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颈部喉结部位疼痛,触摸到肿块。病程自2011年1月起。中医病名属“瘿瘤”,证型为气血亏虚,肝胃不和。病因病机为情志抑郁,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痰湿内生。望诊见体瘦,舌淡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昏乏力,心悸心慌,多梦不寐,恶心干呕,纳食不多。切诊见脉细弱数。
气血亏虚气滞血瘀甲状腺癌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右侧颌面肿胀并右下唇麻木不适3个月余。右下颌肿胀,无疼痛,张口困难,右下唇时有麻木感,咀嚼时肿胀感明显,咽喉干燥,干咳少痰,食欲不振,小便黄。舌红苔燥,脉弦细数。右下颌骨体增大,触之有硬块隆起,按压稍疼痛,皮肤微红微热。颌骨X线片示右下颌骨体及升支呈广泛性骨质破坏,囊腔不规则。辨证为痰热瘀结颌骨证。
气虚染毒气血亏虚右下颌骨瘤岩变痰热瘀结
查看详情 →
侯某,女,27岁。月经错后14年,经期40~50天,经量少、色暗澹、有血块,伴小腹冷痛、腰酸无力、畏寒肢冷。舌澹暗,苔薄白,脉沉迟无力。诊断为月经错后,证属气血亏虚,气滞血瘀。病因为气血不足,寒凝血瘀,冲任失调。
气血亏虚气滞血瘀月经不调腰酸无力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主诉每行经前脘腹胀痛数年。月经周期22~26天,经色红,有血块,平素便秘,月经期间大便稀溏。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痛经,证型肝脾不调。症状包括经前腹痛、脘腹胀痛、经量中等、有血块、便秘、稀溏大便。舌象澹红,苔薄白,脉象弦细。
气血亏虚气滞血瘀痛经肝脾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四肢抽搐、神志不清2年,加重半个月。病程进行性加重,多在月经期前后发病。面色青黄,精神不振,食欲不佳,消瘦无力,多梦易惊醒。舌淡红、苔白,脉细涩。中医诊断痫病,辨证气虚胆怯,气滞血瘀证。月经色黯,夹瘀血块,经行腹痛。情绪低落、烦躁易怒善悲。
气滞血瘀痫病心胆虚怯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右侧肢瘫6月,活动不利,不能独立行走,右手指不能屈伸,精神倦怠,思睡,哈欠频作,面色皖白,纳食较少。舌质澹,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辨证:气血亏虚,气滞血瘀证。舌质澹红,苔薄白,舌下系带紫黯,脉弦细。右上肢肌力2级,右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高,右巴氏征(+)。高血压病史30年,吸烟史50年。
气滞血瘀气血亏虚中风病肌力减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男性。主诉胸闷不适1月余。中医诊断胸痹,证属气虚血瘀,络脉失养。病程1月。面色澹暗,舌体大,苔薄面大,脉小滑数。无发热、咳痰等症。气虚血瘀,络脉失养,肝气不疏,木不疏土,脾失健运,精微失布,心神失养,宗气失濡。
气虚血瘀胸痹肝气郁结脾虚
查看详情 →
女,43岁,经期腹痛,渐进性加剧5月。痛经,症瘕,证属气血亏虚血瘀成症。面色萎黄,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涩。小腹正中及右侧少腹部剧烈坠胀痛,痛剧时可晕厥,经量不多,色红,无血块,周期尚准。B超示子宫肌瘤,妇检诊为子宫腺肌瘤。
气血亏虚痛经症瘕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右侧半身不遂2年余。主要症状为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站立不稳,迈步困难,伴麻木不仁,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舌黯,苔少,脉濡缓无力。中医诊断为中风病,证型为中经络,气血亏虚,瘀阻经络证。神经系统检查示右侧肢体肌力上肢4级,下肢2级,痛觉减退,右巴氏征阳性。
气血亏虚中风病瘀阻经络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男性,66岁,阵发性压迫性胸痛2年余,加重1个月。胸闷心悸,偶有胸胁胀痛,劳累、情绪激动后加重,心烦失眠。舌质紫暗、苔红,脉弦。胸痹,气滞血瘀。肝气郁结,血虚瘀阻,心失所养。
气滞血瘀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产后腹泻2月余,主诉为便前腹痛,食腥荤即泻,多食则腹胀便溏。面色萎黄,消瘦乏力,乳汁稀少。舌质黯红,尖边瘀斑,舌体胖大有齿痕,苔薄白腻,脉细弦。辨证属积滞伤胃、气虚血瘀之产后泻利。病因为产后体虚,气血俱亏,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产后泻利积滞伤胃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男性。右上腹胀痛2个月,加重1个月,乏力,口干,腰酸痛,大便干结,胃纳少。肝肾阴虚,气滞血瘀。面色晦黯,形体偏瘦,舌质偏红略黯,苔少,脉细弦。
气滞血瘀原发性肝癌肝肾阴虚脾虚不运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右侧上肢酸麻软弱,不能持重物,夜间突发右侧上下肢瘫痪,口眼歪斜,饮水呛、舌强、语言謇涩。病程2周。中医病名:中风。证型:心肾阴亏,肝风内动,夹痰浊上阻。病因病机:肝肾不足,精气衰少,痰湿内生,气虚血瘀,阴阳失衡。舌质红无苔。脉象左虚弦、右细弱。
中风中经络肝肾阴虚精血不足痰瘀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月经延长量多色暗、腹痛、恶寒、脱发、胸闷、失眠多梦、耳鸣、腰痛。舌红苔少,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虚劳(贫血),病因病机为寒凝血瘀、脾阳亏虚、肝气不疏,病机为经血失调、气血失多、寒邪深入、气血成结。病位在脾、肝二脏,虚实并见,寒热并重。
气血亏虚气滞血瘀虚劳贫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头痛18年,劳累或气候变化时加重,经期前后诱发,经色不鲜,量不畅,伴腹痛。中医诊断为气滞血瘀,冲任不调,内风旋扰清空。望诊见舌紫苔薄,切诊见脉沉涩。问诊提示经期症状明显,病程较长。
气滞血瘀头痛冲任不调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血压、血肌酐升高半年,反复头晕3个月。头晕明显,疲乏无力,面色无华,形体消瘦,舌澹暗苔黄浊,脉弦。尿蛋白(++),血尿(+),Scr 981.2μmol/L,BUN 39.9mmol/L,尿酸580μmol/L,双肾结石,双肾积水。中医诊断为慢性肾衰竭,证型为脾肾气虚、湿毒内蕴。
脾肾气虚气滞血瘀慢性肾衰竭湿毒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乏力,下肢轻度浮肿,大便难解。病程中风病史6年余,慢性心力衰竭病史10年余。舌质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心衰(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气血失衡,心气亏虚,瘀血内停,气虚水液不行,气虚推动无力,致大便难解。
心气虚慢性心力衰竭血瘀心悸
查看详情 →
男,73岁。右腿麻木延及小趾,行走500米即痛,休息时无痛。腰椎管狭窄症。脉弦。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病程5个月。主诉为右腿痛及麻木。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风寒湿邪阻络,气滞血瘀。中医病名腰椎管狭窄症。证型未明确提及。
气滞血瘀腰椎管狭窄症肝肾不足风寒湿阻
查看详情 →
71岁女性,右侧肢体麻木伴语言謇涩6个月,加重2周。中医诊断中风,属气虚血瘀、痰凝阻络证。舌黯红,苔薄黄,脉弦。肢体麻木,语言謇涩,饮水发呛,面色晦黯,口唇青紫。神经系统检查右侧上肢肌力4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无新梗死灶。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痰凝阻络,风火相煽,上扰清窍,痰瘀阻络,气血运行不畅。
气虚血瘀中风痰凝阻络肢体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8岁。主诉右侧肢体无力1月余。中医病名中风,证型中经络,气滞血瘀。舌象暗红苔薄白,脉象细涩。右侧上肢肌力3级,下肢肌力4级。伸舌居中,露齿右侧差。神情正常。
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中风之中经络肢体麻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