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5岁。双眼视力逐渐减退半年,视物模糊,眼前似有薄纱遮睛,左重于右,常有点条状黑影,双眼疲困,头晕眼花。肾阳不足,精气不能上贯于目,晶珠失养,渐变混浊。脉沉细尺微,舌淡而胖嫩,苔薄白。双眼枣花翳内障(肾阳不足)。双眼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皮质楔状混浊,波及瞳孔区,屈光间质模糊不清,眼底大致正常。
脉沉细老年性白内障肾阳不足肝肾阴亏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男性。主诉包括行动不便、右侧肢体跛行、言语不利、全身乏力、头重麻木、有少量痰涎。病程自2002年4月22日首次就诊起,持续约3年。中医病名属中风后遗症。证型包括气虚血瘀夹痰浊阻滞清阳、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气虚血瘀髓海不足、气虚血瘀肝肾不足、痰瘀阻窍清阳不升、痰瘀阻络。舌象表现为舌胖大暗红、舌澹胖苔薄、舌澹胖紫暗、舌澹胖稍暗、舌澹胖嫩稍暗、舌胖大水滑。脉象为脉沉细弦、脉沉细稍缓、脉沉细小弦、脉沉细缓、脉沉细稍缓、脉沉细小弦。病机涉及气虚血瘀、痰浊阻滞、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清阳不升。
脉沉细脑梗死气虚血瘀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田某,51岁,吞咽困难2月余,形羸消瘦,面容虚浮,口吐白色黏沫痰,汤水难进,咽下即吐,大便燥如羊粪,舌苔薄白,脉沉细。证型为正虚邪实,痰气阻隔。
脉沉细食管癌正虚邪实痰气阻隔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主诉反复潮热出汗2年余,伴心悸、失眠、上热下寒、肢冷。现症包括神疲乏力、畏寒、潮热多汗、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中医诊断汗证,证属肾阴阳失调。病因病机为肾阴阳失调,阴虚生内热,虚热上扰,阳虚则畏寒肢冷。
脉沉细汗证肾阴阳失调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女性。反复腹泻3年余,近2周加重,每日3~5次,大便黏液状,伴腹痛、里急后重、自汗、盗汗、畏寒、指尖冷、纳差、小便清长、口干、喜热饮。舌红少苔,脉沉细。中医诊断为久泄,证属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久病伤肾,脾阳受损,运化失职,水饮内停。
脉沉细慢性肠炎脾肾阳虚黏液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4岁,男性。主诉反复头晕耳鸣,病程自1997年起。中医病名眩晕,证型元气衰弱,虚风夹痰。病因病机为元气不足,痰浊内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望诊面色无华,舌质澹、苔白略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耳鸣、视物旋转、头痛恶心、神疲乏力、胸脘痞闷、纳差不香。切诊脉沉细。二诊舌澹红、苔白,脉细;三诊舌澹红、苔薄白,脉细。
脉沉细眩晕元气不足痰浊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心悸气短3年,发作性心前区疼痛向左上肢及后背放射1年。舌质暗红,舌体胖大,苔白,脉沉细不齐。中医诊断为冠心病,辨证为心气不足,心血瘀阻。病机为心气虚损,血行不畅,心脉痹阻。
脉沉细心气不足心血瘀阻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乳漏2年余。病程2年。中医病名乳漏。证型肝郁脾虚,气血不足,冲任失调。病因病机肝气郁结,气血生化无源,冲任失调。舌质澹,苔白。脉沉细。体征双乳外观正常,无红肿及硬结。月经量少、色澹,每次仅持续2天。高血压病史,体重增加近10千克。
脉沉细乳漏肝郁脾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男性。主诉荨麻疹半年,遇冷风即发。刻诊见躯干少量淡白色风团,畏寒肢冷,少汗,便不成形,日3~4次,舌淡红、舌苔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太少两感证。
脉沉细荨麻疹太少两感证畏寒肢冷
查看详情 →
45岁女性,主诉带下污秽腥臭,间见赤黑,腰腿困痛,体弱消瘦,面色晦暗,唇白而干。舌质紫暗,苔黄而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湿毒瘀阻,病因病机为湿毒瘀阻,久而成毒。
脉沉细带下污秽湿毒瘀阻腰腿困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女性。主诉腰腿痛3年余。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坐骨神经痛,证属阳虚寒凝,经络痹阻。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四肢逆冷,遇冷痛甚,得温稍舒。腰臀部沿大腿外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放电样疼痛,阵发性加剧。CT示腰4~5椎间盘膨出。
脉沉细坐骨神经痛阳虚寒凝经络痹阻
查看详情 →
贾某,29岁,间断性胃脘痛3月余,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纳差,胃部疼痛,大便不成形,周身疲乏。舌苔薄白,边有齿痕,脉沉细。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属脾虚湿盛,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湿阻气滞。舌苔中部厚有齿痕,脉沉细。舌象见齿痕,脉象沉细。
脉沉细胃脘痛脾胃虚弱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0岁。主要症状为不能进食、胸胁满闷、心下有硬块、腹部膨隆、口吐涎沫。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邪盛正虚,逆气上冲。病因病机为胃气上逆,正气已虚,有伏饮为逆。望诊见面色憔悴,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久不能进饮食,吐涎沫量多,身体羸瘦。切诊见脉沉细而微弦。
脉沉细胃癌术后胃气上逆痰饮内停
查看详情 →
刘某,男性,38岁。周身水肿、头晕、腹胀、两胁胀痛、恶心欲吐、食后反酸、纳呆、尿量减少、大便溏薄、两手肿胀、麻木。舌黯澹,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弦。水肿,属脾肾两虚,肾虚血瘀之证。
脉沉细慢性肾炎脾肾两虚肾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男性。主诉胃中水停感持续一年余,伴嗳气、纳差,下午水响加重。舌红苔白,脉沉细。中医病名胃中停水,证型脾失健运,水湿停滞。病因病机为脾虚生湿,水湿停滞,脾失健运。望诊舌红苔白,闻诊未提,问诊有水停感、嗳气、纳差,切诊脉沉细。
脉沉细胆汁反流性胃炎脾失健运水湿停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口干、舌尖碎痛、咽喉干疼、口颊牙龈痛、唇舌糜碎,病程5年。中医诊断为心营耗亏,肾阴不足。舌绛,脉沉细。
脉沉细口糜心营耗亏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患者,主诉面部红斑、乏力、肌痛,病程3个月。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脾肾不足,寒湿阻络,气隔血聚。望诊见双眼睑及周围暗红色水肿性红斑,舌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倦息乏力,腰酸,纳差,四肢抬举困难。切诊脉细数。
脉沉细皮肌炎脾肾不足寒湿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反复发作性支气管扩张多年,偶有胸闷、咯血,痰多色黄,畏寒,肢冷,口干喜饮,经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痰热内蕴,肺之气阴两虚。
脉沉细支气管扩张痰热内蕴肺气阴虚
查看详情 →
52岁,午后恶寒小热,无汗,纳呆,病程未明。荣卫不和。六脉沉细无力。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恶寒小热、无汗、纳呆,病史未明,脉象沉细无力。
脉沉细荣卫不和无汗纳呆
查看详情 →
女,26岁,下阴瘙痒、灼热,白带量多起丝。舌质澹,苔润滑,边尖有齿痕。脉沉细。阴痒。寒凝肝脉,湿邪下注。经色黯红,小腹坠胀作痛,经前烦躁,手心冷,腰酸软。
脉沉细阴痒寒凝肝脉湿邪下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