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包括月经后量少、时时微恶寒、背部为甚、纳谷减。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血运迟滞、胃肠虚弱。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月经后量少、时时微恶寒、纳谷减,切诊为脉缓。
血运迟滞胃肠虚弱肝气郁结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77岁,发热月余,双下肢发冷,纳差,口干口苦,双胁胀,易惊恐,睡眠差,轻度贫血貌,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湿热之邪伏膜原,太阳、阳明、少阳合病,痰湿困脾,阳气郁闭,肝脾不和。
发热湿热伏膜原阳气郁闭肝脾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头晕乏力伴咳嗽气急2月余。病程2月。中医病名属肾精亏虚、脾肺气虚、痰饮内停。病因病机为肾精亏虚,脾肺气虚,痰饮内停。面色无华,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滑。精神萎靡,咳嗽咯脓痰,动则气急,口干,纳差,盗汗,便秘,夜寐欠安。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啰音。
肾精亏虚脾肺气虚痰饮内停咳嗽痰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主诉头晕、心悸、乏力伴皮肤紫癜10个月。脾肾阳虚髓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结代。自觉乏力,气短,牙龈出血,怕冷喜暖,腹胀,便溏。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肾阳虚乏力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6岁。乏力、出血、贫血7年。主要症状包括胸背痛、恶寒、气短、心悸、头眩、面色萎黄、口干、午后手足心热、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舌苔白,舌质澹暗。脉细弱。中医病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苔白、舌质澹暗。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乏力、出血、贫血、胸背痛、恶寒、气短、心悸、头眩、口干、午后手足心热、皮肤出血点。切诊脉细弱。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虚水盛饮久化热中气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诉乏力伴双下肢皮下散在瘀点瘀斑3月余。面色萎黄,重度贫血貌,双下肢皮下瘀点瘀斑色暗红。血常规示三系细胞减少,骨髓象提示造血组织增生极度减低。中医诊断为骨痹,证型为脾肾两虚、气不摄血型。舌质淡红、苔少,脉细。
多发性骨髓瘤脾肾两虚气不摄血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24岁男性,头晕、耳鸣、腰酸腿软、活动后心跳气短、疲乏无力,病程两年。面色㿠白,舌质淡白,舌苔薄腻,脉沉细弦。血虚为主,涉及心、肝、脾、肾诸经。
血虚肾亏脾虚心悸
查看详情 →
女,58岁,精神萎靡不振,腰背疼痛,多寐,倦怠懒动,纳少脘腹胀满,时感恶心,气短,面色萎黄无华,腹泻稀水样便,恶寒,肢体酸困。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细。慢性肾衰,属虚劳。寒湿困脾,脾失健运,清浊相混。气血不足,脾肾两虚。
慢性肾衰气血不足脾肾两虚寒湿困脾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牙衄,四肢、胸、背出血点、瘀斑,伴眩晕、心悸、气促、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腰嵴酸楚、少腹拘急、面色无华、纳差、午后潮热、小便清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属肾阳虚衰。
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阳虚衰血象异常出血不止
查看详情 →
张某,女,27岁。主诉产后乳汁不畅,恶露不断,右下腹痛,双侧乳房红肿热痛伴结块。临床表现见口干生疮,大便干,右下腹压痛,尿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诊断为肝胃热毒蕴滞,血瘀乳汁郁积。
产后乳汁不畅恶露不断乳痈肝胃热毒
查看详情 →
13岁男童,神疲乏力,烦躁,贫血面容,活动气短,食欲不振,出虚汗,低热。再生障碍性贫血。肝肾阴虚,气血亏损。面色皖白无华,舌淡,脉细弱。
再生障碍性贫血肝肾阴虚气血亏损血虚
查看详情 →
59岁女性,尿频、尿血4月余,高血压病6年,晨起面浮,下肢酸软,尿频无灼热痛急,大便不成形,尿检隐血(++++),红细胞多形性,肾功能正常,B超双肾输尿管阴性,诊断为IgA肾病,舌尖红,舌苔薄黄,脉沉细小弦,证型为肾虚湿热证,病机为肝肾阴虚,湿热内留膀胱。
IgA肾病肾虚湿热血淋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发热一月多,鼻衄。面色皖白,舌苔黄厚燥腻,脉濡滑。体温持续39.5°C,汤水难下,得水则吐,大便六日未解。发热40余日,伤津耗精血,肝失所养,风火相煽,温毒深陷。温热仍炽盛。体温降为38°C,咽部分泌物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体温正常,咽痛、便血、鼻衄等症告缓。舌苔如常,脉濡缓。气血双亏。
再生障碍性贫血伤津耗精血肝失所养温毒深陷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女性。反复皮肤紫斑3个月。皮肤散在瘀点瘀斑,乏力,气短,下肢轻度浮肿,夜尿多,大便黄烂。血小板减少。血证(紫斑),证属气虚不摄,脾肾亏虚。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血证紫斑气虚不摄脾肾亏虚气血耗乏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面黄乏力,饮食减少,贫血明显,血红蛋白100g/L。中医病名缺铁性贫血,辨证肝脾两虚。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主诉面黄乏力,饮食减少,贫血现象明显。病程未明确提及。
缺铁性贫血肝脾两虚气血两虚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发冷发热半月余。寒热往来,口渴思饮,汗出,便干,尿少而赤,舌面如镜。面色苍白,脉弦数且大。病机为少阳阳明合病,镜面舌为津液耗竭之象。
寒热往来胃热津伤镜面舌脉弦数大
查看详情 →
52岁女性,间断性阴道出血,病程较长。月经周期紊乱,血色先红后淡,夹有小血块,量多,淋漓不断,持续10~15天。伴小腹疼痛、心慌气短、倦怠乏力、动则出汗、头昏眼花、食少便溏、肢体麻木、皮肤蚁行感。贫血面容,舌淡苔白润,脉细数而芤。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贫血。中医病名属崩漏,证型为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冲任不固。
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肝经血虚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月经量多4个月,伴疲倦无力,气短懒言。月经周期规律,经期3~7天,量中,色暗红,痛经(+)。舌澹,苔薄,脉弦细而沉。面色澹白,眼睑结膜及甲床色澹。中医诊断月经量多(气虚证),虚劳(气虚证)。病机为气虚冲任不固,血失统摄。病因包括思虑过度、饮食失节,导致脾虚中气不足,气血俱虚。
继发性贫血月经量多气虚证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主诉高热、贫血、肝脾肿大。病程10天,症见壮热不寒,口渴、汗出、胸闷、呕恶、苔黄腻、脉洪大。急性高热重病容,明显贫血貌。肝脾肿大,血红蛋白50g/L。证属阳明经症,邪伏膜原,病机为热盛伤津,邪热内陷。舌苔黄腻,脉洪大。
贫血高热阳明经症邪伏膜原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恶心呕吐,食入即吐,神疲乏力,胸闷气短,无尿,腹胀,不大便。舌质澹红,苔黄厚,脉弦细。中医诊断为癃闭,证属热毒蕴结,气化失职,水饮内停。病程由蛇咬伤后服青木香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癃闭鼓胀呕吐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