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5岁女性,主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二十余年,近出现胸闷心悸、喘不得卧、动则气短、咳嗽痰多、呼吸困难,面目轻度浮肿,下肢肿胀,面色晦暗,唇甲紫绀,颈静脉轻度怒张,肝肋下3厘米,质中,有轻度压痛。脉细数,舌质紫黯,苔白腻。证属老年久病体弱,外受风寒,痰浊壅肺,心脉瘀阻,胸阳不展,肾气亏虚,心肺肾同病。
胸阳不展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胸闷心悸
查看详情 →
男,56岁,胸闷痛5年,加重1个月。胸闷痛,阴雨、闷热天气尤甚,每日发作3~4次,休息后不能减轻,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脘痞胀满,口黏腻感,不渴,头昏沉,肢体沉重,四肢倦怠。舌质暗淡,舌体胖,有齿痕,舌苔白厚腻。脉象濡细。中医诊断胸痹,证型湿浊痹阻,胸阳不展。
胸阳不展胸痹湿浊痹阻
查看详情 →
男,26岁,咽喉不适3个月。喉核肥大,周围发红,咽后壁滤泡增生,舌红,苔薄,脉细。辨证为虚火喉痹,病机为邪热伤阴,虚火上炎,肺阴亏耗。
胸阳不展喉痹虚火上炎肺阴亏耗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劳力性胸痛3年,加重1周,牵涉右肩,大便黏腻不爽。舌偏红,稍白腻,脉滑数尺旺,寸觉稍差。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痰热痹阻胸阳。病因病机为痰热痹阻心阳,痰湿内蕴化热,影响心脉运行。
胸阳不展胸痹痰热痹阻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六十岁,男性。心慌、胸痛、头昏闷胀疼痛、失眠健忘、神疲乏力、大便秘结。既往有中风偏瘫病史,伴胆囊炎、慢性结肠炎、慢性气管炎。舌赤苔黄,脉弦滑。痰热瘀血阻滞脉络。
胸阳不展心脉痹阻痰热互结心虚气弱
查看详情 →
男,67岁,阵发性胸痛、胸闷6年,加重1年,胸痛劳累后尤甚,牵及左肩臂,伴胸闷、憋气、汗出、全身无力,纳食可,睡眠一般,小便淋漓不畅,大便可,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弱,胸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心气不足,血络阻滞,心脉不畅,气机阻滞,胸阳不展,汗出多、全身无力,心神失养,小便淋漓不畅,年老肾衰,气化不行。
胸阳不展胸痹气虚血瘀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咳嗽反复1年半。咳嗽干咳少痰,伴胸闷胸痛背痛,咽痒欲咳,入秋以来打嚏流涕。舌质淡紫瘀点、齿印、苔薄腻,脉细小滑。辨证为气虚风盛痰郁。舌质淡紫瘀点、齿印、苔薄白,脉细小滑。舌质淡红、齿印、苔薄,脉细小弦滑。
胸阳不展咳嗽变异性哮喘肺气不足风邪偏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突发胸痛3小时,活动后胸闷、胸痛,头晕,气短,乏力,汗出,怕冷,面色晦黯,焦虑,眠欠佳,大便干。舌质紫黯有瘀斑,左寸脉弱,右脉细涩。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心气不足,胸阳不展,瘀血阻滞。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瘀血阻滞。
胸阳不展冠心病心气不足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57岁女性,发作性心前区疼痛伴胸闷4年余,加重2周。心前区疼痛难忍,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太息,头晕,神疲乏力,腹胀吐痰,面色皖白,体态偏胖,声音低微,舌质暗澹嫩,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细弦缓。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气虚血瘀,痰湿阻滞。
胸阳不展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痰湿阻滞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主诉胸闷气短、心悸、心前区疼痛、纳呆恶心、体倦乏力。既往诊断冠心病、窦性心动过缓、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现症胸闷气短、心悸、头晕、倦怠乏力、恶心纳呆、口干而粘、不欲饮。舌胖苔白腻,脉沉迟。诊断湿浊中阻,气机不畅,胸阳不展。
胸阳不展冠心病湿浊中阻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发作性胸痛、胸闷3个月余,加重3天。病程3个月余。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气虚血瘀,湿热内阻型。刻下症见胸痛彻背,放射至左肩胛及上肢内侧,伴胸闷,面色晦黄,舌质暗澹,苔黄腻,脉象弦细。检查示心率78次/min,血压110/86mmHg,冠脉造影示前降支中段近端85%局限性狭窄。按语指出病因病机为劳伤心脾,心气不足,湿热内阻,气血瘀滞。
胸阳不展胸痹心痛气虚血瘀湿热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9岁。主诉右侧胸胁胀痛,恶寒发热,汗少,热重寒轻,面部潮红,咳嗽咯白沫痰,偶混紫暗血色,咯吐紫血块,胸部胀痛,口干欲温饮,大便三日未行,小便黄赤。舌苔澹黄,底白浊腻,尖边质暗红,脉滑数。中医病名胸痹,证型为痰浊偏盛,胸阳不展,病因病机为外感风温,肺气郁闭不宣。望诊见舌象异常,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脉滑数。
胸阳不展胸痹肺气郁闭痰浊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呃逆2年,饮水后加重,伴胸闷气憋、心悸、心前区疼痛、头晕、肢麻、睡眠不实、烦躁、情志波动。舌暗红,苔少。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为肝郁气逆,胸阳不展。病因病机为肝气横逆,胸阳不展,气血不畅。
胸阳不展呃逆肝郁气逆肝阴不足
查看详情 →
45岁女性,主诉胸中堵塞不畅、满闷不舒三月余。面色㿠白,精神不振,胸部憋闷,夜间尤甚,头昏,白带量多而清,腰膝痠软,经期延长,量多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型为肾阳不足,阴寒凝聚,胸阳不展。
胸阳不展肾阳不足阴寒凝聚经量过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心慌间作半月,伴有胸闷、胸部隐痛,活动后明显。病程为半月。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胆气虚证。望诊见舌黯红,苔薄白或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慌、胸闷、胸部隐痛。切诊见脉细弦或不调、细、沉细迟。病因病机包括气阴不足、痰浊血瘀、心神失宁。
胸阳不展心悸心胆气虚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男,56岁,胸闷痛5年,加重1个月。胸闷窒痛,阴雨、闷热天气尤甚,每日发作3~4次,休息不减,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脘痞胀满,口黏腻感,不渴,头昏沉,肢体沉重,四肢倦怠。舌质暗澹,舌体胖,有齿痕,舌苔白厚腻。脉濡细。中医诊断为胸痹,辨证为湿浊痹阻,胸阳不展。病因病机为脾不健运,湿浊内生,阻滞气机,干及心脉。
胸阳不展胸痹湿浊痹阻痰瘀同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女性。主诉胸闷痛,持续半月余。中医病名肋软骨炎,证型劳伤肺气,胸阳不展,气血瘀滞。舌象暗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胸中闷痛,烦急,乏力不欲动,手足心汗出,睡眠较差,纳食尚可,二便调畅,月经尚调。
胸阳不展肋软骨炎气血瘀滞心阴损伤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头晕脑涨、眼花耳鸣、心悸失眠、气短自汗、胸闷气憋、夜间常憋醒、怯寒肢冷、腰腿酸软。体胖,面色微暗,唇舌色澹,少苔。脉沉而迟,静卧时每分钟35~38次。中医证型为阴阳两虚,阳气不振,营血亏损。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日久阴损及阳,精亏髓海空虚,气血瘀滞,心肾不交,肾阳亏虚,胸阳不展。
胸阳不展原发性高血压肝肾阴虚营血亏损
查看详情 →
田某,49岁,男性。右侧胸胁胀痛,发热,汗少,面部潮红,咳嗽咯白沫痰,偶夹紫暗血色,咯吐紫血块,胸部胀痛,口干欲温饮,便秘,小便黄赤。面色潮红,舌红,苔黄,脉滑数。风温上受,邪犯肺卫,肺气郁闭,痰浊内蕴,胸阳不展,痰热结胸。左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低,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高。
胸阳不展胸痹痰浊内蕴肺气郁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胸痛5年,近1月加重。胸中憋闷窒痛,阴雨天及天气闷热时加重,脘痞满胀,口中黏腻不渴,饮水少,头昏蒙而重,肢体沉重。舌胖淡暗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濡细。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辨证湿浊痹阻、胸阳不展。
胸阳不展胸痹心痛湿浊痹阻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