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8岁。主要症状为小腹剧痛,阴囊、睾丸及阴茎缩入腹内,面唇指甲青紫,四肢逆冷,口鼻气凉。病因因房事后卧于阴冷之处,寒邪直中至阴。面色青紫,四肢逆冷,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提及房事。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为缩阳症,病因病机为寒邪直中至阴,属寒凝下焦证。
缩阳症寒邪直中下焦受寒阴寒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为性生活后出现阳具振奋不足、举而无力,伴头晕、心悸、少腹痉挛、阴茎挛痛。神态惊恐不安,神情焦虑。右手紧拉下阴部,阴茎缩小如笔杆,向内回缩仅见龟头。诊断为“阴缩症”。面色无异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无异常,气味无异常,病史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阴缩症肾气虚阴茎挛痛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月经量少,心悸乏力,小腹空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月经不调,证型为肝郁血虚,营血不足,冲任失调。望诊见面色无华,舌质淡。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月经量少色淡红。切诊脉象细缓。
月经量少营血不足肝郁血虚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64岁男性,四肢末端出现白色小水疱,溃疡面逐渐扩大,伴有脓性分泌物及腐臭味。四肢多处溃烂,皮肤变黑,深达肌腱。小便色黄,舌质澹,脉细数。糖尿病肢端坏疽,辨证属气虚血瘀,热毒壅盛。
糖尿病肢端坏疽气虚血瘀热毒壅盛
查看详情 →
女,40岁,经前烦躁伴月经提前5年余,经前一周即感烦躁不安,伴经前乳胀、头昏、面肿,素夜尿多,小便黄,口干口苦,易汗出。舌红,苔薄,脉细。诊断为肝肾不足,虚火上扰。病机为肝肾精血亏虚,阴虚火旺,冲任脉盛,气滞血瘀,木旺生心火,二火相并,致烦躁不安。
肝肾不足虚火上扰阴虚火旺心肝肾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反复肉眼血尿,病程自1995年6月起。血色素8.7g/dl,尿蛋白(+++),潜血(+++),24小时尿蛋白定量0.2g,面色㿠白,神疲乏力,咽干咽红,易感冒,舌苔剥脱,脉细数而弱。证型为气阴两虚兼挟热毒内蕴。
IgA肾病气阴两虚热毒内蕴血色素低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间断鼻流浊涕7年余。鼻流浊涕,色青黄,头痛,身热,口渴,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脉弦。中医诊断鼻渊。病机为风寒入里化热,里热内郁,胆移热于脑。
鼻渊风寒化热胆热上扰肝胆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症状包括咳嗽、梦遗精滑、会阴穴按之微硬、少腹隐痛,病程两月。中医诊断为悬痈,病位在会阴穴,病因属努力伤气,气虚不统,败精瘀浊阻滞精道。病性为正气大伤,不能托毒化脓。望诊未见明显肿胀或破溃,问诊提示少腹隐痛、梦遗精滑,切诊未提脉象。病因病机为湿热与浊精凝结,僵块漫肿,难消难溃。
悬痈气虚不统湿热凝结浊精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女性。主诉素体阳虚,外感寒邪,发热恶寒,寒多热少,入夜尤甚。病程已三月。中医病名为阳虚外感,证型为阳虚寒盛,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外感寒邪,误用辛凉苦寒致阳气受损。面色皖白无华,精神恍惚,形体消瘦,凉汗大出,语声低微,气息奄奄,四肢厥逆,脉象六脉欲绝。
阳虚外感四肢厥逆汗出不止面色皖白
查看详情 →
女,42岁,头顶空痛2年余,伴失眠。厥阴头痛,肝肾阴虚证。面色晦暗,舌红少苔,脉细弱。头痛部位在巅顶,活动时加重,病程较长。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虚风上扰,清阳不升。
厥阴头痛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张某,26岁,男性。主诉鼻塞、流浊涕、头痛10余年。病程10年,因感冒迁延不愈而致,每逢感冒症状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沉濡。中医诊断湿热郁肺型。X线检查示双侧上颌窦腔密度增高,黏膜增厚。
鼻渊湿热郁肺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男性。主诉血小板减少6个月。现症时有手足心热。舌红体大、苔薄白。脉虚数。血小板计数30×10⁹/升。诊断虚损性血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程6个月。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阴虚火旺精气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遍身浮肿1年。现症见颜面、四肢浮肿,头晕,乏力,懒言,畏寒,手指、足跟剧痛,多梦,月经量多,经期7~10天。舌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水肿,辨证阳虚水泛。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水气失运,泛溢肌肤。
水肿阳虚水泛脾虚肾虚
查看详情 →
男性,50岁,间断腹泻13年,复发1年。主症为腹泻、腹痛、下坠、小腹发凉、肠鸣、后重、排解不畅、纳食一般、胃胀、夜眠不安。舌澹红,苔黄薄面大,脉左弦细、右滑弦。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属寒热错杂,正气亏虚。
泄泻寒热错杂正气亏虚
查看详情 →
女性,33岁,视物成双5个月,右眼内收不能,眼位不正,眼睑沉重,易流泪,目眶疼痛,舌红苔白,脉沉细,眼肌纤维增粗,甲状腺功能低下,病在太阳经、少阳经,手少阳经、太阳经异常,舌胖,红暗,苔薄,脉细滑,脉细滑略数,舌澹质稍暗,苔薄白。
甲状腺功能低下经筋病肝肾阴虚脉沉细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中风、半身不遂、精神昏愦、面红颊赤、耳聋鼻塞、语言不出。脉象两手六脉弦数。诊断为中脏中腑,病机为脏腑俱受病邪。望诊见面红颊赤,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声音与气味。问诊包括精神昏愦、语言不出、耳聋鼻塞。切诊脉象弦数。
中风半身不遂脏腑受邪精神昏愦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头痛数日,双侧太阳穴及项背部如刀割样疼痛难忍。面容痛苦,体位不安,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浮数。辨证为外感风邪,留滞经脉,壅塞清空。
感冒后头痛风邪阻络清窍壅塞肝胆火盛
查看详情 →
患者每遇劳役则食少胸痞,发热头痛,吐痰作渴。脉浮大。诊断为脾胃血虚。脾属土,为至阴而生血,故曰阴虚。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浮大。病程未明。
脾胃血虚食少胸痞发热头痛吐痰作渴
查看详情 →
男,49岁,右侧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㖞斜,神志澹漠,面色苍黄,颧红目赤,尿黄便秘,舌红苔白腻,脉弦滑,中医病名中风(中经络),证型痰饮内伏,复感外邪,风痰互结,气郁化火,壅塞经络,病因病机痰饮内伏,复感外邪,风痰互结,气郁化火,壅塞经络,望诊面色苍黄,颧红目赤,舌红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右侧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㖞斜,尿黄便秘,切诊脉弦滑。
中风痰饮内伏风痰互结气郁化火
查看详情 →
女,49岁,腰痛10余年,加重1年,久坐久站则腰剧痛,半屈腰时尤剧,X线示腰4-5椎间盘突出,太阳经异常,病在太阳经、督脉。
腰痛椎间盘突出太阳经异常督脉异常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