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憋气+高血压

男,46岁,腰痛13年,头晕头痛2年,恶心呕吐3天。关格,脾肾气阴两虚,挟有湿热。面色晦暗,舌苔黄腻,脉弦滑。胸闷憋气、心悸、咳喘、痰黄稠难咯,便溺不畅,呕逆。湿热弥漫三焦。
高血压胸闷憋气慢性肾炎脾肾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女,63岁,头痛、头昏,病程较长,高血压病史,心前区绞痛,腹痛,剑突下触痛,体温38℃,血压160/100毫米汞柱,精神差,心浊音界左下扩大,心尖区Ⅱ级收缩期杂音,ST段改变,T波倒置,真心痛气滞血瘀型,舌质偏红,苔厚腻,脉细无力,心电图异常,腹痛待查。
高血压胸闷憋气心肌梗塞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诉浮肿4弃涂,合并眩晕1年余。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水肿,证型为气虚水湿上泛,肝气上逆。病位在肺脾肾。望诊见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疲乏无力、纳差、胸闷憋气、恶心欲吐、尿少、大便溏。切诊见脉沉细。BP29.3/18.4kPa。
胸闷憋气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气虚水湿上泛
查看详情 →
48岁男性,主诉神疲肢倦、胸闷憋气、心慌气短、乏力、汗出、面赤、心动过速、情绪易激动、腹胀、睡眠欠佳、夜尿多、纳少、大便不成形。高血压病史2年余。舌质淡黯苔薄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弦细滑数。辨证为心脾气血两虚证。
胸闷憋气心脾气血两虚气血不足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包括高血压病史十数年,五年前发生心肌梗塞,平素胸闷憋气,头晕头痛,性情急躁,睡卧不安,血压稍高。现病史提示近因天气变化频发胸闷憋气,偶有心前区疼痛。舌暗尖红,苔薄黄,脉弦滑。辨证为肝肾阴虚,阳亢动风,脉涩痰瘀,痹阻心脉。
高血压胸闷憋气肝肾阴虚阳亢动风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胸痛、胸闷、冷汗、右手发麻。病程自1972年起,有高血压、血脂偏高、心绞痛及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病史。中医诊断为真心痛,证型为痰浊痹阻心阳、瘀阻、心阳不振。望诊见形体肥胖,神志清,精神差。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昏、心绞痛、胸痛、冷汗、右手发麻。切诊见脉搏60次/分,血压130/90mmHg。
高血压胸闷憋气痰浊痹阻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0岁。发作性心前区疼痛2年余。劳累后心前区闷疼,牵引至肩背,日发作3~5次,持续5~7分钟,伴心悸气短、胸闷憋气、头晕目眩、心烦起急。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而结代。辨证为胸阳不振,心脉痹阻,阴虚肝旺。查体血压176/104mmHg,心率72次/分,心律不齐,早搏10次/分。
胸闷憋气冠心病心绞痛胸阳不振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腰痛13年,头晕头痛2年,恶心呕吐3天。慢性肾炎高血压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继发性贫血。面色萎黄,舌质澹胖稍暗,苔腻有裂纹,脉弦滑略数。头晕头痛,腰酸腿软,气短乏力,胸闷憋气,不能平卧,恶心呕吐,口甜而干,鼻衄,下肢浮肿,小便短少,大便溏烂,纳差,夜不能寐,口气秽臭,可闻尿味。证属关格,脾肾气阴两虚,挟有湿热。痰热壅肺,痰热扰心,湿热仍弥漫三焦。
胸闷憋气慢性肾衰肺部感染脾肾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5岁。口干思饮、乏力多尿3年。高血压20年,冠心病6年,糖尿病3年。胸闷憋气,劳累后心前区不适,乏力,口干,易饥饿,下肢发凉,夜尿频数,大便干燥。舌澹暗,脉沉弦。证型为气阴两伤,心脉瘀阻,肝阳上亢。
高血压胸闷憋气糖尿病冠心病
查看详情 →
男,62岁,冠心病、高血压病史10余年,胸闷憋气加重,时有胸痛,劳累后加重,头痛头晕,左下肢麻木,食欲不振,胃脘撑胀,大便干,四五天1次。舌红苔黄,脉弦。辨证属痰热互结、胸阳不展、胃气亏虚。
高血压胸闷憋气冠心病痰热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头胀头疼10余年,加重3个月。眩晕、头痛、耳鸣目眩、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胸闷憋气。舌质红,苔薄黄,脉弦。中医病名眩晕,证型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与情绪波动、肝火上炎有关。望诊舌红,苔黄。闻诊未提。问诊有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胸闷憋气。切诊脉弦。
高血压胸闷憋气眩晕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男性。心前区疼痛间作10余年,伴胸闷、憋气、汗出、头胀、周身乏力、畏寒、口干、耳鸣、下肢静脉曲张、双下肢肿、入睡困难、夜尿频、大便干。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病,证属阴阳两虚。舌象未提,脉象未提。病程长,病情复杂,涉及心、脾、肾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水饮内停,气血运行不畅。
胸闷憋气胸痹心痛病阴阳两虚证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女,64岁,高血压病史10余年,主症为头晕头痛、心悸气短、胸闷阵发性心前区痛,右肩放射,右半身麻木。体征包括面色红润,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血压190/130毫米汞柱,心电图示心肌受累。中医诊断为阴虚阳亢,胸阳不宣,痰浊内生,血瘀痹阻。
高血压胸闷憋气冠心病心绞痛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主诉心前区阵发性疼痛,持续性并向左肩放射,上腹部胀痛,大便干燥,心慌、气急、出冷汗。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真心痛,证型属阳明腑症。病因病机为胸闷憋气,胸膺两乳间疼痛,心痛彻背,头昏心慌出冷汗,上腹胀有不适。望诊舌质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头昏、头痛、心慌、气急、出冷汗、大便干。切诊脉弦数。
胸闷憋气心肌梗塞真心痛阳明腑症
查看详情 →
女,64岁,胸闷、憋气伴头汗、恶心,病程约3小时。胸闷,舌质偏暗,舌苔白腻,脉弦有力,左寸紧,寸紧于关,右寸弦紧较轻。胸骨边缘及背部第5胸肋关节可触及坚硬结节,左胸第5肋胸肋关节压痛,两上肢手厥阴、手少阴经筋有筋结点。
胸闷憋气气滞血瘀寒湿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高血压伴心前区发作性疼痛7年。现症见心前区疼痛串及后背,胸闷憋气,心慌失眠,后背畏冷,双手发麻,腰痛膝软,口干不思饮,大便偏干。体征示血压20/12kPa,舌暗红,脉沉弦,脉律不整。中医病名胸痹,证型阴阳两虚,心血瘀阻,肝阳上亢。望诊见舌暗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脉沉弦,脉律不整。
胸闷憋气冠心病胸痹心痛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头晕伴双下肢乏力反复发作10年。体型肥胖,舌紫黯,苔薄黄,脉沉弱。血压180/100mmHg。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气虚血瘀、痰浊内阻。病因病机为老年女性,素食肥甘,体型肥胖,日久痰浊内生,气虚无力推动血流,致血瘀,痰瘀互阻于清窍及肢体,故见头晕、乏力、胸闷、憋气。
高血压胸闷憋气眩晕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男,51岁,阵发性胸闷憋气5天,上午明显,伴头晕、下肢中度水肿。舌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瘀水互结热毒证。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颈椎病病史。实验室检查胆固醇6.65mmol/L。
高血压胸闷憋气冠心病瘀水互结
查看详情 →
60岁男性,胸中憋闷阵作2天,伴喘息不安、心悸自汗、左上下肢麻木、精神萎靡、倦怠乏力、头晕目眩、纳呆。舌质澹红,苔薄白,脉象细弱。高血压病、冠心病5年,去年曾有左上下肢麻木病史。真心痛先兆,中风病先兆(气虚血瘀)。血压20/10kPa,心电图I、L、V4-5导联ST段斜形下移,T波倒置。
胸闷憋气真心痛先兆气虚血瘀心悸自汗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