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8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头晕,吞咽困难,病程12天。中风病中经络,证型风痰入络证。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霍纳氏征阳性,双侧眼裂不对称,左侧面部痛温觉减退,右侧半身痛温觉减退。
中风病中经络风痰入络证头晕吞咽困难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为人工流产后劳动过度,出现头痛、浑身痛、汗出、畏寒恶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病程1月。面色㿠白,舌质灰黯有瘀点,苔薄白,脉细缓无力。辨证为气虚血瘀,营卫不和。
浑身痛头痛汗出畏寒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腰腿痛反复发作5年余。主症为腰腿痛,遇寒冷加剧,无头痛发热,无咳嗽咯痰,饮食可,二便调。中医诊断为腰腿痛(风寒湿杂至)。体格检查见四肢关节屈伸略显不利,主动活动有痛感。舌象、面色未提及,脉象正常。病因为风寒湿邪侵犯,滞留经脉,阻遏气血运行,不通则痛。
腰腿痛风寒湿杂至痹证
查看详情 →
男性,46岁,腰痛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伴左下肢疼痛三月。腰痛连及左下肢,俯仰不能,久立或行走数十步及腿部麻木胀痛,受凉加重,头痛,疲乏倦怠,入睡流涎,恶风,夜尿频多,大便时稀。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脉弱。中医诊断腰痛,辨证脾肾阳虚,风、寒、湿侵袭,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
腰椎间盘突出症脾肾阳虚风寒湿侵袭气血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性别女。主诉头痛、身疼、恶寒、微汗出、背及两膝关节发凉、大便干结、小便通畅。病程为产后2周。中医病名为产后受风,证型为营卫不和。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新虚,风邪乘虚而入。望诊见舌质淡,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恶露未尽、头痛、身痛、恶寒、微汗出、背及两膝关节发凉、大便干结。切诊脉象浮缓尺弱。复诊脉象沉细涩,舌质正常无苔。
产后受风营卫不和血气未和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2岁。主诉一身疼痛反复20余年,满身胀痛,部位不固定,与天气无关,咯吐清痰,夜寐不谧。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身痛,病机为肝气怫郁,气血逆调,筋脉失养。证型为肝气怫郁。
身痛肝气怫郁气血逆调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女,72岁;主诉:伤暑后恶寒发热身痛,近半月肢节肌肉烦痛,精神沉困,嗜睡,头目胀痛昏重,时发寒热,胸脘痞闷,渴不欲饮,小便黄热,大便溏而不爽;病程:两月;中医病名:暑湿;证型:暑湿久羁;病因病机:暑湿侵袭,湿性缠绵,湿热郁蒸,蒙蔽清窍;望诊:舌苔灰黑相兼厚腻;闻诊:无明显异常;问诊:精神沉困,嗜睡,头目胀痛昏重,胸脘痞闷,渴不欲饮,小便黄热,大便溏而不爽;切诊:脉细缓。
头痛身痛伤暑湿热郁蒸湿阻气机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主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骨节痛,病程2个月。往来寒热,面色发黯,动辄气喘汗出,口干而渴,齿龈浮肿出血。舌质淡红尖赤、苔少微黄,脉浮虚大。辨证为热毒郁闭营血,阴液亏损。血红蛋白40g/L,红细胞2.5×10¹²/L,血小板60×10⁹/L,骨髓检查符合再障。
再障热毒郁闭阴液亏损营血热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男性。主诉胸痛憋气,连及后背,恶心出汗,乏力头晕,双下肢浮肿,畏寒怕冷,胃中泛酸,大便每日1~2次。中医病名为胸痹,证型为气阴不足,痰浊瘀阻,心阳不振。舌暗红苔白厚腻,脉沉细弦数。二诊舌澹红苔白腻,脉沉细。三诊舌质澹红,苔薄黄,脉沉细弦。
心梗后遗症气阴不足痰浊瘀阻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湿温病,热势壮,头痛背痛,脐腹不适,胸脘痞闷,舌苔白腻上罩灰黄,脉滑而濡,病在太阳阳明,气分痞阻,湿热相蒸,弥漫三焦,蒙蔽清窍,湿邪内蒙,腑气未行,矢气少,小溲黄赤,大便色深如酱,舌苔干黄且厚,脉滑数,神昏谵语,发斑红晕,正气耗夺。
湿温发斑湿热相蒸腑气未行营分之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关节痛,周身痛,变天加重2年,病史3年。头昏心慌气短,活动则心跳加快,不能走上坡路,上楼气短气喘。舌澹红苔薄白,脉结代。气血亏虚,气虚不运血,血虚不养心。
关节痛气血亏虚心慌脉结代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头晕眼花反复发作半年余。现病史提示劳累后症状加重,伴心慌、夜寐欠安。体格检查示面色苍白无华,唇甲澹白,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头晕(气血亏虚)。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脑失所养,心失所养,目失所养,肌腠失养。
气血亏虚脾胃虚弱心悸头晕
查看详情 →
44岁,主诉脑出血术后半身不遂、失语4个月。高血压病多年,情志不遂后突发剧烈头痛、半身不遂、神志昏迷。半身不遂,失语,头痛,抽搐。右侧上下肢瘫,肌力右上肢0级,右下肢2级,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半身痛觉减退。BP19.3/13.3kPa。舌红、苔白干、脉弦滑。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型肝阴不足,肝阳偏亢,挟痰上扰。
中风中经络肝阴不足肝阳偏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产后73天汗出多伴关节疼痛。舌质澹黯,苔白,脉浮细。中医诊断产后自汗、产后身痛,辨证气血亏虚。主诉为产后汗出多,伴关节疼痛,动则汗出,量多如注,恶风,膝关节酸痛,乏力气短。舌象澹黯,苔白,脉象浮细。
产后自汗气血亏虚营卫不和气虚表弱
查看详情 →
17岁男性,主诉轻度浮肿、小便短少、浓如茶汁、面虚胖、面色不泽、鼻衄、口干咽痛、口舌生疮,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湿热客肾,证型为风热湿毒客肾,病机为肾关不利,水溢肌肤。望诊见舌红苔少,闻诊无明显异常,问诊包括浮肿、小便异常、鼻衄、口干咽痛、口舌生疮,切诊见脉弦细。
湿热客肾肾关不利心经湿热疮毒内陷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胃脘胀痛3天。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肝气犯胃、食滞。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胃运化失常。舌质澹红,苔白厚腻,脉弦。胃脘部轻压痛,嗳气馊酸,泛酸,饮食后胀痛加重,夜眠欠安。
胃脘痛肝气犯胃食滞脾胃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女性。主诉产后月余,左腿酸麻,步履艰难。病程月余。中医病名产后身痛,证型血虚夹风寒,病因病机产后血虚,复受寒袭。望诊面色萎黄,舌质绛,苔薄白,舌质绛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象细弦,细软。
产后身痛血虚夹风寒气血虚弱血虚胃呆
查看详情 →
患者苦头痛,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为头痛,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直接描述。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头痛及病史杨梅疮,切诊未提及。
头痛杨梅疮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主诉间断胸闷憋气1年余,加重2月,胸痛彻背,时发时止,夜间憋醒,胸痛发作频繁,胸闷、气短、动则益甚,食少纳呆,睡眠差,大便时干。形体肥胖,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辨证为痰瘀互结、胸阳痹阻。患者69岁,男,主诉胸痛憋气连及后背,睡醒时恶心,出汗,畏寒怕冷,胃中泛酸恶心,双下肢浮肿,乏力头晕,舌暗红苔白厚腻,脉沉细弦数。辨证为气阴不足,痰浊瘀阻,心阳不振。患者63岁,男,主诉心前区不适疼痛5月余,发作频繁,夜间为多,舌澹暗,苔白腻,舌下脉络迂曲,脉沉细弦。辨证为痰瘀痹阻,不通则痛。
胸痹痰瘀互结心阳痹阻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女性。主诉为恶寒发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病程半个月。中医病名为外感表证,证型为中虚里寒兼表邪未解,病因病机为外受寒邪,损伤中阳。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恶寒发热、头晕头痛、身痛自汗、心悸气短、口淡不渴、小便短少。切诊见脉缓无力。
急性胃肠炎中虚里寒表邪未解气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