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面部皮肤发斑、关节疼痛、肢体浮肿、脱发、溲黄便结、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倦怠乏力、恶风易感冒、大便先干后稀。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狼疮性肾炎。证型:肝肾阴虚、热毒炽盛、气阴两虚、脾肾气(阳)虚。病因病机:肝肾阴虚、热毒瘀血、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望诊:面色不华、舌红绛或紫暗、舌嫩红或光剥。闻诊:未提及。问诊:关节疼痛、面部红斑、脱发、溲黄便结、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倦怠乏力、恶风易感冒、大便先干后稀。切诊:脉弦数、脉细数、脉沉迟。
狼疮性肾炎肝肾阴虚热毒炽盛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尿多4年,1个月来头晕、恶心、浮肿。病史显示高血压2年,肾功能不全2年,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中医诊断肾衰、关格,辨证脾肾两亏,气血暗耗,湿浊内停,胃失和降。舌苔薄黄、质偏澹,脉虚弦。二诊见口苦、口气秽浊、嗜睡,舌苔黄腻、质色转红,脉虚弦数。三诊面浮、口气秽浊、昏沉嗜睡,舌苔厚黄腻、质澹红,脉虚弦数。四诊精神较振,泛恶及口气秽浊减,舌苔厚黄腻、质澹红,脉虚弦数。
脾肾两虚肾衰关格气血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颜面及四肢浮肿,迁延不愈,半月前加重,伴尿少色黄、神疲纳差、泛吐清涎。中医病名慢性肾炎。舌苔薄白湿润,脉弦细濡。病机为脾肾两虚,精微渗漏。
脾肾两虚慢性肾炎脾失转输肾失封藏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阴道出血量多,持续18天,伴少腹胀痛、心悸乏力、面浮肢肿、口渴不欲饮、大便偏干。舌苔薄白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脾虚肝经郁热型崩漏。二诊见舌澹黄尖刺、边有齿痕,脉沉细,诊断为心脾两虚,冲任又伤。三诊舌红尖刺、边有齿痕,脉沉弱,诊断为脾肾两虚,肝胃不和。
脾肾两虚崩漏脾虚肝经郁热
查看详情 →
女,33岁。重病面容,巩膜黄染,两胁痛,胁下症积,腹胀如鼓,腹水叩诊鼓音明显,全身浮肿,饮食不进,牙龈出血,小便不利。舌质暗澹,舌下静脉怒胀,舌苔厚腻。脉弦涩。肝硬化失代偿期,虚瘀交错,血瘀肝硬,脾肾两虚,水不化津,水邪潴留。
脾肾两虚肝硬化失代偿期血瘀肝硬水不化津
查看详情 →
33岁男性,腹胀腹水,腹大如鼓,全身浮肿,饮食不进,面色黧黑,牙龈出血,舌质暗澹,小便不利,脉弦涩。肝硬化失代偿期,虚瘀交错,血瘀肝硬,脾肾两虚,水津不化,水邪潴留。面色黧黑,舌质暗澹,脉弦涩。
脾肾两虚全身浮肿肝硬化失代偿期虚瘀交错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浮肿,尿少,烦躁不安,不思饮食,大便溏,日2~3次,面色皖白,舌质澹红,苔白略厚腻,脉沉细弱,尿蛋白(+++),红细胞10~5/HP,白细胞2~4/HP,管型1~3/HP,中医诊断脾肾两虚,三焦失利,水湿泛滥
脾肾两虚肾病综合征水肿证三焦失利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面色皖白,两足浮肿,血压偏高,头晕腰酸,食欲不振,疲乏倦怠,小便量少。病程5年。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湿热逗留。舌苔薄黄腻,脉细。
脾肾两虚慢性肾炎湿热逗留面色皖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男性。主诉一身尽肿1周。病程1周。中医病名水肿,证型风水阻遏。病因病机风寒外袭,肺气失宣,风水相搏,风遏水阻。望诊舌质稍红,舌体胖大,舌苔薄白水滑。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发热、恶寒、咽痛、咳嗽、颜面浮肿、双下肢及脚踝凹肿、乏力懒言、小便涩赤。切诊脉浮数。三诊后舌淡红,舌苔薄白,脉沉。
脾肾两虚风水阻遏肺气失宣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主诉肾功能异常2个月余。主要症状为尿中泡沫多,无其他明显不适。病程自2014年11月起。中医诊断肾衰病,证型肾虚血瘀,湿浊内蕴。舌澹暗苔薄,脉沉细。血压升高,尿蛋白阳性,血Cr升高。既往有高血压家族史。
脾肾两虚慢性肾衰竭肾虚血瘀湿浊内蕴
查看详情 →
女,44岁,月经量多,行经日久,心慌气短,身倦乏力,腰酸腿软,易出虚汗,睡眠较差,血红蛋白90g/L。功能性子宫出血。心脾不足,冲任不固。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问诊见月经异常,病史半年,情绪诱因。脉象细弱。
脾肾两虚下肢浮肿功能性子宫出血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主诉水肿、尿蛋白(+++)、咳嗽、咳黄黏痰、神疲、面色少华、颜面及双下肢浮肿。中医诊断水肿之阴水,证属脾肾两虚、湿热内壅;感冒属风热犯肺。望诊见舌红、苔白,咽红。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尿少、纳可、大便调。切诊未提及脉象。
脾肾两虚肾病综合征风热犯肺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4岁,男性。腰酸乏力,下肢水肿,尿量可,夜尿2次,大便日行1次。舌黯红,苔白腻,脉细弦。中医诊断肾劳,证型脾肾两虚,浊毒内蕴。病程10年,病机为脾肾两虚,浊毒内蕴。临床表现包括舌黯红,苔白腻,脉细弦。
脾肾两虚肾劳湿浊内蕴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男性,主诉间断尿频、尿痛、双下肢浮肿伴周身乏力10余年,加重伴腰痛、恶心1个月。中医诊断虚劳,证型为脾肾两虚,湿浊内蕴。临床表现包括面色晦暗,腰痛,周身乏力,胃纳不佳,恶心,双下肢浮肿,小便量少色黄,大便干,舌质澹,苔黄腻,脉沉滑。
脾肾两虚慢性肾功能衰竭湿浊内蕴浊毒潴留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晕乏力12年,胸闷2年,加重1月。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型为脾肾两虚,毒浊内停。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头晕乏力,胸闷,食欲改善,偶有恶心,口干口苦,睡眠欠佳,小便清长,大便偏干。血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尿蛋白阳性,红细胞增多,左心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脾肾两虚毒浊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女性。主诉产后腹胀18日。主要症状包括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头晕气短、腹胀脐外凸、两下肢浮肿、双足发凉、口苦、便溏、有恶露。中医病名鼓胀,证型脾肾阳虚证。舌质澹苔白,脉细弱。病程18日。
浮肿鼓胀脾肾阳虚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颜面及双下肢浮肿5天。主诉颜面及双下肢浮肿。体征颜面浮肿,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度肿大,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水肿,证型脾肾两虚,风热外袭。病因病机外感风热邪毒,肺失宣降,肾气阴两虚,肾关不固,水湿内停。望诊颜面浮肿,舌质红,苔薄黄。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咽痛、咳嗽、痰黄、乏力。切诊脉弦细。
脾肾两虚肾病综合征风热外袭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两足浮肿,上行之势明显,二便少行,手指麻痹。脉沉弦或沉细,细弦。中医病名脚气,证型脾肾两虚,寒湿内滞,脾肾致虚,风寒湿袭入络脉。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两足软不能行,手麻,少腹发麻,脘闷纳呆,气已上升。舌象未提及,切诊脉沉弦、沉细、细弦。
脾肾两虚脚气寒湿内滞风寒湿袭
查看详情 →
女,45岁,全身反复浮肿半年多。脾肾两虚,中焦气滞,水湿浸渍。面色苍白,神倦,四肢冷逆,溲少便溏,腹部膨隆,下肢皮肤光亮。舌淡苔白,脉沉细。浮肿消退后仍见肢冷、肠鸣、便溏、体倦、少气、腰痛、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微弱。
脾肾两虚慢性肾炎中焦气滞水湿浸渍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全身间断水肿8月,加重6天,眼睑及双下肢水肿,疲乏、头晕,尿量少、多泡沫,胃纳差,咽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尿蛋白3+,总蛋白低,白蛋白低,胆固醇高,诊断为水肿,证属脾肾两虚,水湿内停,病程较长,体征包括全身浮肿,疲乏无力,咽干,胃纳差,尿量少,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脾肾两虚肾病综合征肺失宣肃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