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56岁,女性。主诉左舌部溃烂,持续2月余不愈。舌癌(左舌部高分化鳞状细胞癌)。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体征示口苦、口干,寐差。病因病机为忧思郁结,肾水不足,心火独亢,热毒蕴结,血脉瘀阻。病机为脾胃气阴两虚,心胃虚火上升。
舌癌脾胃气阴虚心火亢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阵发心悸1年,近1个月房颤频繁发作,每周2天,每天1~2次。心悸伴气短、乏力、胸闷、心烦、眠差、口干欲饮、便欠畅。血压130/85mmHg,心率62次/分,律不齐,早搏10次/分。超声心动图示升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左室顺应性降低。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心气阴血亏虚,血脉瘀阻,瘀久化热。舌质暗中裂,苔薄黄,脉结脉与涩数脉交替出现。
血脉瘀阻心悸心气阴血亏虚瘀久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主诉为巩膜肌肤熏黄、脘闷腹胀、肝区隐痛、恶心呕吐、嗜睡、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病程自2006年8月起,持续约3个月。中医病名属重症肝炎。证型为湿郁热炽、血脉瘀滞。病因病机为湿热郁滞、血脉瘀阻。望诊见面色黯黑、舌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多样,包括神志异常、饮食及排泄异常。切诊见脉象弦滑。
血脉瘀阻重症肝炎湿热郁滞黄疸
查看详情 →
女,63岁,头晕、胸闷、气短、乏力3年余,加重3个月。冠心病,病窦综合征。面色苍白,精神倦怠,饮食欠佳,夜晚加重。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脉沉细而结。心肾阳气虚弱,无力帅血运行,血脉瘀阻,阴血不足,心脉失养。
血脉瘀阻心肾阳虚阴血不足心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男性。主诉冠心病史30余年,逐渐恶化为充血性心衰。胸闷、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后背冰冷不温、小便少、大便秘结。口唇颜面紫绀,肝大质硬,心率115次/分,双下肢浮肿,舌质红紫有瘀点瘀斑,舌苔白厚腻,脉沉伏。中医诊断胸痹心水,辨证心阳虚衰,水气凌心,血脉瘀阻,本虚标实。
血脉瘀阻充血性心衰心阳虚衰水气凌心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头皮麻木1年余,加重1周,伴有面部发胀、全身乏力、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舌质暗,舌苔薄白,脉缓。中医诊断为头皮麻木,证属心脾两虚,血脉瘀阻。望诊见面色无华,舌质暗,舌体正常,舌苔薄白。闻诊声音清晰。问诊见全身乏力,精神不振,纳可眠宁。切诊脉象缓。
血脉瘀阻头皮麻木心脾两虚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头皮、面、颈、前胸及全身出现红斑、糠秕样鳞屑,呈“鸡皮疙瘩”样,瘙痒。体征见全身皮肤潮红肿胀,糠秕样脱屑,腰部有正常皮岛,指节背面有毛囊性角化丘疹。舌质红绛,苔微黄,脉滑数。中医诊断为毛发红糠疹,辨证属毒热炽盛,蕴于血分,蒸灼肌肤。四诊见急性病容,体温38.3℃,舌红绛,苔微黄,脉滑数。
血脉瘀阻毛发红糠疹血热炽盛毒热伤络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肝癌放化疗后4个月。既往乙肝小三阳病史17年,症状包括消瘦、乏力、黑便、腹胀、脐下腹痛。舌暗,苔黄厚腻,脉弦。中医病名肝癌,证型肝郁脾虚,湿热内停。病因病机为肝郁脾虚,湿热内停。病位在肝,涉及脾肾,病程较长,病情较重。
血脉瘀阻肝癌肝郁脾虚湿热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4岁,男性。主诉左足姆跖趾关节及踝关节红肿7天。病程5年,间断发作,既往血尿酸偏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历节风,证属湿热血瘀。病因为湿邪内蓄,郁而化热,血脉瘀阻。
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主诉心慌、气短5年,加重一周。现病史示心悸心慌、气短、下肢浮肿、尿少、腹胀、纳差、呼吸困难、咳嗽、咳白黏泡沫痰、不能平卧。查体示双侧颈静脉怒张,口唇发绀,两颧暗红,心界扩大,心尖部杂音,肝大压痛,双下肢浮肿。中医诊断心悸,证属心肾阳衰,水气凌心,气虚血瘀。四诊示端坐呼吸,面色晦暗,烦躁心悸,咳嗽喘息,口唇青紫,夜不能寐,畏寒肢冷,口淡纳差,呕恶腹胀,便秘溲短少,舌紫苔白,脉沉微细。
心悸心肾阳衰水气凌心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女,36岁
面肿、肢末雷诺现象、手足末端冰冷、皮肤干燥、畏寒怕风、头痛心悸、肢端皮肤潮红发绀、左侧肢体麻木
凉燥
舌淡苔白,舌下脉络瘀闭,脉细弱
血脉瘀阻凉燥阳虚寒凝皮肤干燥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右侧腰臀部疼痛3年余,产后加重,不能久站。面色褐暗,体瘦长,发焦枯黄,舌白薄,舌质澹尖有红刺,脉弦细。中医诊断为精神忧郁症,气血两亏,血瘀症。病程长,疼痛持续,伴有情绪低落,体重下降,月经停止。病机为产后恶血存留,瘀积凝滞,久病入络,血脉瘀阻,不通则痛。
产后瘀阻气血两亏精神忧郁经血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女性。主诉腰骶部疼痛8年余,再发加重7天。腰痛反复发作,痛如椎刺,久立、久坐、久卧加重,活动后缓解。舌质紫黯,苔薄白,脉弦涩。中医诊断腰痹,辨证气滞血瘀。病史既往体健。查体腰椎棘突、棘间压痛,双臀部压痛,拾物试验(+),MRI示L4/5椎间盘变性并突出,腰椎轻度骨质增生。
腰痹气滞血瘀腰椎间盘突出症舌质紫黯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产后7日出现双耳听力消失、头痛、恶寒、小腹疼痛、恶露量多色紫暗有块、口淡无味。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脉细缓。中医诊断为产后暴聋,辨证为气血虚弱,风寒内困,闭阻经脉,清窍不利。
产后暴聋气血虚弱风寒内困经脉闭阻
查看详情 →
女,65岁,心悸,胸闷憋气,气短,胃脘堵,口干眼干,四肢乏力,大便干,病程10年,心悸,心脾气虚,心脉瘀阻,血流不畅,阴寒类,心气阴虚,血脉瘀阻,瘀郁化热,阳热类,面色正常,舌质红暗苔净,声音正常,气味无特殊,脉结脉,脉有间歇,心率慢,早搏,窦性心动过缓,频发室早。
心悸心气阴虚心脉瘀阻瘀郁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症为阴茎异常勃起不倒,同房时不能射精,白天精浊自溢,阴茎胀痛,小便频数。中医病名为肝胆火盛,证型为肝胆火盛,下移膀胱,充斥精宫,逼精外出。舌苔黄腻,脉弦数。
血脉瘀阻精囊炎肝胆火盛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胸闷心痛反复发作2年,复发加重半年。主症为心前区疼痛如针刺,胸部憋闷,每天发作4~5次,每次持续时间不等,发作时需用硝酸甘油缓解。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心脉瘀阻、气机郁滞。病因病机包括瘀血内阻、气机郁滞。
胸痹心脉瘀阻气机郁滞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男,76岁。左侧胸闷憋气,阵发性疼痛,夜间发作频繁,持续10~20分钟,口服硝酸甘油或麝香保心丸可缓解,近来每日发作4~5次,口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伴冷汗、头晕。精神萎靡,面色晦暗,端坐呼吸,气短咳嗽,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弦紧。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型为气滞血瘀,病机为虚症。
冠心病胸痹心痛气滞血瘀心肌缺血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主诉胸闷、气短、心悸、疲乏8年,外感后头痛、胸痛加重1周。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痛苦面容,胸痛、胸闷、气短、心悸、头昏、头痛、汗多、腰酸困、畏寒、失眠多梦、小便清长、大便溏、口干不欲饮。舌质澹胖,苔薄白,有瘀斑及齿痕,脉沉细而弱。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心肾亏虚,脾阳不振,气血瘀阻。
冠心病心肾亏虚气血瘀阻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男,47岁,右足姆跖趾关节红肿1月余,病程1月。痛风,湿热血瘀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有乙肝病史6年。二诊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三诊舌质澹,苔薄腻,脉细数。
痛风湿热血瘀脾虚肾阳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