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5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左小腿屈侧暗红色结节溃破,局部灼热疼痛,踝部及足背浮肿,右小腿有类似病史。病程较长,反复溃破形成溃疡。中医病名为结节性皮肤病,证型为湿热下注,病因病机为热毒侵淫肌肤,溃后伤及气血。舌象澹苔薄黄,脉象细缓。
湿热下注气滞血瘀结节化脓溃疡不愈
查看详情 →
周某,29岁,闭经1年。月经规律,周期28~29天,末次月经2014年10月25日,月经量中,色红,血块少,痛经(-),经前乳房胀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无华,舌暗苔薄白,边有瘀斑,脉弦细。中医诊断闭经,辨证肾虚肝郁血瘀证。B超示子宫内膜薄,宫腔镜未见黏连,性激素六项未见异常。
闭经肾虚肝郁血瘀腰酸小腹坠胀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腹痛10余年。腹痛如绞,大便干结,数日一行,形如羊屎。面色苍黑,舌红苔黄根厚,脉沉弦滑数。中医诊断腹痛,辨证食积腹痛。病因病机为食积内停,气机阻滞,肝经郁火,传导失常。
腹痛食积肝火郁结便秘
查看详情 →
女,39岁,月经量多1年余。症瘕,气血亏虚,症瘕内结。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主诉月经量多,病程1年余。
月经量多气血亏虚症瘕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五十余岁,小腹块状疼痛持续二月余。六脉沉伏,两尺脉绝无。腹痛因结粪在下焦所致。舌象、面色、声音、气味、病史等四诊信息未提及。中医病名为腹痛,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结粪在下焦。
腹痛便结血燥津虚结粪成块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素体虚弱,婚后2年未孕,月经50天1行,量少色澹,腰酸怕冷,头晕乏力。舌澹,苔白,脉细无力。辨证为脾肾两虚,月经失调。病因病机属虚寒,表现为精血亏虚,阳气不足。B超示卵泡发育停滞,后随治疗逐渐发育至成熟。
不孕月经失调脾肾两虚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两足大趾趾关节肿痛7年余,夜间加重,食醋、饮酒、进食荤腻之品则疼痛加剧,行动不便。关节红肿,疼痛拒按,伴有腰痛,夜尿3~4次。舌质红,苔薄腻,脉沉弦。血尿酸720μmol/L。中医诊断痛风(高尿酸血症)。辨证脾肾两虚,痰湿结聚,经络痹阻。
痛风脾肾两虚湿浊内蕴经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大便呈羊屎粪状6个月,秘结难出,加剧1周。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纳食减少,舌澹红带暗晦,苔白舌根厚,脉弦细无力。中医诊断便秘,证型为气滞血瘀兼湿浊内盛。病程较长,多次肠炎及手术史,致肠道气滞血瘀,功能紊乱,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湿浊内生。
便秘气滞血瘀湿浊内盛脾胃气虚
查看详情 →
女,43岁,经期腹痛,渐进性加剧5月。痛经,症瘕,证属气血亏虚血瘀成症。面色萎黄,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涩。小腹正中及右侧少腹部剧烈坠胀痛,痛剧时可晕厥,经量不多,色红,无血块,周期尚准。B超示子宫肌瘤,妇检诊为子宫腺肌瘤。
痛经症瘕气血亏虚血瘀
查看详情 →
女性,33岁,月经紊乱,经量偏少色淡红有血块,少腹胀痛,腰膝酸软,纳欠佳,头晕乏力,输卵管阻塞,多次堕胎致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冲任胞脉失养,瘀阻于冲任,外阴类湿疣状物,双侧附件条索状增厚压痛,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不孕症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冲任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88岁,女性。左乳肿块一月余,B超示左乳低回声光团,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左腋下淋巴结肿大。舌红少苔,脉弦。中医诊断乳岩,证属痰毒瘀结,冲任失调,气阴两亏。左乳B区肿块质中硬,边界欠清楚,左腋下可及肿大淋巴结。
乳岩痰毒瘀结气阴两亏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刘某,女,50岁。乏力,心慌,胸胁隐痛,胃胀,面部色斑,眼沉,腰凉,易感冒,气力不足,短气,怕凉。舌质暗红,苔白,脉沉涩。证属气机失畅,络脉失荣。舌暗红,苔白,尺脉沉细。舌红,苔白,脉沉。舌红,苔白,脉沉。舌质稍暗,苔薄白,脉沉。
气滞血瘀络脉失荣肝气郁结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病史子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术后3年半。主诉右下肢及足部肿胀,心下痞满,嗳气。舌暗胖,边齿痕,薄白苔;脉沉细。中医诊断症瘕,证型肺脾不足,瘀毒内结。舌暗红,薄白苔;脉沉细弱、沉细滑、沉细弦、沉细。
宫颈癌术后肺脾不足瘀毒内结血脂偏高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乳房胀痛、腰骶疼痛、小腹及肛周下坠。中医病名为症瘕,证型为肝肾同病,病因病机为肾虚日久,水不涵木,肝肾失调。舌质干红,苔薄黄,脉弦涩有力。症状包括腰痛、头晕、经前头痛、乳房胀痛、经血量少有血块色紫暗、小腹及肛周下坠。
子宫内膜异位症肝肾不足肝阳上亢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女性。主诉反复咳喘发作60余年。主要症状为呛咳气促,咳白色黏稠痰液或黄绿脓痰,气促怠动,口唇发绀,伴发热、头痛、口干纳呆、大便干结、恶寒恶凉、动则喘咳。面色晦暗,双眼睑浮虚,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质暗红,舌体干瘦,舌下静脉紫暗、迂曲。脉细数艰涩。诊断为肺、脾、肾俱虚,气虚气滞、湿浊痰饮,血虚血瘀,再感外邪,引动伏饮,郁湿化热,本虚标实。
肺气虚脾虚肾虚痰饮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大,经来腹痛4个月。刻下症见月经量大,少腹疼痛加重,乏力,睡眠欠佳。舌紫苔薄白,脉弦涩。西医诊断子宫肌瘤,中医诊断痛经,证属瘀阻胞宫。病机为瘀阻胞宫,寒凝冲任。
痛经瘀阻胞性寒凝冲任月经量大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有子宫肌瘤病史5年,经量多有块,临经小腹胀痛、腰酸,面部烘热,心烦易怒。中医病名癥瘕,证型肝肾不足,瘀结下焦。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经期异常、腰酸、面部烘热、心烦易怒,切诊未提。病因病机年逾七七,肝肾不足,瘀结下焦,聚而成癥。
子宫肌瘤肝肾不足瘀结下焦虚火上炎症
查看详情 →
32岁,经行腹痛,经量少,经色暗,夹血块,经前乳胀,腹坠感,舌质澹暗,苔薄白,脉细弦,痛经,气滞血瘀,经行腹痛,经色暗,夹血块,舌质澹暗,脉细弦,经前乳胀,腹坠感,脉细涩
痛经气滞血瘀腹痛经量少
查看详情 →
女,73岁,反复腹痛2年,阑尾腺癌术后化疗后9个月余。肠蕈,脾肾亏虚,痰瘀互结证。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精神疲倦乏力,腹胀减轻,头晕,术口位置疼痛,右腹时有疼痛,手脚发麻,每日大便5~6次,纳眠偏差。右腹时有疼痛,手脚发麻,大便时肛门疼痛,纳眠可。
阑尾腺癌术后脾肾亏虚痰瘀互结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首次发现HBsAg阳性时无明显症状,肝功能正常。再次就诊时出现乏力、纳差、恶心、尿黄、腹胀。中医诊断为黄疸,证型为血瘀血热、湿热内蕴、脾虚湿困。临床症见面色晦暗,身目发黄,腹胀,乏力身重,纳呆,口干口苦,肝掌、蜘蛛痣,尿黄,舌红苔黄,舌底脉络粗,脉弦滑。后期出现胁肋胀痛、口苦、盗汗、手足心热,舌红苔薄,脉弦细。实验室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升高,转氨酶显著升高。
黄疸血瘀血热湿热内蕴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