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女性 持续半年低头时全身发麻似触电 气短乏力 多汗 月经过期不至色淡量少 淋漓不止 白带量多清稀 结婚4年未孕 脉沉细 舌质淡红苔薄白 面色萎黄 印堂青黑 面部色素沉着 精神萎靡 证型为气虚血弱 冲任失调 脉络痹阻之血痹证
血痹证气虚肾虚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右侧胁肋胀痛1月余,伴心烦急躁,小腹胀痛,腰部酸楚。病史有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淋漓,未行经,有刮宫流产史。舌质偏暗,边有齿痕,苔薄黄,脉细弦。中医诊断胁痛,证属气血不足、肝气郁结、心肝火盛。
胁痛肝气郁结气血不足心肝火盛
查看详情 →
3岁男童,腹痛、腹胀、呕吐6天,肛门不矢气,停止排便3天。面色萎黄虚浮,舌质淡,苔薄白水滑,脉沉迟而细。腹部胀大,肚脐突出,叩之如鼓,四肢不温。精神萎糜,目光呆滞,呼吸短浅微弱。呕吐物清稀不臭。证型为本虚标实之寒证。病因病机为阳气大伤,阴寒内盛,气机凝滞,寒浊中阻,胃气上逆。
腹膜炎肠梗阻阳气衰败寒凝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6岁,反复咳喘20余年,再作半月。症见咳嗽气促,动则为甚,咳痰色白清稀如泡沫状,量多,怕冷肢倦,背痛腰酸,胸闷,下肢微肿。面色黧黑,口唇舌脉瘀紫,舌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证属痰饮内伏,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气机壅塞。病机为宿饮内伏,外感风寒,肺失宣降,痰饮上逆。望诊见面色黧黑,舌象瘀紫,苔白腻。闻诊无明显异常。问诊见咳痰量多,怕冷肢倦,胸闷,下肢微肿。切诊见脉弦滑。
咳痰清稀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痰饮内伏风寒外搏
查看详情 →
46岁女性,月经先期3年,每提前12~16天来潮,伴乳房及小腹隐痛,经量增多,色淡清稀,面色白,气短懒言,肢软无力,食纳差,小便清长,舌苔薄白而润,舌质淡红,脉虚弱无力。脾气虚弱,冲任不足。面色白,舌苔薄白而润,舌质淡红,脉虚弱无力。
月经先期脾气虚弱冲任不足气短懒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岁,男性。主诉为因感冒引发哮喘3天。咳喘气促,痰多黄稠,鼻涕清长,盗汗淋多。舌红,苔黄厚腻,脉细滑数。证属外感风寒,痰热内盛。
哮喘痰热内盛肺气失宣舌红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腹泻2年余,每日排稀薄便3-5次,面黄肌瘦,行动无力,腹部微胀而痛,大便清稀,肛脱难复,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脉沉而弱,舌质澹,苔薄白。中医诊断为久泻不止,证型为中气下陷,肾阳不温,固纳失职。
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肾阳不足固涩失职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间断性泄泻5年余,再发2个月。泄泻每日4~6次,色黄质稀溏,伴腹部胀痛,夏季或劳累后加重。现症见水样泻,左下腹疼痛,肢冷畏寒,纳呆腹胀,肠鸣泄泻,大便完谷不化,肛门下坠。面色萎黄,舌胖大,苔薄腻色白,脉沉细无力。诊断为久泻,证属脾肾阳虚、气虚下陷。
久泻脾肾阳虚气虚下陷完谷不化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女性。主诉阴道不规则流血3年,量多5天。神疲乏力,纳差,四肢不温,便溏。舌质澹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崩漏,证型脾肾气虚。病因病机为脾肾气虚,血失统摄,冲任不固。
崩漏脾肾气虚血热气陷
查看详情 →
患者双足凉痛、间歇性跛行6年,右小趾溃破3个月。双足发凉、怕冷、麻木、疼痛,行走50m则出现间歇性跛行,足底皮肤瘀斑,双足潮红,汗毛脱落,趾甲干厚,皮温低,右小趾干黑坏死,夜间痛剧。舌质红,苔白厚,脉弦滑。诊断为湿热下注,经脉瘀阻,热盛肉腐。复诊时足部肿胀消退,红热减轻,坏死组织分界清楚,脓液减少,舌质红,苔白,脉弦。三诊时手术清创后疼痛缓解,患足皮肤干燥,汗毛、趾甲生长缓慢,创面肉芽组织色澹,脓液清稀,舌质澹,苔白,脉缓。诊断为气血双虚、经脉瘀阻。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蕴结经脉瘀阻气血双虚
查看详情 →
女,63岁,四肢及躯干部不规则皮疹,瘙痒,皮肤增厚,病程自1979年起。天疱疮病,毒热炽盛证。舌暗苔白,脉滑。刻下症见烦躁、失眠、口干口苦、头晕耳鸣、尿黄便秘、纳差、眠差、恶梦纷纭。四肢及躯干部散见绿豆至蚕豆大小水疱,部分为血疱,尼氏征阴性,少许糜烂面。
天疱疮病毒热炽盛舌暗苔白脉滑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绝经后带下清稀量多,四肢不温,足冷至膝,自汗,纳少,口中微渴,行动气短,面色苍白。舌澹胖,苔薄白,脉沉细,尺部尤甚。辨证为脾肾阳虚。舌澹红,脉沉缓。病程较长,属更年期综合征,病机为中阳不足,命门火衰,尚有浮热之象。
更年期综合征脾肾阳虚四肢不温畏寒肢冷
查看详情 →
男,43岁,右下肢麻木畏冷三年,无名趾外侧破溃不敛。足背肤色滞暗,畏寒喜暖,面容晄白,神疲心悸,食少纳差,唇淡。舌质淡嫩,苔薄白滑腻,脉沉细涩缓。脱疽,阳虚血寒,血凝滞气,经脉痹阻,阳气不能温达四末,郁久酿热,伤络腐肉。
脓液清稀脱疽阳虚血寒血凝滞气
查看详情 →
63岁男性,主诉颈项后头疽12天,症状为中央结块12×12厘米,边界不清,坚硬紫滞,溃如蜂窝,无脓。舌苔黄腻,脉弦数。诊断为邪热炽盛,脏腑蕴毒,正气不足,火陷变局。体温38.4℃,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82%,脓液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病程中见壮热、口渴、便秘、溲赤、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舌质红、脉数或弦、或洪、或滑。
头疽火毒入血热盛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哮喘年久,冬至后频繁发作,咳嗽痰鸣,不能平卧,咽喉痒,食入易吐,痰多清稀色白,夹水泡。咳嗽以早晚较重,阵咳频繁,头面浮肿,身体疼重,四肢畏冷。外感风寒,内停水饮。面色苍白,舌苔白滑,脉弦滑。咳喘胸满,不得平卧,痰多清稀白沫,水湿壅滞,阳气被郁。
痰多清稀哮喘肺寒饮停苔白
查看详情 →
女,47岁,间断性咳嗽40余年,秋末发作,冬季加重,夏季自愈,昼轻夜重,喉中发痒,痰多清稀。咳嗽属中医病名,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风寒之邪挟津液上聚于膈中。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史明确,脉象未提。
咳嗽风寒挟痰膈中停聚津液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男性。主诉右小腿流脓2周。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慢性骨髓炎。证型:湿毒蕴结。病因病机:湿毒蕴结,耗伤阴津。望诊:慢性病容,体质消瘦,表情痛苦。舌红少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右小腿肿胀、疼痛,切口有脓汁,病史3个月。切诊:脉细数。
慢性骨髓炎湿毒蕴结正气不足舌红少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男性。主诉腹泻5天,伴腹胀、腹隐痛、大便稀溏、纳差、恶心、矢气多、心烦、腰酸乏力。舌澹,苔黄腻,脉沉。中医病名腹泻(肠炎),证型脾肾阳虚,肝气郁结。病因情志不舒,受凉,病机肝失疏泄,木壅克脾土,脾肾阳虚,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司。
腹泻脾肾阳虚肝气郁结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女,39岁,月经淋漓不尽6月余,色黑,经期提前,无血块,伴腰酸乏力,小腹下坠,大便干。舌质澹,舌苔薄白,脉沉细数弦。崩漏,证属下焦湿热。
崩漏下焦湿热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主诉咳喘反复发作十年,气短、胸闷、痰出清稀,畏寒、纳差,五更泻。面色苍白无华,全身虚肿,双下肢尤甚,语声低微而断续。舌质淡而见暗紫,苔白而厚腻,中、根见腐苔。脉濡而虚大。中医诊断阳虚挟湿浊之证。
咳喘阳虚湿浊虚肿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