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8岁,颜面痤疮2个月,伴月经提前、睡眠欠佳、胃不适、腹泻便秘交替。舌尖红,苔微黄,脉沉细弦。诊断为痤疮,证属肝经郁火,浊气上逆。
颜面痤疮肝经郁火浊气上逆月经提前
查看详情 →
男,62岁,乏力、腰酸、面色无华、两目干涩、胸闷、纳差、时恶心、低热。病程8个月。中医病名:虚劳。证型:肝肾两虚,湿浊内蕴,肾虚血瘀。病因病机:肝肾亏损,湿浊内蕴。望诊:面色无华,舌暗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乏力、腰酸、胸闷、纳差、恶心、低热。切诊:脉沉细。
慢性肾衰竭肝肾两虚湿浊内蕴肾虚血瘀
查看详情 →
88岁男性,反复咳嗽、咯痰40年,活动后气促10年余。肺胀,痰瘀阻肺证。舌质暗有瘀点,舌下脉络曲张,苔黄腻,舌体胖大,脉结代。咳嗽伴大量黄浓痰,喘息上气,活动后气急加重,心悸,双下肢水肿,尿少,怕冷,胃脘部嘈杂不适,反酸,大便偏稀。
肺胀痰瘀阻肺证肺气虚痰热
查看详情 →
30岁男性,身疲腿软,心慌,面色黄,头晕,胸骨作痛,口干不思饮,鼻衄,食少,身倦喜卧,腿痠软,大便溏,睡眠时好时坏,满月脸,舌质淡,苔薄白,下颌生小痤疮成片,脉沉细无力。肾阴虚,脾气虚,气血不足。血色素6.16克,红血球175万,白血球2600,血小板26000/mm³,网赤0.15%。
再障贫血肾阴虚脾气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咽喉干痒咳嗽2个月。病史提示慢性咽炎,感冒后遗留咽痒咳嗽。症状包括咽干痒、咳呛、咳痰不爽、胸闷,白天较重,早晚加重。舌苔薄白腻偏干,脉细缓。诊断为喉原性咳嗽,证属风燥伤津,咽喉失润。舌象淡少津,脉细缓。
喉源性咳嗽肺燥伤津风邪犯肺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气短,持续半月余。中医病名感染性心肌炎。证型热毒侵心,心阴亏耗,后转为肝胆湿热。病因病机为湿热毒邪侵犯,正气素亏。望诊舌暗苔白腻,后转为白腻微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心悸、胸闷、口苦、眠差、纳差食呆、恶心厌油腻、夜梦多。切诊脉细。
心悸气短湿热毒邪心阴亏耗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男,48岁,心悸、心慌、乏力、气短促、胸部隐痛、闷胀、畏寒、四肢厥冷、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睡眠差、小便短少。面色淡白、少神,舌淡胖、苔水滑、舌边有齿痕,脉沉细微。诊断为少阴病,阳气式微,气虚血瘀,浊水停滞之证,证从寒化。
心悸气短气虚血瘀少阴病阳气式微
查看详情 →
女,41岁,全身皮肤红色团块样皮疹,瘙痒难耐,病程2周。瘾疹,湿热内蕴,外感风邪。全身皮肤奇痒难忍,红色皮疹高出皮肤,日轻夜重,遇热尤甚,得凉稍舒,纳差,口干口苦不欲饮,心烦,大便溏滞不爽,舌黯红苔黄腻,脉滑数。
瘾疹湿热内蕴风邪外袭脾胃湿热
查看详情 →
陈某,女,35岁。慢性荨麻疹20余年,不耐牛奶,易腹泻,知饥乏味不馨,饮食受情绪影响;夜咽痒,咯痰清白;倦怠;梦中窒息感,失眠、心烦;自幼咳嗽、哮喘、支扩咯血史,每年咳1次;曾有抑郁症;结婚10年未孕。面萎黄,声低气怯,舌淡红有印苔白腻,脉右沉微左细弱。脾阳不足,寒湿内蕴。舌淡有印,无瘀,脉沉微。脉沉缓耐按,舌印近失,苔白。脉稍沉耐按,舌有齿痕舌底无瘀,苔薄白。
慢性荨麻疹脾阳不足寒湿内蕴肺气虚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少腹胀痛1年,行经时间延长,带下量多,食欲不振,下午双手瘀胀。面色澹黄无华,声低少气,舌暗苔白腻,脉弦缓。中医诊断腹痛,癥瘕(肝脾不和)。病机为脾肾虚寒、肝郁气滞、血瘀内阻。
少腹胀痛肝脾不和脾肾阳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体质虚弱,孕七月出现咳嗽,伴鼻塞、流涕。脉弦数,不滑数而弦数。平素胃寒,麦冬、贝母入口即吐泻。阴血大亏,阴虚阳亢,肺燥咳甚则吐食。面色苍白,舌淡红,苔薄。脉弦数。病程为孕期咳嗽,产后鼻塞。中医病名属子嗽,证型为阴虚阳亢,病机为阴血大亏,阳气偏亢,化燥伤阴。
阴虚肺燥阴血亏虚肺热津伤咳而吐食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右胁下藏块八年余,时时疼痛,腹胀,肢面浮肿,手心热,右耳后及背部血丝赤缕,口苦口臭,多梦头胀,小便短赤,大便燥结,面色青黯,舌胖质紫多津,舌边干,右手斜飞脉,左手沉涩。中医病名属瘀血证,证型为气滞血瘀、瘀血化热伤阴、肝旺克脾、湿热内生。望诊见面色青黯、舌胖质紫多津、舌边干。闻诊见口苦口臭。问诊见腹胀、肢面浮肿、手心热、多梦头胀、二便不利。切诊见右手斜飞脉、左手沉涩。
肝硬化气滞血瘀肝旺克脾湿热内生
查看详情 →
杨左,腿股作痛牵掣,腰膂不舒,两关脉滑。倪右,内热,腿股为甚,肝火挟湿,郁陷于下。孙左,右足作痛异常,色赤肿,脉数细弦。左,肝火郁于足三阴经,足心作痛,按之愈甚。左,膝肿且痛,恐成鹤膝。荣左,左足膝作痛,脉数滑,苔白质腻。赵左,膝膑酸楚,足心刺痛,肾虚见象。邵左,两膝作痛,风湿热袭入络隧,腿前廉两肩臂作痛,脉痹,热痹。梁左,足心烙热,腰府作痛,两太阳时作痛,湿痰内阻,络隧不宣。毛右,左半腰腿痛,痛处自觉火热,风湿热乘虚入络。
腿膝痛肝火挟湿风湿热肾虚
查看详情 →
38岁男性,主诉头昏乏力、腰府酸痛,病程较长。中医病名肾劳,证型气血不足、肝肾两虚。病因病机为肾劳、气血阴阳俱虚、脾肾功能衰退、肝阳上亢。面色红润,舌象未提及,脉象细弦、细缓。尿检异常,蛋白(++),血尿素氮升高,血压170/100mmHg。病史有慢性肾小球肾炎,长期存在腰酸、头昏、乏力、便稀等症状。
肾劳气血不足肝肾两虚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婚后4年未育。腰膝酸软,性欲澹漠,畏寒肢冷,面色白,阳事虽举而不坚,合房2~3分钟即泄精,尿清长,大便时溏。舌质澹,苔白,脉沉迟尺弱。中医病名为精滞不育,证型为肾虚肾寒。病因病机为肾虚肾寒,精滞不育。望诊见面色白,舌质澹,苔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见性欲澹漠、畏寒肢冷、尿清长、大便时溏。切诊见脉沉迟尺弱。
不育症肾虚肾寒精滞不育性欲澹漠
查看详情 →
李某 表热腹痛 便泄夹白痢 次数不减 溲少 气闷 纳减 泛恶 苔垢 脉数 暑湿痰互阻阳明 表里同病 肠胃湿热滞交蒸 邪湿痰滞盘踞肠胃 暑湿痰滞互结肠胃 气滞交阻 病约旬日 阴气已损 病延日久 阴气已伤 气阴已伤 肝木乘之 病经十一日 气阴大伤 肝脾俱病 病延十二日 虚火上炎 病延十四日 气阴大亏 虚火上炎 阴气为病所伤 邪热犹未彻清 肝脾受损 虚火上炎 中宫气道失职 面色无华 舌白垢 口干腻 脉濡数 脉弦数 脉细弦
痢疾湿热气滞阴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男性。主诉因过劳而发作,主要症状包括心率波动40~190/分,夜间憋醒,心率低于55/分或高于120/分时出现心悸、气短、胸闷及濒死感。病程15年。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余邪不尽。心动超声提示心脏轻度扩大,心肌抗体阳性,心肌酶升高,心电图示广泛心肌缺血。舌质红紫,苔薄白,脉沉迟。
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余邪不尽心肌损伤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咳嗽加剧,痰中带血丝,病程近半年。伴随症状包括胁肋引痛、烦躁不舒、潮热、盗汗、口干咽燥、两颧潮红、身体消瘦。舌质红,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肺阴不足,虚火独亢,病因病机为盛怒伤肝化火,两热相交,血随气火上升,灼伤血络。四诊信息包括舌质红、脉细数。
咳血肺阴不足虚火独亢肝火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下焦先发水颗如疥,春夏间发作,延及四肢。巅顶、肌肤出现疥瘰瘙痒,春发冬瘥。骨骱屈伸间疥癣经年不愈,痛痒流水,外治无效,曲折处结核,频噫干呕,纳食咽阻,经水期至常有带下。周身皮脱如麸,夜潮热,昼寒战。痈疡脓溃,口中味甜,纳少不饥。溃疡未合,频寒潮热,食物日减,形神日损,衄血,口渴舌绛,肉腠麻木。血气紊乱成痈疡,溃脓后进参芪内托,阳升肝木震动,烁筋袭络。阴分固虚,经脉湿热阻塞,下焦发疡,久咳不止。阴损有漏疮,咳逆欲呕。肛疡痛,遗精,酸苦泄热不应。督虚腰背痛,神倦,痔下血。阴伤湿热,下坠肛痔,溺涩精浊。瘰疬不消,伏邪寒热。疠劳寒热食减。腰间肤膜凝形,皮里膜外牵绊不和。脉左搏大,右缓,夏秋热气从口鼻入,邪深入血分。内伏暑湿,食入痞满。患处热蒸痛痒,经脉气血不行。疮家营卫自虚,寒热神疲。耳聘环口浮肿,少阳阳明风热失解。风毒湿郁,损气血为内伤症。
阴虚湿热阳明湿热肝阳上亢风毒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头晕、心悸、无力、牙龈出血、鼻衄。病程反复,8年前首次出血,5年后妊娠期再发,产后因外伤出现紫斑,现病史中出血点反复出现,血小板减少。面色苍白,头面四肢及躯干布满出血点,黏膜下血肿,舌红无苔,脉细数无力。中医辨证为阴虚内热,迫血妄行。
阴虚内热迫血妄行血小板减少舌红无苔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