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1岁,咳嗽气喘,喉间漉漉有声,咽痒,咯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痰饮,风寒袭肺,肺气不宣,痰浊壅肺,肺窍不利
痰浊壅肺风寒袭肺肺气不宣肺窍不利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主诉出生时困难产,月余后出现四肢抽搐,近年来抽搐频繁发作。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癫痫,病机为肝胆失司,营卫气血逆乱,津液代谢失调,痰浊壅塞清窍,阴阳失控。望诊见苔白质淡,舌象未明。闻诊未提。问诊提示有癫痫病史及抽搐症状。切诊见六脉弦细而数。
痰浊壅塞癫痫肝胆失司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女性。主诉咳嗽3天。病程短。素体虚弱,纳少脘闷,感寒作咳,误服凉药后咳嗽加重,痰白肢懒,神疲乏力。面色澹黄,面部微肿,舌质澹,苔薄白。脉濡滑,右关细弱。中医病名咳嗽,证型阳虚冷嗽。病因病机为脾阳不健,兼感外邪,误服凉药致脾阳衰惫,痰湿不化,壅阻气逆。
咳嗽脾阳不健痰湿壅阻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男性。主诉腹痛腹胀、排便困难。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诊断肠癌,证型脾阳亏虚,痰瘀互阻。望诊见骨瘦嶙峋,舌淡晦苔白厚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腹痛夜间加剧,疲乏无力,形寒肢冷,纳寐差,便中夹血。切诊见脉细涩,肝右肋下4cm质硬,腹软凹陷呈舟状腹,右上腹及下腹轻压痛。
肠癌脾阳亏虚痰瘀互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胁肋胀痛40余天。胁肋胀痛,胸背闷痛,胃脘胀痛,气短乏力,善太息,肢体沉重,口干渴饮,失眠。舌尖红,苔白腻,脉沉弦。中医诊断悬饮。证属肝郁气滞,水阻痰凝。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水湿痰浊阻滞胁下,湿性重浊,痰湿阻络,日久化热伤阴。
悬饮肝气郁滞水阻痰凝肢体沉重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主诉睡时打鼾、张口呼吸1年余,感冒后加重1周。鼻塞,无流涕,偶有憋气,时咳嗽,无咯痰,喜清嗓,纳差,睡眠欠安,大便干。鼻黏膜充血,下鼻甲肿胀,鼻道内可见黄色脓性分泌物堵塞,咽充血,双扁桃体Ⅱ度肿大,咽后壁可见脓性分泌物挂流,舌淡红,苔微黄腻,脉滑。中医诊断乳蛾、鼻渊,证属余热未清,痰浊结聚。
痰浊结聚鼻渊乳蛾
查看详情 →
女,18岁,脘痞、腹胀、纳差、口干口苦、便秘,病程未提及。胃脘痛,湿热阻滞,湿困脾胃型。舌红,苔黄腻,脉细滑。
胃脘痛湿热阻滞苔黄腻脉细滑
查看详情 →
邬某,女,35岁,反复经行头痛5年。形体偏胖,面色欠华,头痛隐隐,伴头晕耳鸣,恶心、胃脘不适,腰部酸胀,神疲乏力,大便欠畅。舌红、苔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经行头痛,辨证为血虚精亏,痰浊内蕴。
痰浊内蕴经行头痛血虚精亏脾运困乏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慢性咳喘,因风寒诱发。咳嗽频剧,气急作喘,不能平卧,喉中痰鸣,痰多质稀有泡沫,胸胁闷塞,微有寒热,有汗不解。舌苔白腻,舌质润,脉细滑。诊断为风寒外袭肺卫,引触寒痰伏饮,肺气失于宣畅。
慢性咳喘风寒外袭寒痰伏饮肺气不宣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女性。主诉左胸痛1月,PCI术后。现病史见胸闷隐痛、乏力气短、腰酸耳鸣、口干便艰、夜寐困难、胃纳欠馨。舌暗红、苔薄黄腻,脉沉细滑。辨证为心、肾气阴不足,痰瘀、热毒内蕴。
心肌梗死心肾气阴不足痰瘀阻络热毒内蕴
查看详情 →
女,11个月,主诉咳嗽气喘,喉中痰鸣,呕吐酸腐,腹胀,大便奇臭,舌苔白腻。病程三天。中医病名:哮喘。证型:痰滞内聚,肺失肃降。病因病机:外感风寒,饮食停滞,脾失健运,湿聚成痰。望诊:舌苔白腻。闻诊:呕吐酸腐味。问诊:咳嗽气喘,喉中有痰鸣,食入呕吐,腹胀,大便奇臭。切诊:体温37.1℃。
痰滞内聚肺失肃降饮食积滞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2岁。主诉左手足顽麻不仁,已成偏瘫,头昏重沉如棉帛缠裹,两目昏花,神情抑郁,反应呆滞。病程自1979年5月发病,至11月求治,病程约6个月。中医诊断为中风后遗症,证属肝肾阴虚、痰瘀阻络。舌质嫩红少苔,脉沉涩不畅。病因病机为肾阴亏于下,肝阳夹痰瘀暴张于上,痰浊瘀血窜入经脉灵窍,胶结固着。
中风后遗症肝肾阴虚痰瘀阻络头昏重沉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头晕,病程2月。眩晕。脾虚湿盛,痰浊内生。舌红苔白腻,脉弦细。
痰浊内生眩晕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素有痰饮,发热头痛,咳喘多痰,胸中冷气上冲,面赤渴饮,不饥,便溏溺少,神昏谵语。中医病名属痰饮、咳喘,证型为温邪挟宿饮上逆,病因病机为温邪外侵、痰饮内停、久咳阴亏。望诊见面赤,舌象未详。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咳喘、痰多、便溏、渴饮、不饥。切诊脉滑数。
温邪挟饮痰饮内停肺热咳喘阴虚
查看详情 →
女,58岁,心悸、头晕、恶心、汗出、眠差,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胆郁痰扰,证型:胆郁痰扰,病因病机:胆气不足,情志不遂,胆失疏泄,气郁生痰,痰浊内扰。舌微红,脉沉滑无力。
痰浊内扰胆郁痰扰胆气不足情志不遂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冠心病5年余,受寒或情绪激动诱发,此次因受寒发作已3天。症状包括心绞痛,呈缩窄痛或压痛,位于胸骨后或左前胸,放射至左肩左臂,形寒肢冷,脉沉迟,苔白微腻。中医病名为胸痹,证型为气滞血瘀兼痰浊阻于经脉,病机为经络不通,胸阳不振。望诊见苔白微腻,切诊见脉沉迟。
痰浊阻络冠心病胸痹胸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咳嗽、痰中带血、胸闷,病程自1998年8月起。中医病名属肺病,证型为肺失宣降,痰浊集聚。望诊见舌质稍暗,苔白而厚;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疲倦乏力、咳嗽、痰多粘稠、大便秘结;切诊见脉细滑。
痰浊集聚肺失宣降咳嗽chest闷
查看详情 →
女性,40岁,慢性气管炎病史10余年,四季均可发作。主诉喘息不得卧,张口抬肩,动则喘甚,咳嗽不重,吐痰不多,无发热。体质瘦弱,面白,舌无明显改变,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虚证,病因病机为脾虚生痰,痰浊壅肺,肺气失宣。
慢性气管炎肺气不足脾虚生寒痰阻气道
查看详情 →
男性,65岁,咳喘咯痰反复20年,加重1月。咳嗽昼重夜轻,气喘心慌,咯痰色白质黏量多,胁张胸满,脘痞纳差。舌质淡紫,苔薄白腻,脉细弦滑。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肺气虚寒,痰浊阻肺。病程20年,冬春易发,近3年发作无规律,诱因为受凉。
痰浊阻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查看详情 →
74岁男性,双足疼痛3年,入夜尤甚,胃纳欠佳,夜寐不安。双足皮肤温度降低,右足肌肉稍有萎缩,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舌淡红,苔白稍腻,脉濡。中医诊断为脱疽,证属痰浊瘀阻,脉络不通。
痰浊瘀阻脱疽脾肾两虚湿阻中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