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70岁,间断心慌伴胸闷、憋气10余年,加重3天。冠心病病史10余年,阵发性房颤史5个月,脑梗塞病史4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舌暗淡,苔白腻,脉弦滑。心悸,胸痹,气阴两虚证。
心悸胸痹气阴双虚舌淡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女性。主诉阵发性心悸4个月。中医诊断心悸病,证型心气阴两虚证。舌质边尖红,苔薄白,脉沉细数。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
心悸病心气阴虚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心慌间作1年。病史包括阵发性房颤、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后叶脱垂、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偶发房性期前收缩。症状包括夜间多噩梦、醒后心中不适、偶突发心慌、黑矇2次。舌红,苔淡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心悸,辨证气阴两虚证。望诊舌红,苔淡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心慌、黑矇、噩梦。切诊脉细弦。
心悸气阴两虚瘀血阻脉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11岁男性,胸闷乏力5年余伴多汗,舌红少苔,脉促而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虚劳,证型为中气大陷。主症为胸闷气短、多汗、乏力、活动后需蹲下休息。病程长达5年,曾有心肌酶谱异常、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等表现。病机为气阴两虚,宗气下陷。心电图示多发室性早搏,ST段改变,频发房性早搏。心脏B超未见明显异常。
心悸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舌癌放疗后8个月。形体消瘦,面色灰黯而两颧红赤,时有潮热汗出,腰背酸痛,全身乏力,动则气喘,胸闷心悸,声音嘶哑,咽喉阻塞感明显,唇舌干燥而欲饮不多,进食困难,大便先干后溏。舌红绛无苔,舌光如镜,脉细弱而数。查体见舌根部灰白色新生物,质硬,表面不光滑。中医病名舌菌,证型热毒炽盛,气阴两虚。病因病机热毒稽留,气阴两虚。望诊面色灰黯,两颧红赤,舌光如镜。闻诊声音嘶哑。问诊咽部梗塞感,声音嘶哑,进食困难,大便异常。切诊脉细弱而数。
舌菌热毒炽盛气阴两虚痰瘀凝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男性。主诉原发性高血压3年,伴有头晕耳鸣、听力减退、心悸健忘、腰酸乏力、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诊断证属肾阴偏虚。
原发性高血压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女,28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5年,此次复发5个月。口腔内左侧白腐如绿豆大,周边澹红,隐隐作痛,疲乏无力,纳少,头晕,梦多,呓语,口干舌燥,手足心多汗,月经先期、量多、色澹。舌嫩红,少苔,脉细略滑。中医诊断为口疮,证型为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脾气虚弱,阴津不足,津失上承。
口疮气阴两虚脾虚阴津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心慌心悸2个月,加重2天。症状包括心悸不安、动则加重、气短、自汗、口干少津、心烦不安、头晕耳鸣、体虚胖、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而代。中医诊断心悸,证型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心阴血不足,气滞血瘀。
心悸气阴两虚脉细数心烦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主诉心悸、胸闷气短1年余。现症见心悸胸闷气短,肢倦乏力,劳则益甚,时少寐。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缓。中医诊断心悸,证型心阳不足兼心脾两虚证。望诊见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心悸胸闷气短,肢倦乏力,劳则益甚,时少寐。切诊见脉沉缓。二诊见脉弦,三诊见脉沉弦。
心悸心阳不足心脾两虚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心慌间作5年,加重1周。心悸,烘热汗出,口苦,少气懒言,入寐难。舌红绛,苔黄,脉沉。既往心力衰竭10年余,心脏彩超示左室增大,左心功能下降,二尖瓣反流2度,起搏器置放术后。中医诊断心悸,证属气阴两虚。
心悸气阴两虚烘热汗出胸闷憋气
查看详情 →
13岁男性,纳差,怠倦,心悸,病程3年多。舌嫩红,尖有红点,脉细弱而结。肝大,频发期前收缩。中医诊断为虚损,证型为气阴两虚。
心悸乙型肝炎气阴两虚肝大
查看详情 →
田某,78岁,反复胸闷、胸痛、心悸7年,加重1个月。神情倦怠,皮肤干燥无泽,舌黯红,薄苔,脉细无力、结代。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气阴两虚,心脉失养。病机为年迈体虚,肾阴阳不足,致心气阴两虚,心脉失于濡养而运行滞涩、拘急而痛。
心悸气短冠心病气阴两虚心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咳嗽,喘促,白痰清稀,恶寒,周身不适,脉浮弦,苔白薄,属肺寒痰饮证,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痰浊内蕴,肺气失宣。面色晦暗,舌红或紫暗,苔黄或腻,脉弦滑数,咳痰黄稠黏,伴口干、发热、便秘,属痰热阻肺证。下肢浮肿,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口唇紫绀,肝大,四肢不温,脉沉缓或结代,属阳虚水泛证。神昏谵语,呼吸急促,喉中痰声辘辘,汗出如油,舌下静脉曲张,脉弦数,属痰浊蒙窍证。喘息无力,咯痰色白质黏,活动后喘息尤甚,口唇紫,面色晦暗,尿少,浮肿,舌质暗红,脉细滑,属气阴两虚兼痰瘀水停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痰浊阻肺肺气虚外邪侵袭
查看详情 →
侯某,女,37岁。主诉心悸反复年余,伴乏力。既往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左心室增大。舌质偏红,苔薄少津,脉虚细。中医诊断为心之气阴两虚证。病因病机为邪气侵害心脏,正气不足,心失所养,血脉失荣,气阴俱亏,阴虚血少而发为心悸。
心悸气阴两虚心失所养阴虚血少
查看详情 →
55岁女性,间断心悸、胸闷1年余,加重7天。神疲乏力,虚烦多梦,自汗,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舌红绛苔黄有裂纹,脉结代、沉细。中医诊断心悸,证属气阴两虚证。
心悸气阴两虚心肌缺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糖尿病史12年,冠心病史6年,出现口干、尿频、体力不支、精神倦怠、自汗乏力、形体消瘦、心悸、胸闷不舒。中医诊断消渴病,辨证气阴两虚证。舌质偏红,苔薄白,舌下脉紫黯,脉沉缓涩。
心悸消渴病气阴两虚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男性,阵发性心慌、胸闷,活动后加重,伴有乏力、汗出、口干、五心烦热。舌红,大便干,小便调,少津,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心悸病,气阴两虚证。
心悸病气阴两虚证五心烦热口干
查看详情 →
唐某,53岁,女性。主诉绝经后阵发性烘热、汗出、心悸,病程半年。中医病名为更年期综合征,证型为心肾不足、气阴两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耳鸣、心烦气短、夜间咽干、情绪不稳、睡眠欠佳。切诊脉象未提及。实验室检查示雌激素水平降低,促卵泡激素及黄体生成素升高。
更年期综合征心肾不足气阴两虚冲任虚损
查看详情 →
陈某,54岁,男性。主诉心悸、左臂麻木1月余。心悸、左臂麻木,胸闷,项强,舌暗,苔薄黄,脉沉细,时一止。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电轴左偏。颈片示颈5、6、7椎孔狭窄,诊断为颈椎病。中医病名属心悸,证型为气阴两虚,心脉痹阻。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心脉失养,血行不畅。望诊见舌暗,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左臂麻木、胸闷、项强。切诊见脉沉细,时一止。
心悸心脉痹阻气阴两虚颈椎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6岁。反复胸闷、心悸10年,加重1周,时有头晕,寐差,偶咳,饥时自汗出,活动后气喘。舌黯红,苔少,脉沉数。西医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气阴两虚,痰瘀互结。
心悸冠心病气阴两虚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