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主诉反酸、胀气、烧心1年,加重3月。脘腹胀满牵及两胁,剑突下及胸骨后灼痛,食物酸水上冲至咽喉,遇情绪波动时加重,伴纳差、心烦、口干苦、疲乏、睡眠差。舌红,苔白,脉弦滑。辨证为肝气郁结,胃失和降。中医病名属胃痞、胃痛。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滞扰胃,胃失和降。
气滞扰胃肝气郁结胃失和降反流性胃炎
查看详情 →
33岁女性,腰痛、腹痛、经期加重、周身乏力、腰背酸软、记忆力下降、两目晕花、带下较多、色粉红或黄白相兼、身乏无力、恶寒、双目晕花、面部红色皮疹、瘙痒、头晕、咽干、牙痛、牙龈红肿、鼻衄、心烦易怒、食纳差、大便溏稀、入睡难。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弦。中医诊断症瘕,证属气滞血瘀。舌象暗红苔薄黄,脉沉细弦。后期舌暗澹有齿痕,苔白而干,脉弦细。病机为痰聚成核,阻滞气血,加之时感外邪。
气滞血瘀子宫肌瘤痰核血瘀虚火
查看详情 →
马某,58岁。眩晕反复发作10年,加重1天。眩晕,站立不稳,口苦咽干,失眠多梦。面色潮红,舌质红,苔黄,脉沉弦。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眩晕。高血压病。
眩晕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新生儿 黄疸 嗜睡 精神萎靡 厌食 全身皮肤发黄 吐奶 大便灰白 小便如浓茶色 舌色暗 苔厚 腹胀 肝大 脾大 湿热郁积 血滞瘀阻 胎黄 肝功异常 黄疸指数升高 凡登白试验直接反应阳性 转氨酶升高
新生儿黄疸湿热郁积血滞瘀阻脾虚
查看详情 →
男,70岁,宿有吐血病史,形体消瘦,恶寒,右少腹近鼠鼷部疼痛拒按,恶心呕吐,右腿不能伸直,脉浮数。血凝气滞,蓄结发痈,诊断为肠痈。右少腹疼痛不可按,脉浮数而恶寒。
血凝气滞肠痈阳气受遏
查看详情 →
宁某,52岁,右胁刺痛一月余。胁痛,气滞血瘀型。舌质澹黯,舌尖有瘀点,舌苔黄薄,脉沉弦。肝实质弥漫损伤,胆囊壁增厚,脾轻度肿大。总胆红素20μmol/L,谷丙转氨酶89u,总蛋白71.3g/L,白蛋白38.0g/L,球蛋白33.3g/L。
气滞血瘀胁痛肝硬化
查看详情 →
慢阻肺 痰湿水饮 内生败浊 痰浊内阻 舌胀大色暗 舌苔厚 舌苔湿腻 舌瘦小 气阴双竭 裂纹舌 剥脱舌 肺虚气阴并亏 舌中苔腻厚 脾胃湿积中阻 舌根厚腻白苔 湿浊蕴聚 舌侧瘀斑 肝郁气滞 饮食入胃 津液生成 输布排泄 饮水量 控制摄水 口渴与否 脾胃寒湿 肺心病 气化不利 津液难布 二便排泄 败浊 痰饮生化 痰湿水饮蓄积 脏腑功能偏盛偏衰 气化功能失调
肝郁气滞慢阻肺痰湿水饮脾郁湿久
查看详情 →
84岁女性,右胁隐痛一个多月,口中异味,胃脘不适,苔少舌红小裂纹脉细弦滑,肝经湿热,瘀结成痈,舌红苔少,脉细弦滑,肝左外叶低密度影,肝脓肿,糖尿病,湿热蕴蒸,肝郁气滞,湿热痰瘀阻滞,右胁隐隐作痛,胃脘不舒,口中异味重
肝郁气滞肝脓肿肝痈湿热蕴蒸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少腹隐痛不休,伴有脘胁痞塞、饮食少思、大便秘结、小便涩热、经色黯、量少、经期延长。中医诊断为慢性盆腔炎,证型为肝郁有热、气血兼虚。望诊见舌苔微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经期症状及情绪相关症状,切诊脉弦而近驶。
肝郁气滞慢性盆腔炎气血虚弱郁热
查看详情 →
男,39岁,恶寒发热,周身酸懒,精神不振,体温38.5~40°C,病程半月。客寒包热,湿温,阳虚感寒,邪伏募原,阳虚气滞,湿热蕴结,胃络瘀阻。面色苍白而晦暗,瘦骨嶙峋,体重减轻,精神萎顿,上午恶寒,下午及夜间潮热多汗,心下痞满拒按,口腐秽,纳呆,大便稀,小便黄少,舌质黯淡有瘀斑,苔灰黄厚腐腻,脉濡数。
阳虚气滞湿热蕴结胃络瘀阻体温升高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反复牙龈出血半年,加重伴发热2周。主诉牙龈出血、发热、乏力肢软、头晕、面色苍白、舌紫苔黄、脉滑数重按无力。中医诊断为温病,病机为肾精亏虚,气营两燔。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后天早育,性情急躁,嗜食辛辣伤阴耗液,导致阴亏于内,温热毒邪入侵,热深毒深,气营两燔。体征包括牙龈渗血、皮肤出血点、左胁下包块疼痛、口干不欲饮。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肾精亏虚气营两燔
查看详情 →
女,44岁。脘腹胀痛1年余,食后加重,得嗳气、矢气则舒,脐下亦胀,胀甚则隐痛,午后及晚餐后尤甚,腹部胀满,衣裤紧,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舌质澹红。脉细弦。诊为胀病,病位在胃,与肝有关,肝气郁结,气机不调,胃中气滞,属肝胃气滞证。腹部叩诊鼓音明显,肠鸣音低,无明显压痛。
肝胃气滞气滞实证慢性胃炎胃胀
查看详情 →
27岁女性,月经不调,初潮后经期紊乱,需依赖黄体酮引经,经期腰痛,病程十余年,性急好怒,白带不多,慢性鼻窦炎,鼻塞头痛,子宫发育不全,脉弦而有力,左手兼涩,形气不衰,精神抑郁,中医诊断肾气不实,肝木郁,病因病机为肝郁伤气血,冲任失调,肾气未盛。舌苔白腻,脉弦滑。
原发性不孕症肾气不实肝木郁子宫发育不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3岁,男性。主诉腰痛伴右下肢疼痛3个月,加重1周。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腰痛病,证型气滞血瘀。病因病机气滞血瘀,筋络气血衰退。舌质偏暗有瘀点,苔白,脉弦数。腰背部肌肉紧张,腰椎生理曲度变直,L3/4、L4/5、L5/S1椎旁压痛,右侧痛甚,叩击腰部可引起右下肢电击样疼痛、麻木。随访示症状完全消失,活动自如。
气滞血瘀腰痛病肝肾亏虚右下肢麻木
查看详情 →
女,38岁,肤目发黄,小便黄赤,大便陶土样,右胁下刺痛,腹胀,乏力纳差,皮肤瘙痒,病程1月。黄疸,气滞血瘀,肝失疏泄,胆汁外溢。面色晦黯,舌质黯红,边有瘀斑,苔薄黄腻,脉弦涩。
气滞血瘀黄疸肝失疏泄脾湿
查看详情 →
患者,女,67岁。腰背部疼痛4年,加重2周,酸软无力,腰部活动不利,食少纳呆,腹胀,便溏,面浮不华,气短,神疲乏力。舌澹,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骨痿证(脾肾亏虚)。脾肾亏虚,精微不输,骨松不健。腰椎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体征示胸腰段棘突压痛、叩击痛阳性,腰椎活动不利,双下肢肌力正常,膝腱、跟腱反射减弱。
骨痿证脾肾亏虚肾阳虚衰肾阴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双膝关节疼痛4个月,加重1周。双膝关节活动则痛,伸屈时有摩擦感,活动受限。舌质红,少苔,脉沉细而涩。双膝肿胀,股四头肌萎缩,髌骨下缘压痛,浮髌试验阳性,膝关节回旋挤压试验阳性。X线示双膝关节间隙狭窄,胫骨平台骨赘形成,胫骨髁间隆起变尖。中医诊断为膝痹病(肝肾亏虚)。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风寒湿邪客于筋骨关节,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膝痹病肝肾亏虚筋骨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病史提示10年前感冒后出现咳嗽、发热,后诊断为“急性肾炎”,3年前加重诊断为“慢性肾炎”,近一月因感冒症状复发,尿蛋白(+),伴胃脘痛、发热、咽干痛、咳嗽。舌澹苔白腻,脉缓。辨证为腰痛(慢性肾炎),证属脾肾两虚,气滞湿阻。
气滞湿阻慢性肾炎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症为眼睑浮肿、头痛、腹胀痛、小便短少、恶心呕吐、大便色黑。病程8天。中医病名关格,证型为宿食停滞,化生湿热,药毒伤肾,开合失司,浊湿壅滞。望诊见表情澹漠,眼睑浮肿,舌质红,苔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胀痛,小便短少,恶心呕吐,大便色黑。切诊见脉弦滑而数。
气滞血瘀急性肾衰竭湿热蕴结药毒伤肾
查看详情 →
十九岁,头部空痛,腹中寒凉且痛,大便不实。两脉细缓。青年阳气大亏,青年阴阳皆亏。阳气亏虚,寒凉内盛,脾肾阳虚,下元不固。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缓。主诉症状为头部空痛、腹寒痛、大便不实。病程未明确。
虚劳脾肾阳虚下元不固湿热阴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