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虚+面色萎黄

患者35岁,男性。大便溏薄数月,夹鲜血,偶有黏液,时腹自痛,面色萎黄,形体羸瘦。舌淡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属肝脾不调,湿热蕴结。
泄泻肝脾不调湿热蕴结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1岁,女性。周身乏力1年,记忆力下降,心烦,掉泪,想哭,喜太息,少腹痛。中医诊断为郁证,证型为心脾两虚,肝郁气滞证。舌质正常,舌苔薄黄,脉象弱。证因平素思虑过度,伤及心脾,肝气不舒。
郁证心脾两虚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喘息明显,行走困难,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澹体胖,苔白,脉沉无力。病程34年,夏季发作,持续至秋季缓解。中医诊断喘证(肺脾气虚)。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萎黄,舌澹体胖,苔白,脉沉无力,双肺遍布哮鸣音,右肺呼吸音低。
肺脾气虚哮喘气短懒言舌淡体胖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女性,主诉形体消瘦,头晕、疲乏、畏寒、四末冰冷、消化差、口中异味。病史显示自幼脾气虚弱,胃纳差,大便溏薄。诱因劳累受凉后出现左侧颜面麻木。面色萎黄,舌质正常苔白,脉弦细弱。中医诊断面瘫,辨证气虚血弱,营卫不和,风邪入络。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脾气虚弱,营卫气血俱虚,风邪入中脉络。
面色萎黄面瘫气虚血弱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女性,32岁。全身乏力,心慌气短,头晕,动则加剧,双腿发软,眠差梦多,面色萎黄,右肋隐痛,口干不渴,腹胀纳呆,大便稀溏。病程两年。中医病名肝郁脾虚。病因病机脾阳受损,气血两虚。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无力。
黄疸肝郁脾虚脾阳不足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女性。主诉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表现包括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动则喘促、心悸怔忡、纳谷不馨、肢体倦乏、大便溏泄。中医诊断证属心脾气虚。望诊见面色萎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心悸怔忡、动则喘促、少气懒言、纳谷不馨、肢体倦乏、大便溏泄。切诊未提及。
心脾气虚先天性心脏病心悸怔忡动则喘促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反复咳嗽5年,加重8个月,咳声低微,痰稀色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动则汗出,纳呆乏味,面色萎黄,形体瘦弱。舌质淡边有齿印,苔白微腻,脉细弱。中医病名属咳嗽,证型为脾肺不足,痰湿内蕴。病因病机为脾肺两虚,气虚不行津液,蕴浮于内。
面色萎黄久咳脾肺不足痰湿内蕴
查看详情 →
男,61岁,胸隔痞闷,食纳呆滞,头痛头晕,多梦心悸,耳鸣脑鸣,短气懒言,肢软无力,精神萎靡,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血压偏低,脑动脉硬化症,内伤头痛,心脾气虚,情志不遂,心脾两虚,舌淡脉弱
心脾气虚内伤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脘腹坠胀3年。病程3年。中医病名胃下(胃下垂)。证型脾气虚弱,中气下陷。病因病机脾气虚弱,清阳不升,中气不固。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精神倦怠,舌澹苔薄,脉细。
脾气虚面色萎黄胃下垂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男性。右肋下痛如针刺,脘腹胀满,纳差食少,便软,小便黄,消瘦,面色萎黄。舌澹暗苔薄黄,脉细弱。中医病名肝癌,证型气滞血瘀、瘀毒交结,病机气滞血瘀、瘀毒交结,脾气虚弱,肝脾不和。望诊面色萎黄,舌澹暗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右肋下痛、脘腹胀满、纳差食少、便软、小便黄、消瘦。切诊脉细弱。
肝癌气滞血瘀脾虚肝脾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尿少,双下肢轻度浮肿反复发作5年,加重2个月。中医诊断水肿,证属脾阳虚弱。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小便少,贫血貌,双下肢轻度浮肿,纳少,睡眠欠佳,舌澹、苔微黄,脉虚数。
面色萎黄水肿脾阳虚弱纳少
查看详情 →
女,27岁。头晕1个月。面色萎黄,舌澹红,苔薄黄,脉沉细。眩晕(脾胃气虚,痰饮内停)。脾虚失其健运之职,痰饮内生,浊阴上逆,气虚血少,心神失养。
眩晕脾胃气虚痰饮内停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便血,面色萎黄,发热倦怠,盗汗遗精,病程未明。脾虚不能统血,胃虚不能闭藏。面色萎黄,舌淡,脉弱。症状表现为气血两虚,脾肾不足,血失统摄,渗于肠间。
面色萎黄便血脾虚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左眼睑下垂,气短,全身无力,朝轻暮重,劳累加重。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痿证,证型为脾虚中气下陷。病因病机为脾虚气弱,肌痿下垂。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
面色萎黄重症肌无力脾虚中气下陷眼睑下垂
查看详情 →
女,11岁,口唇苍白1年,面色萎黄,时有心悸,夜间易醒,气短懒言,神疲头晕,食欲不佳,大便偏烂。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辨证为心脾两虚。
面色萎黄缺铁性贫血心脾两虚脾虚生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9岁,主诉皮肤紫癜、瘀斑3个月余。双下肢及臀部皮肤紫癜,略高起皮肤,色泽暗红,按之不褪色,面黄,神疲肢倦,纳差。中医诊断紫癜,辨证中气下陷,血失统摄。面色萎黄,舌澹苔白,脉象未提。病程3个月,有感冒史,脾虚证候明显。
过敏性紫癜脾虚下陷血失统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男性。主诉间断性遗尿近10年,纳差、脘腹疼痛2年。遗尿频繁,几乎夜夜尿床,睡后不易叫醒,醒后仍然朦胧。纳差纳呆,脘腹胀痛,大便稀软不成形,一日2次。精神困倦,懒言少语,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澹苔白,脉沉细弱。中医诊断遗尿,证型为元神未健,肾气未充,脾气虚弱,统摄无力。
脾气虚弱遗尿肾气未充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形体羸瘦,面色萎黄,胃脘隐隐作痛伴腹胀肠鸣,便溏日3~4次,纳少口淡。舌澹嫩有齿痕,苔薄,脉细弱。证属中气虚弱,脾失健运。
中气虚弱脾失健运便溏纳少
查看详情 →
男,42岁,纳食不馨、脘闷腹胀、大便溏薄半年,闻异味即恶心,四肢困重,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质红,苔白厚腻,脉细滑濡。湿阻,证属湿阻中焦,脾气虚弱。脘闷腹胀,纳食不馨,口澹无味,大便溏薄,四肢困重,神疲乏力,舌质红,苔白薄腻,脉细滑。
脾气虚弱湿阻中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舌体不自主震颤12年,周身肌肉震颤1年余。腰膝酸软,行动迟缓,动作笨拙,周身肌肉不自主震颤,以双上肢为主,面色萎黄,舌体不自主震颤,流涎,口干,纳呆,大便干,小便黄。舌体瘦小,舌质红,苔白微黄,脉沉细。中医诊断颤证,证型肝肾亏虚,阴虚风动。
面色萎黄颤证肝肾亏虚阴虚风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