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0岁,女性。左侧髂部皮损2年,近3月出现澹紫红色斑片,边界清楚,皮纹消失,触之略硬。舌质暗,苔白,脉弦细。中医诊断皮痹,辨证脾气不足,经络阻隔,气血瘀滞。体征见左侧髂部9厘米×5厘米萎缩发硬硬化斑,中央有散在象牙白斑。
皮痹脾气不足经络阻隔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王某,女,47岁。胃脘及右上腹胀满隐痛,嗳气,反酸烧心,便溏,虚恭多,食甜则泛酸烧心加重,喜温恶寒,着凉着急诸症加重,月经已数月未行。舌红苔薄腻,脉弦数。诊断为肝胃不和,兼脾虚有寒。舌红苔薄黄,脉细滑数。舌红苔薄白而少津,脉弦细。
胃痛吐酸肝胃不和脾虚有寒阴虚火扰
查看详情 →
男,52岁,胃脘痛,胀满,呃逆泛酸,畏寒喜暖,大便溏泻,病程9年,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畏寒喜暖,中阳虚衰,气机失调,寒凝胃脉,寒主凝滞收引,中阳虚衰,阻而不通,胀满呃逆,便溏。
重度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中阳虚衰气机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胃脘胀闷26年,加重2个月。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未明确记载。病因病机未明确记载。望诊见形体消瘦,舌暗红,苔薄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长期胃脘不适,伴嗳气、烧灼感。切诊脉弦滑。
慢性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气上逆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主诉四肢无力3周。现症见蹲下站起困难,举物费力,手颤抖,脱发严重。诊查见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数。中医诊断痿证,辨证为肝失所养,筋脉迟缓,脾虚。病机为肝肾之虚,气血津液不足。四肢肌力V级,近端力弱,双肱二、三头肌桡骨膜反射减弱,双膝反射消失,可疑感觉减退。
痿证肝肾虚气血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主诉反复胃脘闷痛半年余,喜按,伴嗳气频作。进食生冷、辛辣后加重,平素多汗,畏冷。胃镜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出血糜烂。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脾虚气滞、湿热灼络。望诊见舌红、苔薄黄微腻。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纳稍差,夜寐欠安。切诊见脉弦细。
胃脘痛脾虚气滞湿热灼络苔薄黄腻
查看详情 →
男,62岁,主诉左侧肢体不遂,病程4年。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气虚血瘀。舌质暗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涩无力。血压160/95mmHg,心肌缺血,脑软化灶。肢体肌力Ⅱ级,肌肉萎缩,言语不清,声音模糊。
肌肉萎缩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半身不遂
查看详情 →
53岁男性,眩晕年馀,步履不稳,数次晕倒,头晕频作,视物旋转不清,颈项不适,记忆减退,胸闷脘痞,恶心欲吐,神倦多寐,行走如踏棉絮,腰膝痠软,舌暗淡,苔白腻,脉沉弦细。中医病名眩晕,证型气虚血滞夹痰上扰,病因病机为气虚血滞夹痰上扰导致头脑失养。
眩晕气虚血滞痰上扰头脑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半年,逐渐加重,不能较长时间站立、行走。左下肢跛行,左髋关节功能受限,左腹股沟中点压痛,左臀部轻度肌萎缩。舌体澹红,舌苔薄白,脉沉弦。X线片及CT提示左股骨头外上方密度减低,皮质裂纹,软骨下囊变透光区。诊断为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机为长期站立致股骨头负重劳伤,脉络瘀阻,气血不通,筋骨失养而缺血坏死。
股骨头坏死血瘀阻络肝肾不足气血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胃痛9年。消瘦,纳差,口苦咽干,口干而不欲饮,胁痛,时齿衄,大便干结,手、脚心扪之灼热。舌质红少津、体瘦,脉细数。诊断为肝胃阴虚证。病机为肝胃阴虚,虚热内生。
肝胃阴虚证胃痛口苦咽干舌红少津
查看详情 →
76岁男性,反复腰腿疼痛10年余,间歇性加重,伴双下肢乏力,行走困难。腰4、腰5压痛,双下肢放射痛,左下肢肌力Ⅱ级,右下肢肌力Ⅳ级。舌澹,苔黄腻,脉弦濡。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央型)。中医诊断为腰腿痛,证属气虚血瘀型。病机为气虚血瘀,痰湿阻络。
腰腿痛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胃脘部胀满、烧灼感2个月,口粘、口臭,偶觉心悸,纳可,夜寐多梦,大便溏,日行4次。中医诊断痞满。舌象未提,脉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史有高血压病、冠心病,饮酒史20年已戒,吸烟史30年已戒,饮茶史30年已戒。慢性萎缩性胃炎,心肌缺血。病因病机涉及湿热、脾胃失调。
痞满胃气虚心气虚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男,62岁。上腹部隐痛时作时休3年,加重伴嗳气1周。慢性胃炎病史,现症见脘痛隐隐,嗳气嘈杂,食欲减退,晨起恶心,大便时干时溏。舌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象虚软。胃镜检查为萎缩性胃炎。证属肾阳不足,脾胃虚寒。
萎缩性胃炎肾阳不足脾胃虚寒腰酸肢凉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胃胀痛6天,伴随口干苦、食纳差、胸痛、大便干、尿黄。中医病名胃胀痛,证型肝胃不和,肝郁化火。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肝热胆火上乘。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舌红苔黄、脉沉弦。
胃胀痛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女性,中年,胃脘痞满隐痛,纳谷不香,嗳气,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大便溏。舌质澹偏黯,苔薄白,脉细弱。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上皮化生,黄色瘤形成。
慢性萎缩性胃炎重度肠上皮化生黄色瘤形成胃脘痞满隐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胃脘痞胀隐痛间作10年余,伴胸闷心悸。胃脘痞胀隐痛,食后为甚,夜间亦痛,胸闷心悸,彻夜不寐,食欲不振,大便干结。舌质暗,苔薄白,脉细弦。病史提示慢性中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情志不畅诱发,取环刮宫后加重。中医病名属胃心同病,证型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气机阻滞、血行不畅、瘀血内留、肝气犯胃、胃气不和、上扰心神。
胃心同病气滞血瘀肝气郁结心肝血瘀
查看详情 →
66岁男性,消渴,尿频5年,下肢发凉疼痛2日,坏疽一周。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双目视物模糊,夜尿频多,手足发凉,右足趾发凉、麻木、剧烈疼痛,右足第二三趾颜色发黑,双下肢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消渴脱疽(阳虚瘀阻)。
消渴脱疽阳虚瘀阻四肢发凉夜尿频多
查看详情 →
患者左侧睾丸萎缩,鼠蹊及会阴部隐痛,苔白满,纳一般。前列腺炎,排出物白细胞(+)。腰楚溲浑,舌苔白,脉平。病属湿热下注肝经,肾阴不足,肝失疏泄,经脉气血运行受阻,湿滞之象。
前列腺炎肾阴不足湿热下注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儿2.5岁,主诉下肢瘫软,不能站立,病程1个月。神清体瘦,脸色白,两下肢瘫软,肌张力差,皮肤欠温,不能翻身,胸椎5~12两侧有条索,腰、骶部可摸到结节,脉细弱,苔薄质澹。证属气血两虚、筋脉失养。
气血两虚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1岁。主诉进行性肌肉萎缩五年,近一年加重。病史显示肌肉萎缩始于1968年,涉及面部、肩胛及下肢,伴有痉挛。脉虚细,苔薄腻。中医诊断为肌营养不良症(进行性),病机为肝、脾、肾不足。临床表现包括肌肉萎缩、两手酸软无力、两脚痿弱、步履不稳、两眼下睑跳动。
肌营养不良症肝肾不足脾虚痿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