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8岁,主诉蛔虫性肠梗阻1天,呕吐幼虫,阵发性腹痛,大便不通。中医病名蛔虫性肠梗阻,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蛔虫阻滞肠道。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呕吐、腹痛、便秘,切诊未提及。
蛔虫性肠梗阻呕吐腹痛大便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右胁热疼向肩背部放射,伴心下痞满二月余。胆胃不和,寒热夹杂。舌苔薄黄,脉弦。
胆胃不和寒热夹杂胆汁排泄受阻升降不利
查看详情 →
1岁半男童,发热、腹泻、呕吐、脓血便,持续一周。痢疾、疫痢。猝中邪秽,疫痢。腹膨隆胀闷,腹痛加剧,舌淡苔灰黑微腻。肠鸣漉漉,欲进饮食。
急性菌痢中毒性消化不良疫痢攻毒于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便血、腹部疼痛,病程自1995年3月起。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脾虚湿盛。望诊见舌淡,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困倦、食少、胸脘痞闷、双下肢沉重、大便不成形。切诊见脉濡。
便血腹部疼痛脾虚湿盛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周半,高热八天不退,绿水样腹泻,纳差,吐奶,嗜睡,咳喘,膈动鼻煽,呼吸36次/分,两肺湿啰音,白细胞升高,痰培养金葡菌,右肺门及左下肺阴影致密,深度昏迷,面灰腹满,舌红无津,指纹粗大而暗,直透三关,左沉数,右浮大,高热,肺热痰壅,气阴两伤
高热肺热痰壅气阴两伤舌红无津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8岁,主诉腹泻4月余,腹泻、便秘、腹胀交替发生4周余。泄泻日久,脾土已虚,运化失健,湿热夹滞互阻肠胃,中焦气机升降失常。神志清晰,精神萎靡,形体消瘦,语声低微,脘腹膨满,舌质红,苔黄腻而厚,脉弦。
泄泻脾虚湿热夹滞气机不调
查看详情 →
女,48岁,白带量多质粘恶臭,便意频,下腹坠胀痛,面容憔悴,气弱语微,脉沉细而数,舌苔稍黄。证属热毒炽盛,气滞于中,津血亏损,形气耗伤。病程较长,有宫颈癌三期及癌变肠转移病史,肠梗阻后大便难解伴便血,小便不畅色黄赤。
宫颈癌三期肠转移热毒炽盛津血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术后腹痛、呕恶,病程5天。术后肠粘连导致不完全肠梗阻。舌质偏红,舌苔白厚微腻,脉沉滑略数。
不完全肠梗阻胃肠功能失调舌苔白厚脉沉滑数
查看详情 →
七岁男性患者,主诉夜间腹部剧烈疼痛,伴肢冷汗多,病程持续未止。腹胀满,肠管段状可见,疼痛时缓时急,按之痛甚,呕吐食物及胆液样黄水,肠鸣漉漉,大便三日未通,口渴不能食,面黄。脉弦紧,腹鸣音。诊断为机械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余滞未尽腹胀满肠鸣漉漉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术后脐腹隐痛,阵发性发作,2天前腹痛加重,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神清,痛苦貌,恶心欲吐,腹痛时轻时重,阵发绞痛,无发热,无排便排气,小便黄赤。舌澹有紫气,苔薄腻,脉细弦。病机为手术损伤,气滞血瘀,腑气不通。中医诊断为关格(气滞血瘀型)。
术后肠梗阻气滞血瘀腑气不通腹痛绞痛
查看详情 →
女,80岁,腹痛粘液血便6月,再发腹痛1天。肠梗阻,机械性、动力性、缺血性,气滞血瘀、肠腑闭塞。腹稍隆,左下腹及左上腹轻度深压痛,肠鸣音亢进。血小板减少,D-D升高,FIB升高,X线提示小肠梗阻。
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气滞血瘀肠道闭塞
查看详情 →
术后腹痛腹胀,便秘10天。多次手术史,真气耗散,气血亏虚,三焦失调,痰湿夹瘀,郁而化热,腑浊内结。苔黄腻根灰黑,质紫,舌下静脉如蚯蚓状,色暗紫。脉沉细。
肠梗阻气血亏虚三焦失调痰湿夹瘀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产后3天腹胀腹痛,大便闭,呕吐,发热。产后腹痛腹胀明显,腹部膨隆如足月妊娠,体温38°C,脉搏126次/分,呼吸40次/分,腹部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弱,血白细胞升高,腹部透视示肠曲扩张,水液平面,诊断为产褥感染,麻痹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产褥感染腹胀腹痛
查看详情 →
82岁女性,发热、呃逆、腹胀痛、便血,病程1个月余。肠积,证属脏毒积聚型。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低分化腺癌,直肠癌。
肠梗阻结肠癌脏毒积聚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腹胀、腹痛7年,加重4年,伴呃逆、恶心、呕吐、腹部包块、排便排气障碍、大便鲜血。腹部膨隆,左下腹凸起,压痛明显。舌澹苔白腻,脉沉细。腹透及腹平片未见机械性肠梗阻征象。肛镜见多个痔核。血沉、肝功能、血常规及“OT”试验均正常。中医病名属肠粘连、内痔出血。证型为肝郁气滞,脾虚气陷,胃失和降。病因病机为肝脾功能失调,气、湿、瘀互结,气机逆乱,升降失常。
肠粘连内痔出血肝郁气滞脾虚气陷
查看详情 →
29岁男性,泄泻,痿证(脾胃虚寒),病程一年余,伴有纳呆、消瘦、低热、头晕呕吐、神疲乏力、下肢不用。面色萎黄而晄白,形体赢弱,皮肤干燥,肌肉瘦削,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腹部有多处手术疤痕,腹软无压痛,肠鸣漉漉,两膝反射、腱反射消失。低血钾,短肠综合征。
短肠综合征脾肾阳虚泄泻纳呆
查看详情 →
王某某,女,48岁。主要症状为低热腹痛、大便次数增多、干稀交替、脓性黏液。病程较长,有30年腰椎结核病史,1977年复发病,持续至1978年。中医诊断为痰血结聚而成肠覃,气阴两伤虚实挟杂之证。体征见体温38.3℃,脉细数,舌瘦苔白而干,腹部肿块明显。
肠结核痰血结聚气阴两伤肠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腹痛、失眠半年,加重3天。舌红苔白黄,脉沉细。精神疲惫。中医病名肠痈,证型为手术创伤导致气血虚弱、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手术创伤、气血虚弱、气滞血瘀。望诊舌红苔白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腹痛、失眠,切诊脉沉细。
肠痈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突发剧烈腹痛,手术后呃逆频作,呕吐腹胀,无矢气,18天不能进食。中医诊断胃腑实热壅结,气血壅滞不得下行。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呃逆、呕吐、腹胀、无矢气、不能进食。病程18天。
胃腑实热气血壅滞腑实不通粘连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劳累后胸闷、气促三月,伴下肢浮肿20余天。腹胀腹痛,大便秘结,矢气全无,神情萎弱,腹胀如鼓。舌苔薄黄而燥,舌尖红。脉弦滑。年逾花甲,气阴本虚,术后更伤其正,气虚传化无权,阴亏无以濡润,腑气滞而不行。中医病名属虚劳,证型为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瘵虫蚀阴,气虚肠腑传化无力,阴亏无以行舟,燥滞内结肠腑,虚中挟实。
慢性心包炎气阴两虚肠腑燥结虚中挟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