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9岁,颈部肿块,多痰,音哑,胃痛,腹泻,病程未明,中医病名痰凝气滞,病因病机痰凝气滞,舌苔白,脉长,痰多,胃痛,腹泻,颈部肿块,音哑,舌象白,脉象长
痰凝气滞甲状腺肿块苔白有痰
查看详情 →
71岁女性,主诉头胀30余年,加重4年,伴胸闷气短3天。头胀、头昏、耳鸣、胸闷气短、眠差。面色少华,神倦怠,体偏胖,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眩晕,证属气虚血瘀、肝经郁热。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肝经郁热。
胸痹心痛眩晕气虚血瘀肝经郁热
查看详情 →
王某 男 32岁
主诉:结婚同居2年未育
个人症状:性生活射精不畅或疼痛,性欲较差,阴茎勃起无力,腰骶少腹胀痛,偶有腰酸乏力
精神状态:工作压力大,易烦躁、失眠、多梦易醒
形体:偏瘦
舌脉:脉弦细,舌质红
既往史:慢性前列腺炎史
体格检查:双侧附睾头增粗,双侧精索静脉二度曲张
精液检查:精子形态学异常,畸形率高,活力成活率偏低
辨证:肝郁气滞,肾虚血瘀
肝郁气滞不孕症肾虚血瘀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男性。主诉面肌痉挛,病程1年,现手足发颤,气短,神倦头晕。舌红,苔薄白,脉沉紧。中医诊断颤证,证型肝郁气滞。病因病机为肝郁不舒,阴阳失调。
肝郁气滞面肌痉挛心阴失养阴阳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6岁。间断黑便1年余,上腹部不适1个月,呕血1次。中医病名胃癌,证型脾虚气滞,湿毒未化。神疲乏力,胃脘不适,食欲不振,时有腹泻。舌质略暗,苔薄腻,脉细。二诊后舌澹苔薄,脉细。三诊后舌质澹,苔薄白,脉缓。
脾虚气滞胃癌湿毒未化肠鸣
查看详情 →
中医养生学概论 未提及患者基本信息 中医养生学 未提及证型 精、气、神为三宝 天人相应 养神 养形 养精 脾肾双补 顺四时而适寒暑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避免虚邪贼风 四季养生原则 饮食调补 食疗 保持心态平和 顺应自然规律 适度劳逸 未提及四诊信息
气滞肾阴虚脾肾双补肺燥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胸部刺痛5年,遇寒或劳累加重。胸中痞闷有窒息感。面色灰黯,皮肤有黑斑,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涩。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寒凝心脉,气滞不通。病因病机为寒凝血脉,气血痹阻。望诊见面色灰黯、皮肤黑斑、舌质紫暗。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部刺痛、胸中痞闷。切诊见脉沉涩。
气滞血瘀胸痹寒凝心脉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女性。主诉胃痛反复发作日久,加重3天。胃痛多于夜间发作,时胃灼热,食凉则加重。舌红,少苔,脉弦弱。中医诊断为肝胃不和,证型为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木不疏土,中焦气机郁滞,兼气虚化热。望诊见舌红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痛、胃灼热、食凉诱发,切诊见脉弦弱。
胃痛肝气郁结肝胃不和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右胁胀满伴嗳气6个月。右胁下、胃脘胀痛,嗳气,善叹息,食欲不佳,舌澹红,苔薄黄稍腻。辨证为肝胃不和,湿阻中焦,肝郁气滞横逆犯胃,湿郁中焦,有化热之征。脉弦。
胁痛肝胃不和湿阻中焦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心前区绞痛阵作,痛引左肩臂,心痛彻背,汗出肢凉,面白唇紫,手足发青。既往有胸闷气短,精神抑郁,心烦易怒,头晕咽干不寐。舌质紫黯边有紫斑,舌苔薄白。脉沉弦而涩。辨证为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血行不畅、心脉淤阻。
肝郁气滞气滞血淤心脉淤阻胸痹
查看详情 →
女,48岁,间断双下肢水肿10年,加重半月,纳差,小便不利,大便干,夜寐欠佳,四肢麻木,腿痛,眼睑、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淡暗有瘀斑,苔腻,脉沉弦,中医诊断消渴、水肿,辨证属血瘀水停证。
糖尿病水肿血瘀水停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脾虚泄泻日久,遍身浮肿,按之没指,肌肤滑润,腰腿脚胀满沉重,小便少,大便溏。湿邪内蕴,脾虚失运,水湿停聚,决渎失职。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沉缓。
气滞脾虚泄泻湿盛水肿
查看详情 →
69岁女性,胃脘疼痛三月余,加重3天,晨起疼痛明显,伴胃脘堵闷、灼热感,口干,鼻热,大便偏稀。舌淡暗,苔薄黄。诊断为胃痛,证型为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胃痛胃胀灼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突然仆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喉中痰鸣,右上下肢偏废不用。中医诊断为中风(中脏腑),病机为风、火、痰内闭。舌象舌尖红,苔黄白相兼而腻,脉弦劲而滑。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弦劲而滑。病机为肝气郁逆亢上,痰瘀夹郁火内闭心包,本虚标实。
中风中脏腑肝气郁逆痰瘀内闭心包蒙蔽
查看详情 →
女,33岁,颈部增粗,月经不调,心悸多汗,两手震颤,心悸多梦,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善太息,月经错后。舌质红边有瘀斑,舌苔薄黄,脉象弦细数。甲状腺Ⅱ度弥漫性肿大,甲状腺血管杂音,心率124次/分。中医诊断瘿病,辨证为肝气郁久化火,肝风内动,气滞痰凝血瘀。
甲状腺机能亢进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三十余岁,腹部胀满如鼓,足部肿胀,小便量少,食欲不振,嗳气酸胀。脾虚气滞,邪湿内困。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弦缓。
脾虚气滞疟疾后湿热邪湿内困腹部胀满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反复头晕2年,加重2周。头昏目眩,重则视物旋转,头蒙重如裹,头痛,恶心欲吐,耳鸣,脘腹胀闷,不思饮食,睡眠差,早醒,夜间入睡不足5小时。舌暗红,舌苔白腻,脉弦涩。中医诊断眩晕,痰瘀阻窍证。面色正常,舌象暗红、白腻,脉弦涩。
眩晕痰瘀阻窍舌暗红苔白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男性。主诉腹胀、纳差、下肢水肿2月余。病程2月余。中医病名鼓胀,证属气滞血瘀,水停腹中。舌质偏红,体大,苔黄较厚,舌下脉络增粗。脉弦稍数。面色苍黄,腹部胀大,青筋暴露,肝区叩击痛阳性,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下肢中度水肿,可见肝掌。实验室检查提示肝硬化、乙肝小三阳、胆囊炎、脾大、腹水。
气滞血瘀肝硬化腹水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右足踝部瘀肿疼痛,病程较短。中医病名:伤筋骨。证型:气滞血瘀。病因病机:外伤所致。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正常,气味未提及。主诉为右足踝部瘀肿疼痛,病史为右足踝部扭伤。局部表现右足外踝肿胀,呈青紫色,压痛,踝关节活动受限。脉象未提及。
气滞血瘀右足扭伤瘀肿疼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男性,主诉泄泻半年,泻前腹痛,内有不消化之物,伴坠胀。现症每日溏泻4~5次,脘腹胀,纳少,食后胃中不适,偶欲吐,虚汗多,乏力,口干饮水多,尿黄。舌红苔薄白,脉细滑无力。证属脾虚气滞,湿停夹热。望诊舌红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纳少、食后不适、口干、虚汗,切诊脉细滑无力。
气滞未除急性菌痢脾胃虚弱湿阻中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