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80岁,男性。主诉咳嗽、咳痰、气喘、胸闷反复发作10年。咳痰白黏,咳痰乏力,呼吸喘促,动则加重,胸闷心悸,全身乏力,形寒怕冷,手足不温,寐差,小便清长,唇绀,舌质黯红苔白,脉弦滑结。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听诊湿啰音,心律不齐,频发期前收缩,心尖区杂音。中医诊断肺胀,证属肺肾两虚,痰浊阻肺,气失摄纳。
痰浊阻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肾两虚阳虚寒凝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慢性支气管炎史30余年,支气管扩张史20余年。主诉为冬季前易发咳喘痰多。肺肾两虚兼夹痰浊。面色晦暗,舌苔厚腻,脉滑而无力。咳喘痰多,冬季易发,病程较长。
痰浊为患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主诉头目昏晕,颈项两侧漫肿,喜消怒长,胸部胀闷不舒,心慌手颤,声音嘶哑。舌红,脉弦数。中医病名气瘿,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与情志、水土有关。望诊见舌红,闻诊未提,问诊包括头目昏晕、颈项漫肿、胸部胀闷、心慌手颤、声音嘶哑,切诊见脉弦数。
头目昏晕颈项漫胂胸闷不舒心慌手颤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胃癌术后2年,吞咽困难1个月。现症见吞咽不利,仅可进少量流食,消化差,呕吐咖啡色液体,神疲乏力,多汗,面色苍白,双足浮肿,便秘。中医诊断噎膈,证属正虚瘀结证。望诊面色苍白,舌澹暗,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见消化差,呕吐,便秘,病程较长。切诊脉沉细。
噎膈正虚瘀结脾失健运湿浊内生
查看详情 →
王某,女,48岁。咳嗽,痰黄黏稠,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小便少,双下肢水肿。舌质红紫有瘀点瘀斑,苔白厚腻,脉沉伏。肺心病,心衰Ⅱ度。心阳虚衰,水气凌心,血脉瘀阻,痰浊上犯。面色发绀,肝大压痛,双肺干湿啰音,心率110次/min,双下肢水肿。
痰浊上犯肺心病心衰度心阳虚衰
查看详情 →
20岁,头晕耳鸣,房屋旋转,胸闷泛恶,喉间痰多,病程数月。肝阳挟痰,上扰清窍。面色正常,舌白腻,脉细数。问诊见胸闷泛恶,痰多,病程较长。脉象细数,舌象白腻。
眩晕肝阳上亢痰湿阻胃
查看详情 →
患者胃痛宿恙,咳喘并发。脉象浮滑,舌苔黄燥。中医病名属咳喘、胃痛,证型为风温犯肺、痰浊中阻、气机不畅。病因病机为风温犯于肺络,痰浊郁于中焦,气机不得宣降。望诊见舌苔黄燥,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痛咳喘,切诊脉象浮滑。
痰浊郁中焦胃痛咳喘风温犯肺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痰饮喘咳30余年,近期加重,症见喘咳短气,痰涎壅盛,动则喘甚,难以平卧,面唇青紫,下肢微肿,小便黄。脉沉弦滑数,舌色暗赤,边有紫气,苔腻,舌下络脉青紫粗胀弯曲。证属痰浊阻肺、瘀血留滞。
痰浊阻肺痰饮喘咳肺气肿肺心病
查看详情 →
73岁女性 眩晕 视物旋转 站立不稳 头痛 心悸 胸闷 周身乏力 头晕 恶心 耳鸣 舌暗红有齿痕 白滑苔 脉沉细 眩晕 脾肾阳虚 水湿成饮 上蒙清窍
痰浊上蒙眩晕脾肾阳虚肝郁乘脾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纳差2周。厌食,脾阴不足。食欲差,饮水少,进食则腹胀,脐周偶痛,口唇干裂,腹软,脐周轻压痛,手心热。舌澹红,少津,苔薄。脉未提。
脾阴不足食欲差口唇干裂手心热
查看详情 →
陈某,女,45岁。头晕、呕吐、胸闷、食少、四肢困倦乏力、背部及全身恶寒、月经量减少。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痰浊阻滞,表里阴阳格拒。舌象苔白黄而滑,脉沉弦。
痰浊阻滞头晕呕吐表里格拒恶寒怯寒
查看详情 →
李某,32岁,女性。主诉头痛不寐。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肝火内郁,痰浊中阻证。病因病机:肝失条达,气火内郁,湿浊蕴阻。望诊:面垢多脂,满月脸,唇有小须,肩臀丰满,腹大如球,眉、腋下、阴毛粗黑。闻诊:未提及。问诊:头痛身重,心烦易怒,泛恶欲呕,少寐疲乏,闭经4个月。切诊:舌苔黄腻,脉沉弦而数。
痰浊中阻肝火内郁情绪抑郁头痛身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左下肢运动不遂,言语不利,失眠多梦,左下肢刺痛。病程1年。中医病名中风之后遗症期。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细。左下肢肌力Ⅲ级,张力高,巴宾斯基征(+)。CT提示脑出血,MRI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MRA示颅内动脉硬化性改变及多处动脉狭窄。
痰浊中风后遗症血瘀
查看详情 →
张某,48岁,男。左侧肢体半身不遂,沉重无力,言语不利,多虚汗,动则加重,易激动,感情脆弱。舌质红,苔薄少,舌边尖红甚,脉沉缓。高血压病史10年。中医诊断气虚血瘀,痰浊内阻。舌质红,苔薄少,舌边尖红甚,脉沉缓。
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痰湿内阻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甲状腺功能减退3年,眼睑浮肿,下肢浮肿,腰痛,神疲,头晕,纳食不馨,大便秘结,小溲不多。舌淡红,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为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水湿不化,气阳虚亏。病机为脾肾阳气虚衰,气化失司,水湿留滞。
甲状腺功能减退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水湿不化
查看详情 →
患者咳嗽痰盛,胸腹不利,饮食少思,肢体倦怠。脉浮大,按之微弱。脾肺肾虚。脾运失健,湿蕴成痰,痰浊上壅,肺失宣降。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痰浊上壅咳嗽痰盛脾肺肾虚脾运失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男性。反复高热8个月,发热周期性发作,体温39.5℃~40℃,持续3~5天,伴嵴背发凉恶寒、恶心、头昏痛、周身酸楚乏力。形体消瘦,舌质红苔薄,脉弦而有力。中医诊断为伏邪为病,病位在太少两经,病因病机为伏邪郁于少阳,欲达不能达。舌象红苔薄,脉弦有力。
伏邪为病少阳郁热邪气外透
查看详情 →
男性,68岁,畏寒肢冷,胸闷塞,腰膝酸软,劳累后心前区疼痛,身困乏力,冠心病心绞痛病史8年。舌暗,苔白腻,脉濡缓。胸痹(痰浊瘀阻心脉证)。年老阳气虚衰,温运失职,痰浊瘀阻。
痰浊瘀阻胸痹阳气虚衰心脉阻滞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劳累后左侧胸前区疼痛、憋闷,活动后气短,精神不佳,睡眠差,周身乏力,纳差,素腹胀,大便偏干。胸痹,心脾气虚,痰瘀互阻。舌暗,苔白,脉细弦。
胸痹心脾气虚痰瘀互阻舌暗
查看详情 →
79岁男性,主诉咳嗽咳痰伴气喘间作20年,加重半月。咳少量稀白痰,近半月咳中等量黄白黏痰,不易咯出,神疲乏力,语声低微,活动后胸闷气短,易汗出,大便干。舌澹苔薄白,脉细弱。内伤咳嗽病。久咳肺之气阴亏虚,痰瘀蕴肺。肺部听诊两下肺可及少量湿啰音。
内伤咳嗽肺气不足痰瘀蕴肺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