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神疲体倦,两胁胀痛,腹胀,纳少,睡眠差,小便黄,苔薄黄腻,脉弦细。证属肝郁脾虚,气滞血瘀。面色晦暗,舌苔薄黄腻,脉弦细。病程较长,有肝炎史15年余,曾行肝癌根治术。
气滞血瘀肝癌术后肝郁脾虚肝区疼痛
查看详情 →
杨,四十六岁,噎食,不食而大便燥,六脉弦数,诊断为阴衰。主症为噎食,病程未明。面色无华,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症状包括噎食、不食、大便燥,病史提及误补误下致津液伤,肝郁性急。脉弦数。中医病名噎膈,证型阴衰,病因包括肝郁、误补误下、津液伤,病机为阴虚内热。
痰饮咳嗽津液受伤肝郁性急噎食
查看详情 →
女性,29岁,素体较胖。主诉腹中唱歌,进餐后即发,心烦不能进食。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郁气滞,痰气互结兼有血瘀。舌苔白厚,脉沉弦。月经后期而至,经来腹微痛,夹有血块。
肝郁气滞梅核气痰气互结血瘀
查看详情 →
女,60岁,胸脘痞胀不适,灼热感,口苦而干,大便2日1行,舌暗红少苔,脉细弦。萎缩性胃炎,肠化,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阴性。胃阴不足,气滞郁热。舌微红,苔少,久病性情急躁,头昏,夜寐欠佳,动脉硬化。
气滞郁热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肝气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疲乏困倦伴纳差半年。疲乏困倦、纳差、恶心、厌油腻、肝区刺痛、情绪不佳、烦躁易怒、齿衄、鼻衄、频汗、尿黄、大便干燥、月经衍期。舌澹紫苔白,脉弦细。中医诊断胁痛,病属肝郁气滞夹瘀血。
肝郁气滞慢性乙型肝炎瘀血阻络疲乏困倦
查看详情 →
女,42岁,月经紊乱8个月,月经推迟2~3个月,月经期延长10余天,月经提前量少色澹红,心烦急躁易怒,夜寐易醒,背部及双下肢怕凉酸困,大便3~4天1次,舌质澹稍红舌体稍胖大舌苔薄黄,脉弦而稍数寸脉沉,证型为脾虚肝郁之经乱,肝郁日久气滞血瘀,木旺克土脾虚生湿,湿象仍存。
肝郁气滞月经紊乱气血亏虚心肝火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全身水肿,小腹胀,小便不利。病程较长,经西药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中医病名为肾炎,证属水湿内停脏腑,外溢肌肤,气机受阻,日久化热伤阴。舌质红,舌体胖,苔薄黄。脉沉有力。
气滞水停急性肾炎热伤阴津湿郁气闭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主诉胸痛年余,心阳不振,气滞血瘀,痰浊困阻,脉道不畅,不通则痛,夜分少寐。脉沉细结代,舌淡苔薄,唇紫。中医诊断为心阳不振,气滞血瘀,痰浊困阻,脉道不畅。
气滞血瘀冠心病心阳不振痰浊困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反复中脘嘈杂、夜间疼痛5年。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炎。中脘嘈杂,纳食减退,后半夜疼痛,进食痛减,大便烂,日2~3次,口淡,苔黄根腻,脉细弦。脾胃虚弱,健运失司,湿蕴化热,湿阻气滞。胃脘痛(脾虚湿蕴化热)。
湿阻气滞气滞化热胃脘痛脾虚湿蕴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双乳多发结节三月余。病程三月。中医病名乳痈,证型气滞热毒血瘀。病因病机气滞热毒血瘀。望诊舌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弦滑。
气滞热毒乳痈血瘀糖尿病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结婚10年不孕。月经周期正常,色正,量中等。白带量多,色黄,有臭味。两侧少腹痛,腰痛,手足心热,头痛,恶心,不爱睁眼,尿频数。舌质黯红,脉滑。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不孕症湿热下注腰腹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突发上腹疼痛,胃脘胀闷,频频呕吐,吐宿食及胆汁,口苦咽干,便秘色黑。形体消瘦,痛苦面容,恶心呕吐,大便黏滞不畅。舌质红,略暗,苔黄腻,脉滑数。腹痛(十二指肠壅滞症),证属湿瘀互阻,胃失和降。脘腹拒按,上腹有蠕动波,右侧卧位或抬高右脚时症状缓解。病因病机为饮食不当,过食甘肥厚味,七情劳倦,肝失条达,横乘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停,痰饮日久不化,气滞血瘀,阻塞肠道,胃气不能通降。
气滞血瘀腹痛十二指肠壅滞症湿瘀互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左乳房肿块3个月,肿块范围3cm×4cm,质硬,不痛,表面光滑,周围不规则,移动性差。舌澹红,苔薄,脉弦。证型为肝气久郁,气滞血凝,经络阻塞,结滞于乳中。
气滞血瘀乳腺癌肝气郁结结滞于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9岁。右肩臂伤后肿痛,活动障碍2天。右肩部肿痛,不能抬举肩臂活动。右肩背腋窝处瘀肿、压痛,触及骨擦感。舌澹红,苔薄白,脉弦。右肩胛骨粉碎性骨折。X线片示右肩胛骨不规则破裂,骨折线累及肩胛体内侧,远折端向内上移位。
气滞血瘀右肩胛骨骨折
查看详情 →
女,28岁,贫血,心动过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脘隐痛,泛酸,食少,腹胀,大便色黑,头昏,心悸,精神欠佳,面色苍白,舌质淡,舌体胖大有齿印,苔白润,脉沉细缓,大便潜血(++++),脾胃虚寒伴气滞血瘀
气滞贫血心动过速十二指肠溃疡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1岁,男性。主诉胃脘隐痛痞胀间作10余年。中医病名萎缩性胃炎,证型中虚气滞,痰饮内停。病机虚实夹杂。望诊舌微红,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胃脘隐痛痞胀,食后尤甚,嗳气不着,腹部鸣响,矢气较多,大便正常。切诊脉虚弦。
气滞痰饮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虚实夹杂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患者,主诉心悸胸痛、胁痛纳差,病程1年。中医诊断为血瘀气滞,心络挛急。面色暗困,舌有瘀斑,脉涩不利,偶有结代。心率110次/分,偶有停跳,肝脏肋下2厘米,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沉加快,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T波倒置。
血瘀气滞病毒性心肌炎心络挛急肝气郁滞
查看详情 →
女,35岁,颜面部黄褐色斑半年余,面色晦黯,神疲乏力,睡眠差,纳呆,大便溏,月经量少,经前期小腹痛。舌淡,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肝郁脾虚肾虚兼气血瘀滞证。
黄褐斑肝郁脾虚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男性。主诉发作性胸闷、心慌1个月余。刻下症见胸闷、心慌、肢软乏力、口干眼涩、纳呆、失眠多梦。面色稍暗,舌质暗澹,舌苔薄白,脉沉细弦结。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证属气血不足,心神不宁型。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劳累思虑过度,导致气血不足,心神不宁,心脉失养。
肝郁气滞胸痹心悸气血不足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明显消瘦、衰弱十个月,加重半年。中医病名属虚劳,证型为肝郁气滞,化火伤阴,疏泄太过,犯脾克胃。舌体胖大,质黯红,有瘀斑,苔薄稍滑。脉沉弦小数,100次/分。主要症状包括心慌手颤、急躁多汗、手足心热、眠差梦多、纳旺易饥、口干喜热饮、大便溏泻、两眼外突、白睛青黄。
肝郁气滞甲状腺功能亢进虚劳证化火伤阴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