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4岁,女性。主诉消渴病3年余,每日饮水多,小便频,口唇颤动,影响进食。舌鲜红无苔,脉弦强而数,重按无根。中医诊断为阴虚火浮,肝风扰脾。病机为肾水素虚,不能涵木,致肝风内动,阴不庇阳,火浮于上。
消渴肝风扰脾肾水不足阴虚火浮
查看详情 →
田某,54岁。尿频数、量多,腰痛身肿,少腹抽痛,不思饮食,心慌,失眠,怕冷,眼眶凹陷,舌苔白腻,脉沉细不应指。尿常规蛋白(++++)。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证。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肾气弱、气化失职。望诊见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尿频、腰痛、身肿、少腹抽痛、不思饮食、心慌、失眠、怕冷、眼眶凹陷。切诊见脉沉细不应指。
尿崩症脾肾阳虚气化失职肾气弱
查看详情 →
78岁男性,主诉吞咽困难,进食即吐,病程6个月。中医诊断噎膈病、癌病。证型为脾肾亏虚兼痰瘀互结。舌质澹暗,舌下络脉暗,苔薄黄腻,脉弦细。三诊后舌质暗红,苔薄黄偏腻,脉弦数。症状包括吞咽困难、呕吐白色泡沫样痰涎及胃内容物、口干苦、精神疲乏、大便欠佳、睡眠差。病机为脾肾亏虚,痰瘀互结。
噎膈脾肾亏虚痰瘀互结痰热蒙心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婚后闭经、不孕2年,术后闭经半年。面色萎黄,口干不欲饮,脘胀食少,腰际酸痛,乳房不胀,大便溏薄。血PRL升高,脉细尺弱,舌质澹红苔薄白。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冲任失调,血海失于充盈。
闭经气血不足脾肾不足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陈某,男,30岁。小便滴沥5年,阳事不举3年。舌淡红,苔黄白厚,脉缓而弱。脾肾阳虚,兼夹湿浊。小便滴沥,小腹痛,阳事不举,眠食正常。关尺脉浮而缓,舌质淡红。
前列腺炎性功能衰退脾肾阳虚湿浊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腰及左下肢疼痛、麻木1年,加重伴跛行15天。腰椎正常生理弯曲存在,腰5棘突旁压痛并向左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左侧15°,加强试验阳性,挺腹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左下肢外侧麻木,触觉减退,跟腱反射减弱。CT提示L5~S1椎间盘向左后外侧突出,神经根受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腿痛寒凝血瘀风邪袭络痰湿阻络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反复突发晕倒、不省人事、肢体抽搐,病程半年余。痫病,风痰上扰证。舌尖红,脉细弦数。脾气暴躁,睡眠不安,多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小便多,大便干,少痰。
癫痫风痰上扰肝风内动脾常不足
查看详情 →
6岁女性患者,尿频、大便稀,病程半年。舌红苔薄白。中医辨证为中气不足,脾肾气虚,固摄无力。望诊见舌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尿频、大便稀。切诊未提及。
尿频脾肾气虚固摄无力
查看详情 →
8岁女性患者,主诉眨眼、嘴角抽动2年余。体瘦,面黄,精神不振,脾气乖戾,注意力不集中,纳少厌食。中医诊断多发性抽搐症,辨证痰热内扰。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多发性抽搐症痰热内扰面黄形体偏瘦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双下肢及面部浮肿,尿蛋白(+++)。面色白而虚浮,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体倦乏力,时感恶风,动则气短。舌澹红,苔薄白微腻,脉濡滑。肾病综合征I型。舌红少苔,夜寐不沉。
肾病综合征肾阳虚气短体倦
查看详情 →
杲某,25岁,男性。主诉夜间梦遗、滑精,精液中夹鲜血,呈红白稠浊液,伴乏力,腰膝酸困。舌红苔白,脉细缓。中医病名:遗精。证型:肾虚精关不固,兼相火妄动,火伤脉络。病因病机:君火亢盛,心阴暗耗,阴亏火旺,扰动精室,热伤血络。病程:未明确提及。
梦遗滑精精血亏损肾虚君火亢盛
查看详情 →
男性,45岁,腰酸痛、乏力,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病程4年,大便溏,日一二行,舌黯澹,苔薄,血肌酐120μmol/L,尿Pro(+),腰痛,脾肾亏虚证,脾运失健,瘀浊内生
腰痛脾肾亏虚蛋白尿肾功能不全
查看详情 →
患者壮热无休、四肢筋急、心脏跳跃、胸膈气闷,舌干白如霜无津液,脉弦数无伦。中医诊断为心风,病机为血轮过热,抱薪救火。
心风心机亢进血热津液枯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头晕、腰酸、倦怠无力、记忆力减退、精神恍惚、性欲澹漠,病程6个月。中医诊断肾精亏损,肾气虚衰。面色皖白,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更年期综合征肾精亏损肾气虚衰阴虚阳亢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女性。主诉胃痛多年,每食冷或生气即发,时好时发。痛时胃如刀割,胁胀、胸闷、噫气、背沉如压百斤,口苦而不干。舌澹,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胃痛,辨证为肝郁气滞,肝旺侮土,土弱而寒邪乘虚而入,以致气滞寒凝而痛。
胃痛肝郁气滞肝旺侮土气滞寒凝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泄泻反复发作10余年,清晨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情绪紧张或工作压力大时易发作,伴轻微腹痛,便后痛除。中医诊断泄泻,辨证肝郁气滞,肝脾不和。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未详述。
泄泻肝郁气滯肝脾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男性。主诉包括行动不便、右侧肢体跛行、言语不利、全身乏力、头重麻木、有少量痰涎。病程自2002年4月22日首次就诊起,持续约3年。中医病名属中风后遗症。证型包括气虚血瘀夹痰浊阻滞清阳、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气虚血瘀髓海不足、气虚血瘀肝肾不足、痰瘀阻窍清阳不升、痰瘀阻络。舌象表现为舌胖大暗红、舌澹胖苔薄、舌澹胖紫暗、舌澹胖稍暗、舌澹胖嫩稍暗、舌胖大水滑。脉象为脉沉细弦、脉沉细稍缓、脉沉细小弦、脉沉细缓、脉沉细稍缓、脉沉细小弦。病机涉及气虚血瘀、痰浊阻滞、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清阳不升。
脑梗死气虚血瘀肝肾不足髓海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老,主诉情志失怡,精神幻变,夜眠不安,倦睡不语,面色少华。舌驳,脉弦。诊断为肝郁不达,病程久。二诊主诉神态失常,跌磕伤腿,步履不便,舌苔积垢腻,小溲自遗,脉弦。诊断为痰浊壅阻,灵机蒙蔽。
肝气郁结痰浊壅阻肾虚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男,26岁,神疲肢倦,脘痛不舒,大便间行而溏,胃纳不香,泛泛欲恶,舌苔根腻前薄。脾虚则健运无权,胃虚则降浊失职。舌苔根腻,脉象未提及。
脾胃气虚胃气失和脾失健运泛恶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女性。反复腹泻3年余,近2周加重,每日3~5次,大便黏液状,伴腹痛、里急后重、自汗、盗汗、畏寒、指尖冷、纳差、小便清长、口干、喜热饮。舌红少苔,脉沉细。中医诊断为久泄,证属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久病伤肾,脾阳受损,运化失职,水饮内停。
慢性肠炎脾肾阳虚黏液便里急后重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