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7岁,女性。主诉胃脘胀十年余,纳差,偶有胃脘隐痛,大便稍溏,食后胀甚。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弦。诊断为中虚气滞之胃痞。胃镜检查示胆汁返流,胃窦粘膜萎缩性改变,肠上皮化生,HP阳性;X线示胃下垂。病理检查示中度浅表萎缩性胃窦炎。舌脉无明显变化,诊断未变。
胃胀胃痞中虚气滞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胃脘胀满,食后加重,嗳气,矢气频,大便溏,夹不消化食物,夜寐欠佳。舌淡红,苔薄黄腻,舌下络脉迂曲。脉细小弦。辨证为脾虚热瘀证。
胃胀慢性胃炎脾虚热瘀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左肢不遂,病程12日。头偏右痛,面红目赤,口眼㖞斜,舌苔厚腻微黄,口苦有火味。脉弦劲。中医诊断为肝阳上亢,痰热蒙蔽清窍。望诊见面红目赤,舌苔厚腻微黄。闻诊见口苦有火味。问诊见左肢不遂,头痛,面赤,口眼㖞斜,胃胀呃逆,嗳酸,目多眵泪。切诊见脉弦劲。
胃胀中风闭证肝阳上亢痰热蒙蔽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男性。胃胀满不痛,胃脘不舒,昼轻夜重,全身乏力。病程3年。中医病名痞满。证型脾胃虚弱,气滞湿阻。病因食肉、食生冷。舌红,苔薄或薄白,中微黄。脉沉细。面色萎黄。胃脘部胀满,嗳气,肠鸣,矢气,口渴,消化慢。
胃胀痞满气滞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肝风内动,头胸眩晕,心悸,神疲乏力,两脚浮肿,胃脘胀闷。中医病名属肝风内动,证型为肝风内动,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风阳上扰。望诊未见描述,闻诊未见描述,问诊见头晕、心悸、乏力、浮肿、胃胀,切诊未见描述。
胃胀肝风内动头眩晕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头痛、失眠、头晕、消化不良、胃脘胀痛、便时干时稀。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
胃胀水肿头痛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胃胀30年,加重10余天。胃胀持续,与饮食无关,时反酸打嗝,饮食无味,乏力明显,睡眠欠安,舌淡红,边有齿痕,苔黄,脉弦。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肝胃郁热。望诊舌淡红,边有齿痕,苔黄。闻诊无特殊。问诊胃胀、反酸、乏力、睡眠欠安。切诊脉弦。
胃胀胃溃疡肝胃郁热反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未明确记载。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记载。证型未明确记载。病因病机未明确记载。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未明确记载。病史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胃胀血虚面色苍白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胃痛、胃胀10余年,加重2月余。病程10余年。中医诊断胃痛,证型脾虚肝郁血瘀证。舌质澹,苔白。脉沉细。病机为脾虚肝郁,气滞血瘀,胃失和降。
胃胀胃痛脾虚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双侧胁肋部胀痛半年。胁痛,肝郁气滞证。胁痛主要责之肝胆,因肝位居于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肝性喜条达,情志不遂致肝失调达,气机郁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胃胀胁痛肝郁气滞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反复胃脘痛5年,再发5天。胃脘疼痛,胀痛拒按,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大便不爽,得矢气则舒。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脾胃虚弱,饮食积滞。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胀胃痛食积嗳腐吞酸
查看详情 →
女,42岁,乏力、头晕、头顶部隐痛伴眼痛、胃脘胀闷、失眠、情绪抑郁,病程4年。郁证,三焦经络郁滞、肝阳上亢、内热外寒的虚实共存状态。舌质红,苔黄腻少津,脉弦细。乏力、周身酸楚、头晕、头闷痛、口干口苦、纳呆、胃腕胀闷泛酸烧心、怕风怕冷、四肢不温、腰酸、易汗、心烦急躁、眠浅易醒、大便不畅、小便黄夜尿多。
胃胀抑郁状态慢性疲劳综合症浅表性胃炎
查看详情 →
患者15岁,女性,主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5个月。现病史见双膝关节疼痛、易感冒、动则多汗、胃不适、脘胀、呕吐、寐差、面部痤疮、皮肤干燥粗糙、角化、脱发。舌澹略暗、舌尖红,脉弦滑。诊断为病久正气不足,损伤脾胃,湿热内蕴。
胃胀系统性红斑狼疮正气不足脾胃损伤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反复便前腹痛5年余。大便溏,便前腹痛,食后腹胀,精神差,面色不华,精神困疲,喜暖畏寒。舌质澹,苔薄腻。脉弦。中医诊断泄泻,证型脾虚泄。病因病机属脾虚湿盛,中阳不运。四诊见舌象澹,苔薄腻,脉弦。
胃胀泄泻脾虚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失眠10年。病程长,伴有头晕胀、记忆力下降、耳鸣、颈项板滞、心烦易怒、情绪低落、胃胀、胃纳一般、大便尚调。舌质偏暗,苔薄。中医诊断不寐、症瘕。辨证肝郁阳亢,瘀热交阻。病因为产后情志不悦,气滞血瘀,肝阳上亢,瘀热内生。
胃胀失眠症肝气郁结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男性。主诉胃脘胀满不适1年,再发1周。症状包括胃脘胀满、眠差、早醒、口中黏腻、纳一般、大便稀溏。舌淡红、苔稍黄厚腻,脉滑。诊断为胃脘胀满不适,辨证为湿热内扰型。二诊时舌暗红、苔薄稍黄,脉弦,辨证为肝胃不和。
胃胀湿热内扰肝胃不和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头晕反复发作半年,加重一周。病程半年。中医病名眩晕,证型气血虚弱。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望诊舌质澹,舌苔薄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有头晕、胃脘胀满、月经前情绪欠佳、经色暗。切诊脉沉细。
胃胀气血虚弱脾胃虚弱头晕
查看详情 →
郭某,男,48岁。全身发黄一周,面目爪甲金黄色,胃胀、呃逆、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脉沉弦。辨证为湿热郁滞,肝胆疏泄不利,胆液外溢,胃气上逆。
胃胀黄疸湿热郁滞肝胆疏泄不利
查看详情 →
男,48岁,心前区闷胀时痛2年,加重2个月。舌质澹红,苔黄腻,脉弦细。胸痹,气滞血瘀,腑气不通。肝气不舒,气滞血瘀,肝胆气郁化热,横逆乘土,腑气不通。左胸憋闷,时有刺痛,气短,乏力,头晕,大便干结,胃脘胀满,嗳气,心悸。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血脂异常。
胃胀胸痹气滞血瘀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5岁。主诉胃中胀满,伴胃脘部畏冷恶寒。口不渴,精神疲乏,食纳较差。舌苔薄白,脉细。辨证为中焦虚寒。二诊时舌苔薄黄,脉细。辨证为中虚而寒凝,寒邪已去,有虚热上扰心神。
胃胀中焦虚寒虚热上扰少寐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