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47岁,男性。主诉阳痿多年,伴腰凉、阴囊湿冷、睾丸冷痛,精神疲惫,记忆力衰退,大便偏干。面色黄,舌尖红,苔白稍厚,脉沉细弱。中医诊断肾虚阳痿,心肾不交。病因病机属肾阳亏虚,心肾不交。
阳痿肾虚腰凉阴囊湿冷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头晕、心慌、寐差3年,48岁绝经。舌红、苔黄、有齿痕,脉搏74次/分。辨证为脾虚不运,心失所养。病程3年,绝经后出现症状。舌暗红、苔黄厚、有齿痕,脉搏72次/分。病因病机涉及脾虚不运,心失所养,肾气衰败,精血不足,影响心神,导致头晕、心慌、寐差、纳差、便溏、夜尿频等症。
头晕心慌寐差肾气衰败
查看详情 →
女,75岁,尿频、遗尿、淋漓三个月,小腹麻木胀痛,心悸,头晕,腰酸痛,恶心,纳差,恶寒,四逆,苔白润,舌质澹暗,脉沉细迟,证属里虚寒饮凝滞
尿频遗尿小腹胀痛心悸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反复颜面及周身皮疹3年,恶心呕吐5天。孕21周。胃脘闷阻,不思饮食,口干思饮,恶心呕吐,大便间日一次。舌质澹红,苔薄白,舌润。脉滑。中医诊断妊娠恶阻,证型脾胃虚弱,升降失常。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冲气上逆犯胃,胃气虚失于和降。望诊舌质澹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恶心呕吐、胃脘闷阻、不思饮食、口干思饮、大便异常。切诊脉滑。
妊娠恶阻脾胃虚弱升降失常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女性。主诉心情低落3个月余。症状包括心情低落、心烦、失眠、多虑、紧张、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纳呆、腹胀、便溏、怕冷。舌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郁证,证属心脾两虚。
郁证心脾两虚心血虚脾气虚
查看详情 →
女,50岁,形寒肢冷,左下腹疼痛,晨起尤甚,肠鸣即泻,日2~3次,粘液或水样便,无脓血,腰酸倦怠,小便失禁,纳少口苦,舌质黯,苔薄黄,脉沉细。脾肾阳虚为主,下元不固,湿热未净。面色无华,舌质黯,苔薄黄,脉沉细。
脾肾阳虚下元不固湿热未净形寒肢冷
查看详情 →
患者40年前因干校劳动受潮致腰痛,夜尿频多,甚则失禁。舌澹白,苔厚腻如积粉,水湿欲滴。中医诊断为肾着,病机为肾阳虚寒,寒湿困阻,膀胱气化失常。
遗尿肾阳虚水湿内停苔白厚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脘冷痞胀,背嵴冷痛3年,加重2月。舌质偏澹,舌苔薄白,脉细中带弦。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病属痰饮,病因饮停胃中,阳气不振,胃气不和,上逆而为吐涎反酸。病程3年,症状包括胃脘冷、痞胀、泛吐酸水、脘腹辘辘有声、背嵴冷痛,伴头昏乏力,大便干。
萎缩性胃炎胃阳不振痰饮内停背中冷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双下肢力弱1年,活动后头晕加重,视物模煳,饮水呛咳,构音不清,咳痰,尿失禁,直立性低血压。中医诊断痿症,属肾阳虚证。舌边尖红苔黄,脉沉细。病机为肾阳虚,精血耗伤,筋骨失养,清窍失养,肾司二便失职。
痿症肾阳虚肝肾亏损精血俱损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双眼夜盲40年,视力下降34年,视野缩小20年。视网膜色素变性。舌澹红边有齿痕,少苔,脉沉细。辨证为肾阳不足证。双眼晶体后囊膜轻度混浊,玻璃体丝状混浊,视盘蜡黄色,视网膜血管变细,黄斑部较暗,周边部有骨细胞样色素沉着。视野范围缩小。
肾虚高风内障肾阳不足视力下降夜盲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尿床病程数年。肾气虚乏、阳气不足之遗尿。舌苔不明显,双尺脉细弱。
遗尿肾气虚乏阳气不足苔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诉心胸部堵塞感,四肢厥冷,周身瘫软无力,冷汗自出,舌体僵硬,语言难出。病程6年,症状反复发作。中医病名痰厥。证型痰湿阻塞心胸,阴阳气不相顺接。病因病机为痰湿阻塞心胸,病本在脾胃。舌象满舌白腻苔,脉象浮滑。平时症状咳嗽痰多,胸闷畏寒,眠差乏力。发作时症状心胸闷乱,冷汗自出,周身瘫软,四肢厥冷,舌体僵硬,语言难出。
痰厥痰湿阻肺脾胃虚弱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薛左,涌涎、形寒、恶心,病程未明。中医病名为胃虚,证型为胃中阳气亏虚,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不能约束津液。面色苍白,舌淡苔白,声音低微,气息微弱,脉沉迟。
胃阳虚恶心
查看详情 →
患者咳唾引痛,吐痰甚多,病程未明。中医病名属悬饮,证型为胃气怯,病因病机为胃气逆、水饮停聚胁下。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咳唾引痛、吐痰多,切诊未提。
胃气怯水逆痰多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抑郁证5个月,情绪低落,郁闷寡欢,悲观压抑,烦躁易怒,头痛健忘,精神不振,头晕头痛,口中多涎,言语不利,善太息,失眠健忘,反应迟钝,喜静室而恶见人,食欲不振,四肢乏力。面色痿黄,形体消瘦,舌质暗、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郁证,证属肝气郁结,脾虚痰聚。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运化,痰浊中阻,上扰清窍,心神失养。
抑郁证肝气郁结脾虚痰聚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颜面部痤疮反复发作2年,月经前加重。眠差多梦,手脚易冷,口干,欲饮热水。舌暗淡、苔白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粉刺,辨证虚火上扰。
痤疮虚火上扰阳虚阴盛情绪焦虑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大便稀溏,每日3~5次,食后即泻,腹胀时鸣,手足不温,夜间尿频,倦怠无力,腰酸腿软。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而缓。证属脾肾阳虚。
泄泻反复脾肾阳虚大便稀溏腹胀时鸣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腹痛泄泻,黎明时肠鸣腹痛,口泛清涎,四肢骨节酸痛,口渴心烦,夜寐不安,饵荤则便薄。脉象虚细,左关较弦。辨证为脾肾久亏,肝阳偏旺,心气亦虚。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为泄泻,证型为脾肾两虚,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脾肾久亏,肝阳偏旺,操持过度。
脾肾久亏肝阳偏旺心气虚烦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主诉垂体性尿崩症3年余,小便频数量多,每日8500ml,口干舌燥,渴欲多饮,神疲乏力,肢冷畏寒,腰膝酸软,肌肤枯皱,大便干结。舌质澹黯,苔白乏津,脉沉无力,两尺尤弱。中医诊断尿崩症。病因病机属肾阳不足,水液代谢失常。
尿崩症肾阳虚水湿阻滞气化不行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头晕,走路不稳,持续两年。主要症状包括头晕、起步困难、走路不稳、身体前倾、动作缓慢、表情呆滞、言语謇涩、小腿水肿、小便失禁、怕冷、倦怠乏力、失眠、心悸。舌红苔薄黄,脉沉数。辨病与辨证为温补脾肾,益气养血。病程两年,舌象舌红苔薄黄,脉象脉沉数。
多系统萎缩脾肾阳虚气血两虚心悸失眠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