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1岁,女性。主诉眩晕、心悸一年余,劳累易发。病程一年余。中医病名气厥(虚证)。证型属少阴阳虚寒化证。病因病机为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导致阴阳失调,心神失养,气滞血瘀。舌苔薄白,脉沉细结。眩晕、心悸、自汗、神志恍惚、站立不稳、脑内灼热、失去知觉、头痛、倦怠、欲寐。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提示窦性停搏。
气厥少阴阳虚心肾虚衰自汗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胃脘隐痛4年,空腹尤甚,得食稍减,多食又痛,噫气恶心,嘈杂泛酸,脘腹胀满,夜痛尤甚,大便燥结如羊粪。舌澹红苔白滑,舌下络脉澹紫粗长。脉沉细而弦。脘腹柔软叩之有振水音,中脘穴有压痛。中医诊断为胃脘痈,脾胃虚寒证。
十二指肠溃疡脾胃虚寒夹饮夹瘀胃脘胀满
查看详情 →
男,49岁,流清涕、头晕、牙痛,病程未提及。中医诊断为感冒,证属外感凉风、内挟虚热。望诊见舌苔淡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喷嚏、欣肿、脘腹微胀,切诊见脉细无力。
血虚寒证感冒干咳喉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症为腹满时痛,大便溏泻,日2~3次,伴头痛、周身酸楚、时发冷热。病程3日。中医病名为虚寒腹痛,证型属太阴虚寒。病因病机为宿有脾胃虚寒,复感风寒,中阳不振,外邪直中太阴。望诊见舌澹苔白滑。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腹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切诊脉沉弦而缓。
虚寒腹痛脾胃虚寒中阳不振风寒外感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病程2年,腹痛时作,遇寒加重,伴恶心、呕吐。舌淡苔白,脉濡、脉迟,后转为脉缓。中医诊断为腹痛,辨证为脾肾阳虚、寒邪凝滞。
虚寒腹痛脾肾阳虚寒邪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女性。发热不退,体温39.5℃,大便溏泻,日4~5次,溏粪色黄臭馊,夹白冻泡沫,小便黄短臊,渴不多饮,不思食,精神委靡,入暮烦扰不宁。四末冷。病程较长,反复发热与泄泻。中医诊断为败血症。病机为脾胃气虚,脾虚阴火证,表现为虚寒与虚热并见。舌苔薄白,脉象未提及。
败血症脾胃气虚脾虚阴火证便溏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反复中上腹胀痛1个月,偶有胁痛。舌红苔黄腻,脉滑。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脾虚湿热血瘀。胃镜示隆起糜烂性胃炎,病理提示浅层胃窦型黏膜慢性非萎缩性炎。病机为脾胃虚弱,湿热内生,壅结气血,气滞血瘀。
胃脘痛脾虚湿热胃络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1岁,男性。主诉水肿1年余。全身高度水肿,以下肢为甚,腹胀,尿少,畏寒纳呆,腰膝无力。面色无华,颜面及四肢凹陷性水肿,以下肢为甚。舌质淡,舌苔白腻。脉细无力。中医病名肾病综合征,证型脾肾阳虚,水湿泛滥。病因病机脾肾阳虚,水湿泛滥。
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水湿泛滥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胃脘痞胀隐痛20余年,近半年加重,伴空腹胃痛灼热胀满。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度,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胃脘隐痛灼热,胀满,空腹尤甚,得食稍减,喜暖喜按,体倦乏力,纳呆,便稍溏。舌质暗赤澹紫,舌下络脉澹紫粗胀,舌苔白滑。脉沉弦。中医诊断胃脘痞胀,脾胃虚寒证。
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脾胃虚寒气滞湿阻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 滑精 厥逆 头晕 失眠 怕冷 怕累 舌尖微红 舌苔白厚 脉沉细无力 里虚寒证兼表寒未解 心神不宁 淫念不遂 劳心过度 心力交瘁
滑精厥逆里虚寒表寒未解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腹痛、便血、发斑,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脾虚寒证,证型脾虚寒证,病因病机为脾阳素虚,中气不足,寒凉伤中,统摄无权。面色苍白,舌澹胖无华,苔白薄而润,脉弦缓无力,腹部拘急冷痛,四肢内侧有密集紫斑,食不得入,口干喜热饮食,自幼食少便溏,形瘦乏力,因食冰棍诱发发病。
脾虚寒证脾阳不足便血发斑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8岁。血尿伴尿频尿急五六年,加重20余天,排尿后阴部瘙痒,腰痛下坠,背痛,纳呆,口淡不饮,大便干燥,形瘦,白睛发黑,唇淡。西医检查示右肾结石,膀胱三角区腺性增生。脉弦细软,舌淡红胖大有齿痕,苔薄白。二诊脉沉小弦,舌胖紫苔薄白。三诊舌淡红苔白腻。四诊舌淡红,苔白腻,脉小弦短软。辨证为肾阴亏损。
血淋肾阴亏损气虚阳陷膀胱虚寒
查看详情 →
男,43岁,胃脘冷痛如冰,夜间需热水袋或电热炉缓解,面色淡白,消瘦,精神不振,喜温喜按,时泛吐清水,形寒肢冷,大便不实,每日3~5次。舌胖大,质淡红,苔白滑,脉大而缓。脾胃虚寒证。内寒,脾阳虚,脾虚寒证,脾阳不振,中焦阳气衰退,气化无权,失于温煦。
胃虚寒证胃脘冷痛脾阳虚形寒肢冷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胃痛四年,近因生气、饮冷诱发,伴右下腹隐痛,牵掣背部,纳差。舌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运化失司。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致胃气中阻,不通则痛。
胃痛脾胃虚寒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症状包括痢疾、呃逆不止。脉象六脉沉弱。中医病名包括痢疾、呃逆。证型为肝郁气滞、脾胃虚寒。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肝气郁结。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为六脉沉弱。
痢疾呃逆肝郁气滞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头昏乏力,失眠,情绪低落,低热不退。高热多汗肢冷,背心微寒,面白唇舌澹白,神疲肢倦,少气懒言,声低息微,脉虚数无力。伴咳嗽胸痛,咯铁锈色痰,恶心厌食。中医病名白血病,证型脾虚阴火证。病因病机为脾胃气虚已极,虚寒证。望诊面色苍白,舌淡白。闻诊声低息微。问诊有头昏、乏力、失眠、低热、咳嗽、胸痛、咯铁锈色痰、恶心厌食。切诊脉虚数无力。
急性淋巴白血病脾虚阴火证高热肢冷面白如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6岁,男性。主诉寒热隔日而作,睡眠欠安多梦。病程长达二十年,每值夏秋季节易发。中医诊断为间日疟之虚寒证。望诊见面容青黯萎黄,舌澹红中裂。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寒热隔日发作,睡眠欠安。切诊见左脉弦滑大,后诊见左脉迟,右脉软,最终脉缓,舌红润无苔。
久疟虚证肝肾亏虚脾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腰背痠痛,两下肢萎软无力,下肢瘫痪,行动不能自主。X线检查示9、10胸椎椎间隙狭窄,骨质破坏,有冷脓肿。慢性病容,面色皖白,苔薄黄腻,脉濡细。辨证为肾亏致骨骼空虚,风寒乘虚而入,痰浊凝聚。二诊见盗汗、口干、发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三诊见气血两亏,苔薄舌澹,脉细数。四诊见冷脓肿渐吸收,血沉下降,脉率正常。中医病名为胸椎结核,属流痰、骨痨,病机为肝肾亏损,痰浊凝聚,风寒侵袭,气血凝滞。
胸椎结核肝肾亏虚痰浊凝聚气血两亏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产后8年未孕3年。月经经期延长,经色紫黯有血块,经期腹泻、小腹痛,现经期第8天仍未净,下腹隐痛。平素腰痛,四肢冷。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辩证为脾肾虚寒证。
产后不孕脾肾虚寒月经不调腰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发烧、肚腹撑胀、呕吐伴阵发性腹痛,病程半月加重。既往有下肢浮肿病史。体格检查见极度消瘦,面色苍白,腹胀严重,压痛反跳痛明显,两下肢轻度浮肿。辨证为太阴虚寒证而兼土燥,病位在中焦脾胃,病因素体气血不足,脾阳不振,寒湿阻滞,气机不利,胃气上逆。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腹满呕吐太阴虚寒土燥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