黄,脉沉弦。
肝郁气滞痛经瘀血胸胁胀痛
查看详情 →
52岁女性,发作性胸闷气短1年,心烦失眠,腹胀及右胁部不适。面色澹红,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涩。胸痹,气滞血瘀。心肌缺血,高血压病2级。心界左下扩大,心率68次/分,律齐。
气滞血瘀肝郁气滞胸痹心烦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1岁,男性。主诉久患咳嗽4年,遇寒辄发。现病史见面目虚浮,手脚肿胀,周身酸困乏力,胸脘痞满,心悸,不思饮食。脉象细弦,舌质澹红,苔薄白。诊断为溢饮。病因病机属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痛重。
气滞咳嗽溢饮肺寒
查看详情 →
患者17岁,男性。面部浮肿,胸闷气促,不能平卧,病程4个月逐渐加重。头昏目眩,胸闷,轻咳有痰,气促气短,体虚乏力,失眠多汗,纳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辨证气血两亏,肝郁气滞。三诊见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辨证寒痰凝结。六诊见四肢指(趾)端麻木,畏冷,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辨证气血两亏,寒凝气结。
面部浮肿胸闷气促不能平卧气促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胸闷、气短、善太息、疲乏、心烦、头晕、耳鸣、身热、胃中不适、恶心、纳差。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阴虚气滞夹瘀。舌淡青有瘀点,苔薄腻,脉弦。二诊舌红苔水滑,脉沉弱。
阴虚气滞胸痹心痛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女,65岁,主诉血糖升高11年,喜食肥甘厚腻,时有饥饿感,大便秘结,心烦易怒,时有叹息。舌紫暗,苔薄白,少津,脉沉细弱。中医病名属消渴,证型为胃热炽盛,气滞血瘀津伤。望诊见舌紫暗,苔薄白,少津;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喜食肥甘厚腻,饥饿感,大便秘结,心烦易怒;切诊见脉沉细弱。
气滞血瘀糖尿病胃热炽盛津伤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右胁胀痛半年余。主要症状包括右胁部不适、食欲不佳、恶心、周身乏力。形体肥胖,巩膜略有黄染。舌质澹红,苔黄微腻,脉弦。中医诊断为胁痛、黄疸。证型为痰湿阻遏,郁而化热。病因病机为嗜食肥甘厚味,脾失健运,湿浊内生,痰瘀互结。
气滞湿阻脂肪肝胁痛黄疸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9岁。主诉反复咳嗽、咳痰一月余。病程自2004年4月起,经肺癌切除术及化疗。症见咳嗽、咳痰、痰色白中带黄而黏,乏力倦怠,纳谷不馨,胸闷隐痛。舌质澹,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肺积术后(气虚外感型)。病因病机为肺气受损,痰湿内生,脉络瘀阻,外邪侵袭,肺失宣肃。
肺癌术后气虚外感痰热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