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7岁,女性。左手臂震颤一年,情绪烦躁时加重。主症包括手臂震颤、胸闷不舒、两眼干涩、体倦乏力、头晕心悸、口唇干燥。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数。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阴不足兼肝气失于条达。病因病机为肝阴不足,肝气失于条达。望诊见面色正常,舌象淡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及病史。切诊脉弦细数。
肝阴不足肝气郁结筋脉拘急手足震颤
查看详情 →
男,29岁。周身关节疼痛,反复发作3年,加重3天。左膝关节肿痛,色红,皮温高,不能行走。面部及前胸有散在性暗红色皮下结节。食欲尚佳,时有腹胀、大便溏薄,夜眠不安。舌质暗,苔薄黄而腻。脉沉涩。中医诊断痛风。证型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湿热阻滞。舌质暗红,苔薄黄,根腻。脉沉细而涩。舌体胖,舌尖红,苔薄白。脉沉滑。舌胖暗有齿痕,苔薄黄且腻。脉沉滑。
痛风湿热阻滞脾虚湿盛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32岁,经期先后无定,周期17天,量少色紫红有块,下腹胀痛,腰骶酸楚,头晕痛,目眩,疲乏嗜卧,周身关节游走性酸痛,舌质澹红,苔薄白,脉象弦缓,证属气血瘀滞,冲任失调
月经不调气血瘀滞冲任失调经量少
查看详情 →
女,35岁,主诉肝区隐痛,神倦乏力,口苦纳差,大便溏结不调,小溲黄,每日下午低热。病程两年。中医病名属肝胆湿热不清,证型为土壅木郁。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肝区隐痛,肝肋下1.6公分,剑突下3公分,质中等度硬。脾适可触及边缘。
肝炎后遗症肝胆湿热土壅木郁肝区隐痛
查看详情 →
王某,女,62岁。主诉腹泻后转为便秘,纳呆,胸脘痞闷,夜晚加重。病程约2个月。中医诊断痞满。证型为胃虚气滞,湿阻热郁。舌质红,苔薄黄微腻,脉细弦。舌左边常痛,有火辣感。形瘦,体重下降。大便煳状,食欲下降。
慢性胃炎胃虚气滞湿阻热郁苔薄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间歇性胃脘部疼痛3年,加重5天。中医诊断胃脘痛(食滞气郁)。舌尖红,苔白厚而腻,脉弦滑。二诊脉仍沉弦,三诊脉弦细,按之沉濡,舌红苔白。五诊脉弦细,舌红苔白。病程3年,病程中伴胃脘胀痛、呃逆、反酸、烧心、纳差、疲乏无力。病因病机为食滞气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
胃痛食滞气郁阴虚
查看详情 →
女,36岁,月经不调2年余,面部色素斑月余。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少,色暗,带经时间长,乳房胀痛。舌质淡苔薄,脉弦细滑。肝郁脾虚血瘀型。肝气郁滞,疏泄失调,气血运行不畅。
月经不调肝郁脾虚血瘀黄褐斑
查看详情 →
男性,46岁,双下肢棕红色斑丘疹,偶有痒感,病程半年。双下肢棕红色色素沉着,压之不退,脉沉细,舌质红,苔少。湿、热、瘀三邪互结,阻于肤腠。
色素性紫癜湿热瘀互阻瘀血重紫癜样损害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月经初至18岁,结婚2年,流产2次。经水特多,白带绵绵,全身酸软无力,精神萎靡。舌苔正常,脉象细弱。中医病名属月经不调,证型为脾肾虚损。病因病机为脾肾虚弱,冲任匮乏。望诊舌苔正常,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经水多、白带多、全身酸软、精神萎靡,切诊脉象细弱。
月经量多白带绵绵脾肾两虚冲任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77岁。脘腹嘈杂、灼热疼痛,口干口苦,嗳气阵作,大便偏干。舌质偏红,脉弦带细。舌红,苔根黄腻,脉弦滑。中医病名属胃肠病证。证型为胃热阴虚、气机郁滞。病因病机为体虚、肝阳旺、忧郁、术后元气损伤、脏气郁滞。望诊见舌红、苔根黄腻。闻诊未提。问诊见术后症状、纳钝、呃逆、大便溏泄。切诊见脉弦滑。
慢性胃炎胃阴虚肝阳上旺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主诉病程半年,口渴恣饮,小便频多,面部时觉发热而赤,头如冒火,大便干,阴痒,闭经一年。舌苔淡黄,脉数。中医诊断为燥热伤津、血中伏火、津枯不润、热伤肾阴、血燥阴伤、冲任失调。病机属胃阴将竭,虚火独炽。
阴虚内热津液不足冲任失调血燥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患者,主诉口腔溃疡、黏膜糜烂、两膝关节疼痛、外阴部溃疡、两眼酸痛、视物模糊。病程10余年,伴经前外阴溃疡。面色稍暗,舌质红、苔薄白腻,脉弦细滑。中医诊断为狐惑病,证型为湿毒内蕴、气阴两伤。舌体适中,舌质红,苔薄白腻,右脉弦,左脉细弦,尺脉稍弱。
狐惑病湿毒内蕴气阴两伤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女,31岁。月经量明显增多,经期延长4月余,色黯红,夹大量血块,腹痛,经前乳胀。子宫前壁低回声结节,中医诊断症瘕,辨证气滞血瘀证。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妇科检查见阴道中量黄色脓性分泌物,宫体增大如孕50天大小,质中。脉象未提。
月经量增多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80岁男性,反复头痛头晕12年,伴间隙性四肢畏寒7年。舌质红少苔,脉细弦。阴虚血少肝旺,四肢筋脉失于濡养。头痛、头晕、心烦易怒、手足心热、盗汗、四肢畏寒、腰膝酸软、口干口苦、胃纳欠佳、大便干结、睡眠欠佳、耳鸣。
头痛头晕肝阳上亢肾阴亏虚四肢畏寒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阵发心悸14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轻度脂肪肝5年,主动脉硬化5年,胆囊多发结石2年余。舌边红,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诊断心悸,辨证肝气郁结,心脉不通。
心悸肝气郁结心脉不通气短
查看详情 →
33岁男性,突发抽搐,神志不清,口吐白沫,心悸头昏,夜盗汗,不寐,肝区作痛,胃纳一般。癫痫症,脉濡而涩,苔根黑垢。面色晦暗,舌苔根部黑垢。神志不清,言语紊乱,夜间盗汗,肝区疼痛,胃纳一般。脉象濡而涩。
癫痫症肝风内动脾胃虚寒痰浊内扰
查看详情 →
青年女性,胃胀,食入作堵,嗳气不多,口苦,气短,胃纳不香,夜寐多梦,舌质略红,苔薄白,脉细,病程3年,舌红,苔薄少,脉细,胃阴已伤,肠道失润,肝阴劫耗,心神失养,血虚肝旺,肝胃不和
胃阴不足肝胃不和胃胀口苦
查看详情 →
女,52岁。胃脘胀痛反复发作2年,加重1周。主症为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叹息,大便不畅,疼痛与情志恼怒相关。舌质舌苔如常,脉弦。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肝胃不和。病因病机为情志郁怒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运化,致气滞而痛。
胃痛肝胃不和情志郁怒
查看详情 →
女,48岁,胃脘胀痛20余年,伴口干。胃脘及左胁下胀痛,纳差、便溏,睡眠差,口干不欲饮。面色白,精神不振,舌质暗滞,苔薄黄而干,脉细弱,右脉沉小滑。诊断为肝胃不和兼脾虚。第二次会诊时面色萎黄,肢倦神疲,头晕呃逆,舌质暗滞,苔根部薄黄,脉沉弦小滑。
胃脘胀痛肝胃不和脾虚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消瘦、消化不良、胃痛,1周前因饮食诱发剧烈腹痛。精神倦怠,懒言少语,呕逆,不饮不纳。中脘疼痛,痛处偏右,阵发性,硬而拒按。舌质澹,苔白腻。脉缓弱。中医诊断为太阴腹痛,证型属太阴虚寒兼宿滞。病因病机为太阴素虚,饮食不节。
太阴腹痛宿滞内停腹痛拒按舌质淡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