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3岁女性,主诉易饥嘈杂,食后胃脘胀满、嗳气,病程12年。中医诊断胃痞、嘈杂,证型脾虚肝郁,肝胃不和,肝阳上扰,后辨为脾胃阳虚。望诊见面色轻度浮肿,舌澹苔白。闻诊见口干口苦。问诊见焦虑紧张,大便溏。切诊见脉细弦滑,后转为细弦而无力。
脾胃阳虚慢性胃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男性。主诉头晕时作、头重嗜睡、心悸易惊、短气乏力。病程1年。中医病名为高血压,证型为脾胃阳虚,痰饮内阻,上蒙清窍。舌象质澹青、体胖、苔白润,脉象弦滑。
脾胃阳虚原发性高血压痰饮内阻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阵发性腹痛、腹胀伴恶心、大便难7天。发病诱因饭后喝凉酸奶,既往有胃全切除手术史。中医诊断脾胃阳虚,气滞寒结。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脾胃受寒,气机升降失常,寒邪与积滞互结于肠道。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腹胀痛,大便难,恶心,肠鸣,排气。
脾胃阳虚不完全性肠梗阻气滞寒结寒实之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为经前小腹胀坠剧痛,腰腿冷痛,腹部喜暖,经量不多,经期6~11天,初至色澹质稀,后半色稍红,杂有小血块,症状冬重夏轻,两经中间腰腿酸痛,腹部坠胀,带多清稀,食少,不欲饮水。中医病名为痛经,证型为脾肾两虚,寒凝湿滞。望诊见面容戚苦、色黄,鼻旁黑斑,眼周发暗。舌苔白润,舌下轻瘀。脉沉细稍弦。
脾胃阳虚痛经脾肾两虚寒凝湿滞
查看详情 →
患者饮食无味,四肢骨节疼痛,病程两年。寒湿病,病因病机为湿自内生,浸筋渍肉。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饮食无味、四肢骨节疼痛,脉象未提及。
脾胃阳虚寒湿痹证湿邪内生正气不足
查看详情 →
4岁男童,走路不稳,双腿无力,易跌倒,病程2岁不会走路,3岁才学走路。舌质澹白,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肾气虚弱,脾胃阳虚,肾主骨髓不足,脾虚不能化精微,肢体失养。中医病名属小儿萎软证,证型为肾气虚、脾阳虚。
脾胃阳虚软骨病肾气虚肢体软弱
查看详情 →
女,24岁,脘胀伴饮食减少9年余,脘胀食后加重,食欲下降,喜热食,感寒后腹痛腹泻,头晕头昏,易感冒,口干,神疲乏力,便溏日2~3次,夹不消化食物,月经愆期,经行量多夹深色血块。舌暗淡而胖、苔薄,脉细。脾胃气虚,湿浊下注。舌暗淡而胖、苔薄,脉细。面色萎黄,便溏,月经愆期,经行量多夹血块。脉细。
脾胃阳虚脾胃气虚湿浊下注阴寒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女性。主诉间断带下量多3年。带下量多,色白,伴胃痛、胃胀,进凉食加重。乏力身困,面色萎黄发暗,手足冰冷,入冬尤甚。月经规律,经前腹痛,得温痛减,经期7~8天。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细。中医诊断带下病、胃痛。证属脾肾阳虚,湿浊下注。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细。
带下病脾肾阳虚寒湿困脾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男性。主诉十二指肠溃疡二次出血,胃痛史七年,吐血、下血,胃脘痛,喜进热食。面色白,畏寒肢冷,舌淡白无苔,脉软芤数。中医诊断中土虚寒,血无制摄。舌淡、苔薄腻,脉象弦软。舌淡苔润,脉软弱。
十二指肠溃疡胃痛史七年胃脘痛喜热食
查看详情 →
顾某,男,27岁。慢性上腹部疼痛,进食后1小时发作,2小时缓解,伴呕吐泛酸、神疲乏力、阵发性腹痛、腹胀、恶心、失眠。舌苔薄白,脉细濡缓。胃幽门窦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证属中阳虚弱,胃脘急痛。病因病机为饮食失节,脾胃虚寒,阳气不运,水饮停聚,胃酸侵蚀,胃肠黏膜受损。望诊见舌苔薄白,切诊见脉细濡缓。
胃脘痛脾胃虚寒中阳虚弱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男,41岁,头晕、打呃,胃脘不适月余,突发发热、头晕耳鸣、听力减退、胃脘跳动感、气上冲咽喉、腹鸣、心悸、眠食欠佳、疲乏无力。苔黄厚腻,口有臭味。中医诊断中阳素虚,脾胃不运,痰饮停蓄中焦。病机为脾胃阳虚,水饮内停,清阳不升,饮邪上逆,水湿困阻。
心悸脾胃不运痰饮停蓄中阳素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主诉腰痛半年,伴身体疲乏、头晕失眠、不思饮食、脘闷不舒、大便时溏、下肢浮肿,尿蛋白(++),腰痛加剧。舌苔白滑,脉象细弱。中医诊断为脾胃阳虚、湿阻气滞、水湿内聚。
脾胃阳虚腰痛湿阻气滞水湿内聚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纳食不佳5年余。主要症状包括消化缓慢、口苦口臭、嗳气、恶心干呕、厌油腻、胃痛、胃怕凉、内热、面部生疖、肠鸣便溏、大便黏条、矢气多。舌体稍胖有齿痕,苔稍腻,脉稍弱。中医诊断为纳差,证属脾胃阳虚,湿热内蕴。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升降失司,胃气壅滞,湿热内生,胆热上熏,寒热错杂。
脾胃阳虚慢性浅表性胃炎湿热内蕴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主诉腹痛肠鸣泄泻二年,近因受寒加重,疼痛难忍,欲呕,泄泻十余次。恶寒,四肢厥冷,腹痛雷鸣腹泻,气逆欲呕,喜热拒寒,面色痿黄,消瘦,精神疲惫,舌苔白滑,脉细迟无力,大便黄褐色质稀,镜检白细胞0~1,上皮细胞少许,蛔虫卵(一)。中医诊断虚寒性腹痛,病机为脾胃阳虚水湿失运。
虚寒性腹痛脾阳虚水湿失运腹泻
查看详情 →
25岁男性,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射精无力,精液量少。舌澹红,薄白苔,边齿痕,脉细弱。诊断为不育症,证属脾肾阳虚型。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元阳不足,精宫寒冷,阴虚不能化阴,致精液黏稠不易液化。
不育症脾肾阳虚精液不液化
查看详情 →
女性,34岁,头晕乏力,纳欠,便溏,腰痛,带下绵绵未断,舌质淡红、苔厚,脾肾阳虚。面色苍白,舌质淡红、苔厚,脉濡。病程未明确提及。
脾肾阳虚便溏腰痛带下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为冠心病入院后因饮食不慎急发泄泻。日泻14次,稀水样便,混少量粘液。舌淡苔白,脉沉缓无力。辨证为脾胃阳虚。
脾胃阳虚冠心病泄泻舌淡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腹痛、肠鸣、大便黏液。病程较长,经多方治疗未见明显改善。中医病名为痛泻。证型为脾虚胃弱,肝木乘侮,湿阻热郁,腑气不调。望诊见舌质暗红、苔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脘不舒、嘈杂、振水音、饮食不当时脘腹隐痛、脘闷、恶心、嗳气、大便黑煳状含不消化物或黏液、肛门下坠感、肢清怕冷。切诊见脉弦。
痛泻脾虚胃弱肝木乘侮湿阻热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女性。主诉发作性眩晕10余年,近两月反复发作,伴乏力、消瘦。中医病名眩晕,证型痰饮内阻,浊阴不降。望诊面色少华,舌质略澹,苔白中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眩晕、恶心呕吐、头痛、胸脘痞闷、乏力足冷、多汗。切诊脉沉细滑。
脾胃阳虚眩晕痰饮内阻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男,27岁,胃脘部隐隐作痛1年余,喜温喜按,得热痛减,泛酸,口干苦,食欲不佳,易饱胀,面色萎黄,形瘦肢寒,神疲乏力,大便稀,剑突下压痛,舌红苔薄白,脉细,中焦虚寒。
脾胃阳虚胃脘痛胃气虚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