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4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晕乏力10余年。中医病名为再障,证型为脾肾两虚,肝郁化火。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肝气郁结化火。望诊见面色萎黄,舌澹紫黯胖,苔薄黄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病程较长,无明显外感症状。切诊见脉细弦,后复诊脉细弦数,结代细。血常规示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均低于正常。
血红蛋白低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肾两虚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晕乏力、间断发热、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头晕眼花、发热无力、心悸气短、食欲不振、鼻衄、齿衄、皮下紫斑、盗汗、皮肤苍白、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沉细而数。中医诊断为虚劳血脱病,证属阴虚阳亢,迫血妄行。
血红蛋白低虚劳血脱病阴虚阳亢迫血妄行
查看详情 →
许某,28岁,面色萎黄,贫血貌,腰酸乏力,食后腹胀,大便畅,日一行。虚劳,阴虚夹湿热。阴虚为本,湿热为标,病程较长。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病位在肾,涉及脾虚湿困。
血红蛋白低慢性肾功能不全阴虚夹湿热腰酸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头昏乏力,视物模糊,间歇性发作10年,动甚心悸,纳谷不香,多食胃胀,腰背发酸,尿色如浓茶水样,劳累后加重。贫血貌,血红蛋白85g/L,尿含铁血黄素阳性,酸溶血试验阳性,骨髓象增生性贫血。中医辨证为脾肾亏损,气血两虚。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
血红蛋白低脾肾亏损气血两虚贫血貌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乏力、皮肤紫癜,病程自2001年5月确诊。中医病名虚劳,证型脾阳虚。望诊见舌质澹,苔白腻或薄白,舌边有齿痕。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乏力、心慌心烦、口干、纳可、肠鸣、大便偏稀。切诊见脉弦细或细或弦大。
血红蛋白低脾阳虚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多,淋漓不净年余。月经紊乱14个月,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崩漏,证型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血失统藏,冲任不固。面色萎黄,舌澹暗,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精神欠佳,头晕乏力,心慌寐欠安,肢体酸困,纳差。基础体温单相,血红蛋白90g/L。
血红蛋白低崩漏脾肾两虚血失统藏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主诉精神不振、乏力、恶心、双下肢浮肿、腰痛、夜尿频多、咳嗽、咽痛、纳差、睡眠欠佳。中医诊断水肿,证型脾肾气虚,浊瘀内蕴。舌质淡暗,苔白,脉弦细。病程较长,慢性肾衰竭病史,肾功能异常,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病机为脾肾气虚,水湿内停,痰浊内阻,气血运行不畅致瘀。
血红蛋白低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浊瘀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肾性高血压,血压波动于160~140/100~80mmHg,伴头晕、头痛、腰痛及下肢轻度水肿。尿蛋白阳性或弱阳性,血红蛋白60g/L。脉象弦细,右略数,舌质澹红,苔白厚腻。中医病名为肝风,证型为肝阳上亢,病机为病久阴血亏耗而肝阳偏旺。
血红蛋白低肾性高血压肝阳偏旺阴血亏耗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主要症状为乏力、面黄、鼻衄、齿衄、肌衄、头晕、心悸、低热。病程较长,1988年确诊再生障碍性贫血,近3年病情恶化。舌淡,苔黄厚,脉细弱。中医辨证为肾阴阳俱虚。
血红蛋白低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阴阳俱虚脾虚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皮肤鲜紫瘀点,牙龈渗血,小便色红,病程一周。血证(紫癜),邪热内扰,迫血妄行。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血红蛋白低血证紫癜邪热内扰迫血妄行
查看详情 →
患者7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晕、乏力、反复皮肤瘀斑、瘀点,晨起眼睑浮肿,时有腹泻。面色苍白,唇甲色淡,舌质红,边有齿痕,苔白略干。中医诊断为虚劳,病因为肾精亏损,气血双亏,肾阴虚,肾阳虚,气不摄血,阳虚水泛。病程较长,病情经历进展期、稳定期及缓解期。脉象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包括体征及症状描述。
血红蛋白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虚劳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9岁,不规则发热,全身淋巴结肿大,面色苍白,心率快,胸背部及颈部有出血性及棕色皮疹,肝脾肿大。邪在肌肤,毒在营血。面色㿠白无华,前囱未闭,面、颈、胸、背有暗红色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口腔粘膜有散在白腐,咽部充血。血红蛋白低,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高,血小板减少,头颅骨质破坏,两肺结节状病变。
血红蛋白低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
查看详情 →
女,47岁。主诉阴道出血20余天,发热2天。病程27年。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型发热。面色不华,爪甲色澹,舌苔薄白,舌质澹,脉细弱。阴道流血色鲜红,发热午后37.2~38.3℃,头晕,心悸,身倦,乏力,恶心纳呆。血常规示白细胞2.8×10⁹/L,红细胞2.4×10¹²/L,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20×10⁹/L。
血红蛋白低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阴虚
查看详情 →
老年,鼻衄,出血如涌,颜色紫红,血出结块,病程4日,面色苍白,舌质黯淡紫色,苔黄褐腻而干,脉弦硬纡曲,鼻衄,肝郁气逆,血压190/130mmHg,血红蛋白8克,便秘色黑
血红蛋白低鼻衄肝郁便秘
查看详情 →
男,49岁,面色萎黄无华,舌质淡紫、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大便溏泻,1日3~4次。主诉头晕、腰酸、倦怠乏力。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14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3年。辨证为脾肾两虚,湿浊内阻。
血红蛋白低慢性肾炎脾肾两虚湿浊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女性。主诉包括齿龈出血、月经量多、胸部及腿部出血斑点。病程自1972年起,持续约2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心肾阳虚,血分瘀热。舌澹苔薄,脉浮虚弦数。体征包括贫血病容、头晕、心慌、睡眠不好、精神不振、月经一月两潮量多、鼻出血。
血红蛋白低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肾阴虚血分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女性,神疲乏力7年余。主症为神疲乏力,病程7年。中医病名髓劳,证型脾肾两亏。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气血生化不足。舌澹红,苔薄白,脉芤。病史明确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血红蛋白低髓劳脾肾两亏神疲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诉咳嗽、咽痛、发热1周,伴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晕心悸、盗汗口干、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脾肾亏虚,兼外感风热,营血被扰。面色贫血貌,双下肢皮下紫癜,脾脏肋缘下2指,血红蛋白低,血小板减少。双肺呼吸音粗糙,扁桃体肿大。
血红蛋白低脾肾亏虚外感风热营血被扰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肝硬化病史4年,反复腹胀、纳差、下肢浮肿、尿少。形体消瘦,面色白,大便稀,气促,肝掌阳性,腹部膨隆,腹壁脉络暴露,移动性浊音阳性。舌质淡胖,苔腻,脉弦滑。中医诊断肝硬化腹水,证型肝郁气滞,脾虚湿阻。
血红蛋白低肝硬化腹水肝郁气滞脾虚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头晕心慌,疲乏无力伴月经量多1年余。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型:阴阳两虚。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望诊:面色无华,倦怠,爪甲口唇少华。舌质淡红,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月经量多,五心烦热,咽干不喜饮,腰酸怕冷。切诊:脉浮濡数,脉沉细。
血红蛋白低再生障碍性贫血阴阳两虚月经量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