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8岁,发作性心慌8年,加重伴胸闷半个月。高血压13年,子宫切除20年。心慌、胸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纳差。面色微黄,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厚腻,脉弦细偶结。胸痹心痛,胸痹心悸,眩晕。证属心脾气虚,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劳累思虑过度,耗伤心脾,脾失健运,气血乏源,气滞血瘀,心脉瘀阻。
心脾气虚气滞血瘀心悸胸痹
查看详情 →
女,72岁,眩晕一周,糖尿病史10年。口干饮频,寤不安寐,夜尿频多,便解艰难。舌尖红,阴虚火炎。右手弦劲搏指,风阳翔动。血少贮蓄,水不涵木,厥阳化风掀扰,头时昏眩。下焦肝肾日损,心相火炽,寤难成寐。素秉风木之质,厥阴下水而上火,在卦属巽。女子少血而多气,经水产育,血海渐次空虚。
眩晕糖尿病口干夜寐不安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5岁。右腹部隐痛,愈痛愈甚。舌苔薄黄腻,脉滑数。辨证为湿热血瘀,肠痈腹痛。病程未明确记载。
肠痈腹痛湿热血瘀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发热恶寒,体温39℃以上,汗出热不退,病程2日。发热而身热不扬,体温39.8℃,下午及夜间热甚,汗出夜甚,胸脘痞满,呕恶,口不甚渴,小便不利,口干欲饮,眩晕,头沉重如裹,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脉濡。中医诊断湿温,病机为湿热阻滞、膀胱气化失司。
眩晕湿温湿热阻滞膀胱气化失司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眼胀头痛,视物模糊,虹视,时愈时发2个月。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绿风内障,证型肝阳上亢证。病因病机肝阳上亢。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眼压升高,双眼视野向心性缩小,瞳孔开大,前房浅,房角窄。伴有头痛、耳鸣耳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腰膝酸软、面红、眩晕、手心发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肝阳上亢阴虚火旺眼压升高视物模糊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主诉惊悸不安、神疲胆怯,病程3年。主要症状包括心慌心跳、善惊易恐、头目眩晕、情绪不安、耳鸣颞胀、记忆力减退、失眠。面色微黄,舌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心神不宁、心胆虚馁证。
神经衰弱心神不宁心胆虚馁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 产后11天左侧骶部疼痛4天 骶部左侧疼痛固定不移 腰膝酸痛 面色苍白 头晕心悸 无汗 食欲差 睡眠差 大便干 小便短黄 舌淡苔黄脉沉细 产后身痛 气血亏虚 外感风寒 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 腠理不固 风寒湿邪侵袭 经脉阻滞 气血运行不畅 证属气血亏虚、外感风寒证
产后身痛气血亏虚肾气亏虚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男,30岁,外感风热,身热咳嗽、头目眩晕,舌黄垢厚,咽红肿痛,脉象滑数。风热犯肺。外感风热,肺失宣降。舌黄垢厚,咽红肿痛,脉滑数。
风热上受肺失宣降舌黄垢厚咽红肿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女性。主诉头晕、头昏、手麻、夜眠差、夜尿多。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眩晕,证型未明确。舌苔薄白,脉沉弦。头晕、头昏、手麻、夜眠差、夜尿多。脉沉弦,舌苔薄白。
高血压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脾虚湿阻
查看详情 →
女,65岁。头晕眼花、身痛2年余,加重1月余。眩晕,胁下痞积。肝肾阴虚,肾阳亦弱而上浮,肝脾气血郁结。面色轻度浮肿,舌澹红,苔薄黄润,脉细弦,右寸弱。血压150/120mmHg,心尖区Ⅱ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第二音亢进,肝大,右肋下二横指,质中硬边钝,脾左肋下刚触及。大便干,小便黄,手心发热,多梦,下肢发凉,恶寒,左肋下痛,面肢微胀。
眩晕肝肾阴虚肾阳弱胁下痞积
查看详情 →
女,65岁。头晕反复发作1年余,加重1周。眩晕,病程1年,时发视物旋转,每次数秒至数分钟。中医诊断眩晕,证型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舌嫩红而干,苔少,脉细弦。既往检查提示颈椎退行性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肝肾阴虚肝风内动心烦不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男性。主诉头晕耳鸣1年,加重2天。病程1年,遇紧张急躁即发头晕,伴心悸。舌象澹红偏暗,苔薄黄。中医诊断眩晕,证型肝阳上亢,胆热上扰。病因情志不遂,病机肝阳上亢,气郁化火,上扰清空,胆失清宁。
眩晕肝阳上亢胆热上扰气郁化火
查看详情 →
女,50岁,低热、口渴恣饮、倦怠、眩晕、多汗、大便坚,病程夏季加重。中医诊断:疰夏。证型:暑火侵袭,中气不足,腠理不密。病因病机:暑火侵袭,中气不足,调摄不慎。舌质深红、舌表干、少苔,脉数、右关缓、两尺略虚。
眩晕倦怠疰夏中气不足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晕、耳鸣、头目胀痛沉重、胸闷、恶心、周身困倦乏力。病程3年余,劳累及心情不佳时加重。中医病名为风眩,证型为脾虚湿阻,血行不畅,肝阴不足,风阳上扰。面色潮红,舌质暗澹,舌体稍胖大,边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滑。
风眩肝阴不足脾虚湿阻血行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胸痛、胸闷3年余,伴两手颤动、头目眩晕、下肢痿软、关节疼痛、左侧头痛且胀、睡眠不宁。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属胸痹,病机为心阴心血亏损,水不涵木,肝阳上亢。
冠心病心阴虚肝阳上亢胸痹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主诉眩晕、头痛、作呕,病程渐进加重。中医病名为眩晕,病机为伏热与湿气相搏,上冲头部。望诊见舌苔白厚微黄,口干微渴;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大便燥、尿色深黄;切诊见脉缓而无力。
眩晕头痛伏热湿气湿滞三焦舌苔黄厚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发作性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舌紫红,苔薄黄腻,脉细滑。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型为痰热内扰。病程未明确。
眩晕痰热内扰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头痛反复发作10余年,冬春加剧,朝轻暮重,痛若锥刺,伴头昏头胀、眩晕欲倒、恶心欲呕、耳鸣失聪、两胁隐痛胀痛、口苦、纳差、烦躁易怒、健忘少寐、小便黄、大便不爽。舌质红,苔薄黄,脉小弦而紧。既往有急性黄疸型肝炎病史,现病史提示脑硬化、肝大。证型为肝失疏泄,阴虚气滞,化火上炎,虚实相兼。
眩晕头痛肝郁气滞阴虚化火
查看详情 →
男,41岁,眩晕、耳鸣近1年,病程约1年。眩晕,头重耳鸣,腹胀纳差,恶心呕吐,嗳气,身倦乏力,心急烦躁,失眠梦多,形体肥胖,面色无华,舌边尖红、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脾虚痰湿,肝郁化热。
眩晕脾虛痰濕肝郁化熱
查看详情 →
刘某,40岁,男。神志恍惚,面色苍白,呼吸低微,畏寒肢冷,小便失遗,语言不清,左半身不遂。脉象沉细。辨证为肾气下脱,精气亏虚。面色苍白,脉象沉细。神志恍惚,语言不清,左半身不遂,小便失遗,畏寒肢冷。脉象沉细。
中风脱证肾气下脱精气亏虚阳气衰惫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