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4岁,男性。主诉便秘、肠积气半年。既往中风8年。舌暗红,苔白,舌尖无苔干裂少津。脉沉。证属肝肾亏虚,肝郁气滞,气机失常。
肝郁气滞便秘肠积气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右胁胀闷不适,隐痛,乏力困倦,食少纳呆,大便稀溏。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脂肪肝。证型为久食肥甘,蕴积中州,生湿化痰,土壅木郁。病因病机为湿邪内蕴,痰浊阻滞,气机不畅。望诊见舌质澹红,暗滞,苔白润。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右胁胀闷、隐痛、乏力、食少、便溏。切诊见脉沉细。
气滞血瘀脂肪肝脾虚湿停痰浊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左乳房内有多个结块多年,质硬光滑,与皮肤粘连,有破溃瘢痕,疼痛。全身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经前双乳房胀痛。苔薄白,脉弦细滑。证属肝郁痰凝。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细滑。
肝郁气滞乳房结核痰浊内生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左眼视力减退5天,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羞明、眼眶痛、偏头痛。左眼瞳孔散大,黄斑部水肿,视网膜弥漫细小渗出。舌黯红,苔白,脉沉。中医辨证为撞击伤目,脉络受损,外邪乘虚而侵,局部血凝气滞。
局部血凝气滞外伤性瞳孔散大视网膜震荡撞击伤目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主诉排尿淋涩,腹隐痛坠,偶有血精,阳痿。病程1年。中医病名:慢性前列腺炎伴肥大。证型:肝肾阴血不足,虚阳夹湿瘀上越下泄为害。舌质澹紫、苔少黄干。脉细数。
血燥气滞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14岁,月经先期量多4月余,12岁月经初潮,周期不准,每次提前10多天,量多色红有少量血块,舌尖红,脉弦滑,阴虚血热,冲任不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月经先期阴虚血热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女性。主诉左乳房上外侧肿块一年余,肿块坚硬如盘石,推之不移,局部有溃疡创面,时流恶臭黄水。舌苔薄腻,舌质暗紫,脉弦滑。中医诊断为痰凝气滞,络阻血瘀。溃疡周围边缘较高,中略凹陷,边缘不清,腋下淋巴结肿大,时牵引胸胁作痛。纳谷不香。
痰凝气滞乳腺癌络阻血瘀结聚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便秘2年,加剧3月。大便秘结,少则旬日,多则半月余一次,状如颗粒难下。胸闷短气,动则似喘,语声低弱,自汗恶风易感,纳差不甘,时而腹中不舒。舌质淡紫,脉象细涩。中医病名便秘,证型肺虚气弱,肠燥瘀阻。病因病机肺虚气弱,肠燥瘀阻。望诊舌质淡紫。闻诊语声低弱。问诊有胸闷短气、自汗恶风、纳差、腹中不舒。切诊脉象细涩。
便秘气虚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1岁,女性。主诉为胸闷心慌、心前区隐痛、夜间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窒息而厥。病程近5年,症状渐剧。舌澹胖,苔薄白,脉弦细迟。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胸阳不振,心气不足,浊阴壅遏,气滞血瘀,络脉瘀阻。望诊见形体肥胖,舌象澹胖,脉象弦细迟。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夜间症状加重,动则心悸喘促。切诊脉弦细迟。
气滞血瘀冠心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3岁,女性。主诉四肢麻木发凉1年,加重1个月。糖尿病史13年,空腹血糖8.2mmol/L。脉细弦,舌胖边齿痕黯红,苔薄黄。中医诊断血痹,气血亏虚、瘀血阻络证。面色萎黄,舌体胖,黯红,齿痕,苔薄白或黄,脉细滑或弦。病程1年,伴月经稀发。病因病机为消渴日久,耗伤气阴,气血亏虚,血行瘀滞,脉络痹阻。
肝郁气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血亏虚瘀血阻络
查看详情 →
女,34岁。月经失调,经色暗有块,淋沥不止,口苦,尿黄热。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月经失调。证型:肝郁气滞。病因病机:肝气郁结,肝火内炽。舌苔薄黄,脉象细弦。情绪波动较大。
肝郁气滞月经失调肝火内炽崩漏
查看详情 →
76岁男性,阵发性胸闷痛5个月,后背及左上臂疼痛,汗出,乏力,夜间疼醒,口苦,善太息,腹胀,夜间多梦易醒,体胖。舌体胖大,舌质稍黯,舌苔薄白腻。脉弦大、重按无力。中医诊断胸痹(气滞痰凝、痹阻胸阳)。心电图示ST段低平,提示心肌缺血。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2型糖尿病、2级高血压。
气滞痰凝冠心病气虚血瘀肾元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烦躁易怒、眠差、心悸多汗、体乏无力、颈前肿大2年余,五心烦热、口干喜饮。甲状腺Ⅱ度肿大、质软,心率115次/分,手指颤动。舌质绛红少苔,脉弦细数。中医辨证属气阴不足,肝失调达,痰瘀阻塞,虚风内动。
甲亢气阴不足肝郁痰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病程3个月。主诉经闭腹痛,少腹部按之有硬块,面部发青,脉弦而涩。中医病名经闭,证型寒凝气滞,血瘀经闭。望诊面部发青,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经闭腹痛,少腹部硬块,脉弦而涩。切诊脉弦而涩,脉沉迟而涩,脉沉弦而紧。
寒凝气滞经闭腹痛血瘀经闭症瘕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腰背疼痛、食纳不馨、腹部气胀、口干。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质偏红,苔右部有块状黄腻,脉弦兼滑。辨证为肝胃湿热郁毒,久病结瘀。后辨证为湿热瘀阻,肝胃不和,肝脾不和,湿热内郁,瘀阻气滞,腑气不调。舌象变化为苔薄黄腻,舌质暗红,脉弦缓滑。后期症状缓解,疼痛消失,精神振作,生存质量改善。
瘀阻气滞气滞血瘀胰腺癌肝脾不和
查看详情 →
张某,女,10岁,间断性腹痛20日。腹痛时发时止,喜温按,腹胀,纳呆。舌澹红,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腹痛,证属中焦虚寒,寒凝气滞。病机为阳气不振,温煦失职,阴寒内盛,气机不畅。
腹痛中焦虚寒阳气不振阴寒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产后失血、出汗过多3日后出现乳房胀痛、乳汁不畅。右侧乳房上方可扪及硬块如鸽卵大,局部发红拒按,久扪灼手。头昏、身痛、畏寒、食欲不振、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澹苔白,脉沉弦。寒凝肝脉,气滞血瘀于乳。
气滞血瘀产后乳痈寒凝肝脉阳气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诉胸脘堵闷半年。胸脘困闷不舒,时有呃逆,口咽干燥,易生闷气,生气或食多时症状加重,大便偏干,两日一次。中医诊断胃痞,证型肝郁气滞,胃失和降。病因长期饮食不节及情志不舒。舌澹红略胖,苔薄白略腻,脉弦细。
肝郁气滞气滞胃痞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女性,主诉头晕反复发作半年余。主要症状为晨起头脑溷沌不清,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伴乏力、口干、睡眠不佳、大便偏干。舌淡暗而胖,苔薄白而干,脉沉缓。中医诊断为头晕(气虚夹痰瘀),病位在脉,与肝、脾、肾相关,病机为本虚标实,虚为脾肾阳气虚损或肝肾阴血不足,实为痰湿内蕴、气滞血瘀、痰瘀互结。
气滞血瘀头晕气虚夹痰瘀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1岁。主诉发作性头晕2个月余,劳累、着急时加重,伴浑身燥热、出汗、胸闷气短、头胀、心情烦躁、全身乏力、倦怠不欲活动、眠差。刻下症见头晕头胀,身感燥热,烦躁出汗,胸闷气短,倦怠乏力,眠差,面色红,舌质澹红、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右弦细,左细弱。中医诊断眩晕、胸痹,证型为肝肾阴虚,心神不宁型。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气郁化火,脾虚不运,气血不足,肝阳上亢,痰浊痹阻心脉。
眩晕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