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6岁,男性。主诉腰痛、颈项痛,病程10年,阴天加重,晴天缓解。舌质紫黯,苔薄白微黄,脉沉弦。辨证为痛痹证兼气滞血瘀证,病因病机为素体年老气血亏虚,感受风寒湿邪,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凝,肾之脉络受损。
痛痹证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阵发性胸痛8年,支架术后心绞痛发作频繁。中医诊断胸痹,证型气滞血瘀。主要症状包括心痛如针刺刀割,胸闷憋闷,两肩背痛,面胀目赤,头晕而沉,口唇青紫。舌质紫红,有瘀斑点,舌苔薄白。脉弦。
胸痹心痛气滞血瘀心痛如刺舌紫瘀斑
查看详情 →
女,50岁,胸痛彻背,背痛彻胸,病程由恼怒抑郁而起。舌红苔白,脉弦细,按之略数。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属情志不舒,病因病机为情志抑郁,气机阻滞。
胸痹心痛肝气郁结痰气交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左腹背痛2个月。主要症状为左上腹持续痛,及于腰背,时轻时重,坐卧均痛,食欲不振,神倦乏力,大便溏而不畅,畏寒喜暖,不欲饮水。面色稍呈苍白无华,舌质偏澹,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病机为气滞血瘀,寒热夹杂。
急性胰腺炎气滞血瘀寒热夹杂畏寒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左腰背痛3年余。病程反复,劳累后发作,左侧明显,弯腰加重,背伸减轻,不耐久坐、久立。腰背肌紧张,腰椎侧弯,左胸腰T12~L1棘旁压痛,左4字试验阳性,尾骨端压痛明显。陈旧性尾椎脱位,T12、L1椎体陈旧性压缩性骨折,骶尾椎陈旧性脱位。尾骨端压痛,胸腰段脊柱压痛,活动包块。
尾椎源性下腰痛尾椎脱位胸腰椎退行性改变腰椎侧弯
查看详情 →
女性,39岁,颈背胀痛连及腰痛1年余,颈背转侧不利,腰背部畏冷,头晕,便秘。舌苔薄白,脉弦。辨证为风湿痹痛。面色正常,舌象薄白,脉象弦。主诉包括颈背胀痛、腰痛、头晕、便秘。病程为1年余。
风湿痹痛风寒湿邪太阳经舌薄白
查看详情 →
武某,56岁,身热、自汗、面赤、胸闷气逼而痛引肩背、精神萎靡、少气懒言、声低气细、胃脘酸胀、恶心吐痰、不思食,舌白腻,脉微细数,心包摩擦音显著。中医病名属心包炎,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详述。望诊见面色赤,舌苔白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症状多样,病程较长;切诊脉微细数。
急性心包炎心气不足阳虚水停痰阻气滞
查看详情 →
男,44岁,主诉右膝关节疼痛,病程半年。痛痹,病因病机为风寒湿邪侵袭。舌淡,苔薄白,脉沉弱。右下肢小腿肌肉削瘦,膝关节无红肿,血沉40mm/h。
腰背痛痛痹风寒湿邪膝关节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右胁下痛连及后背8个月,加重3个月。精神不振,彻夜不眠,惊恐出汗,胁下痛及后背,头痛在巅,口泛白沫,不能食,畏寒,遇风即发热。舌淡苔滑,脉弦细。B超示慢性胆囊炎,肝功SGPT升高。中医病名属胁痛,证型为肝寒气不舒,病因病机为肝胃寒、肝胆皆寒、经寒气不行。望诊见舌淡苔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惊恐不眠、畏寒、头痛、口泛白沫,切诊脉弦细。
胁痛背痛惊恐不眠头痛巅顶口泛白沫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诉脊背作痛,倦怠乏力,胸背前倾,弯背舒适,挺胸伸腰受限,嵴背疼痛加剧,不能俯卧仰卧。病程自1979年起,持续多年。中医诊断类风湿性脊柱炎。舌绛少苔,面色少华,精神不振。脊椎中段棘突状似竹节,背屈则舒,不能伸仰。血沉45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阳性,抗“O”500单位。胸椎X片示第5~11胸椎小关节面模糊,椎体骨质疏松。
类风湿性脊柱炎肾虚督脉失养血瘀
查看详情 →
葛某,41岁,恶心呕吐7~8年,伴有头晕头胀、左少腹疼痛、左肩背痛、左胸第二肋软骨痛、腰困、畏寒、小便频而少、早晨大汗出但口不干。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水饮上冲呕吐。舌苔薄白,脉弦紧。病程长,症状复杂,涉及多系统表现,病因病机为脾阳大伤,水饮停聚。
脾胃虚寒水饮上冲脾阳大伤舌苔薄白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发热、发冷、胸闷、后背痛、全身肢节痛。病程自1981年8月26日起。中医诊断外有寒湿、内有郁热,后辨证为外邪内伏化热,夹痰浊互结不得外透。望诊舌红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热、发冷、胸闷、后背痛、全身肢节痛、畏寒、肢节酸痛,切诊脉浮数。
风湿热外有寒湿内有郁热痰浊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小腹硬块逐渐增大,腹部硬块如妊娠3个月,按之痛甚,月经错乱,腰嵴酸楚,心悸,烦躁,精神忧郁,下肢乏力。舌质暗红,有瘀斑痕,苔白夹黄而腻,脉象沉弦。中医诊断为子宫肌瘤,辨证属气滞血瘀。病机为瘀血留滞,冲脉血海寒热致血瘀凝滞,形成症结。
子宫肌瘤气滞血瘀瘀血凝滞肿块增大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男性。主诉排便困难10年余。主要症状包括大便排出困难、短细状、便意频、腹胀、头晕、头内侧针刺性疼痛、怕冷、汗出、嗳气、口苦、打喷嚏、流清涕、咳嗽、痰白稠、睡眠欠佳、小便淋痛、周身疼痛、右上肢及右脸颊易颤、易急躁、血压高。腹部手术瘢痕可见,上腹正中条索状物叩击痛。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诊断包括便秘、结肠黑变病、胃炎、胆囊炎、高血压病。病机涉及脾虚肠燥,气血不足。
便秘结肠黑病变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失眠2~3年。病程较长。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头胀、耳鸣、记忆力下降、颈项板滞疼痛、手麻、腰背痛、足寒、两腿无力、心慌、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细。中医诊断为不寐。辨证为肝阳偏亢,瘀热交阻。
失眠肝阳偏亢瘀热交阻颈椎病
查看详情 →
76岁女性患者,慢性腰背痛十余年,伴有坐骨神经痛及腰背部板样感。腰3~5椎棘突压痛(+++),叩击痛,功能活动受限。X线示腰3~5椎体唇样改变。退行性嵴柱炎诊断。背部呈圆背畸形,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退行性腰背痛腰椎病变坐骨神经痛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胸闷半年,病程较长。现症见胸脘痞闷、睡眠不佳、口干苦、乏力、腰背酸困痛、时发胃痛。舌红,苔黄腻,脉弦缓。中医诊断为胸痹,病机为胸阳不振。病因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规律有关。病位涉及心、脾、肝、肾,病理机制为脾胃失调、肝脾肾功能紊乱、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
胸痹胸阳不振脾胃受伤肝脾肾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小便不畅,伴有口干唇燥、咳嗽痰多、大便溏、腿软乏力。中医诊断为消渴,证型为肾虚阴伤,湿热内郁,久病络瘀。舌象暗紫有裂纹,苔黄腐腻,脉弦。体征包括形体消瘦、尿黄有沫、尿蛋白阳性、尿素氮偏高、空腹血糖7.5mmol/L。
消渴肾虚阴伤湿热内郁瘀热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男性。主诉腰背部疼痛6年,加重10天,发僵,晨起明显,遇凉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前屈后伸受限。中医病名强直性脊柱炎(骨痹),证型脉络瘀滞,经络受阻,正气不足。病因病机风寒湿外邪侵入,气血运行不畅。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腰背部疼痛、发僵、低热、活动受限,切诊未提及。
强直性脊柱炎骨痹脉络瘀滞经络受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胃脘痞胀8月,伴两胁隐痛,食后为甚,乳房作胀,矢气则减,常便溏,口苦,后背痛。舌澹红,苔薄黄,脉细弦。诊断为胃痞,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胃气不和,气滞血瘀。
胃痞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血虚阳亢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