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47岁,男性。主诉头晕目眩、贫血8年。刻下症见头晕目眩、面色晦黯、唇甲苍白而黯、心悸怔忡、心烦失眠、身体困重、四肢水肿、汗出畏寒、气短懒言、腰腿酸软、性欲消失、两胁疼痛、嗳气不舒、胸闷腹胀、脘闷纳呆、腹痛腹泻、呕血便血。舌苔白厚而腻,脉缓细而滑。中医诊断虚劳,辨证五脏俱病,寒湿困脾。
再生障碍性贫血寒湿困脾脾肾两虚心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9岁。低热、手足心热、口干、咽喉食管梗阻感、情绪波动症状加重、心忡、神疲乏力、纳差、夜寐梦扰易醒、大便偏干。舌淡红,苔黄腻,脉细。中医诊断为内伤发热,证属肝胆气郁,痰热内扰。病程3、4月。二诊时低热已退,手足心热、胸闷气短、纳差改善,遗留咽喉梗阻、大便偏干,舌澹红,苔薄黄,脉弦细。三诊时症状续有改善,遗留咽喉发干、神疲、夜寐欠谧、大便偏干,舌微红有裂纹,苔薄黄,脉细。
内伤发热肝胆气郁痰热内扰心肺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10岁女性患者,主诉烦渴多饮、食量大增、消瘦、夜需加餐、偶有小腿抽搐。中医病名消渴症,证型气阴两虚。舌象净,脉象缓滑。病程半年。
消渴症气阴两虚三消症状体弱头晕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两大腿酸痛伴腰痛半年。痹证,肾精亏虚,络脉不通。面色正常,舌淡苔薄,脉沉细。腰痛,腿酸困乏力,活动后疼痛,睡眠欠佳,既往有前列腺炎病史。
痹证肾精亏虚络脉不通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突发昏仆,不省人事,四肢抽搐4次。病程自1991年8月18日起。舌苔白腻微黄,脉象沉细。中医诊断为痫证。病因病机为肾虚肝失濡养,脾虚痰涎内结,肝风挟痰上逆,清窍被蒙。证型为痰瘀阻络,风痰上扰。
痫证肝风内动痰涎内结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心悸不安、胸闷刺痛、睡眠不佳。病程较长,有冠心病史,曾行支架术,现诊为支架术后再度狭窄。舌质暗,舌苔白,脉沉。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辨证为心血瘀阻证。病因病机属瘀血内阻,血脉不畅。望诊见舌质暗,舌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胸闷、睡眠不佳。切诊见脉沉。
胸痹心痛心血瘀阻心悸不安胸闷刺痛
查看详情 →
五十岁男性
气短,咳嗽,胸肋微疼,稍发烧,痰极腥臭
病程未明确
肺热壅盛
痰热壅肺
痰热内蕴,肺失清肃
面色晦暗,舌质红,舌苔黄腻
声音低微,有腥臭痰味
症状包括气短、咳嗽、胸肋疼痛、发热、腥臭痰
脉滑数
肺热壅盛痰热郁肺气短胸膈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病程3年余,近半年血压升高。舌澹嫩无苔,脉弦虚而迟。辨证为肾阳不足,虚火上炎。病因病机为肾阳亏虚,气化失职,水饮凌心,心肾不交,虚火上炎。
高血压肾阳不足虚火上炎水饮凌心
查看详情 →
女,58岁,上呼吸道感染后高热,汗出不止,肠鸣腹泻,日行10~20次,燥热阵作,形寒怕冷,烦躁,彻夜不眠,舌花裂根白腻,脉细滑缓,寒湿客阻,脾阳郁遏,虚火逼津外泄,肠鸣腹泻清稀,腹胀腹冷,怕冷肢逆,夜寐较差,烦躁不安,苔薄净,脉细缓。
高热汗出肠鸣腹泻虚火逼津脾阳郁遏
查看详情 →
65岁女性 持续1年颈下生核如鸡子大 饮食少进 睡眠不稳 泛酸 大便干燥 舌红苔薄 脉细弦 中医诊断瘿瘤 证属肝郁化火伤阴 脾虚痰浊瘀结
瘿瘤肝郁化火脾虚痰结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权某,女,62岁。右侧肢体无力4年,左下肢僵硬无力2周。右侧肢体无力,左下肢僵硬无力,行走不利,乏力,口干,腰酸痛,睡眠欠佳。舌质偏暗,苔少,脉细。四肢肌张力高,右下肢肌力略差,四肢腱反射亢进,左踝阵挛(+)。中医诊断痿证,辨证肝肾阴虚。病机为肾元亏损,不能滋养肝阴,髓海不充,筋骨失养。
痿证肝肾阴虚口干腰酸痛
查看详情 →
郭某,75岁,发冷、振颤月余,病程月余。颤证,气虚营卫不和。发冷、体颤,隔日发作,上午10点左右,持续3~4小时,汗出,精神困乏,饮食减少,眠差梦多,少气懒言。舌红苔白,脉虚大无力。面色苍白,舌淡红,苔薄白,脉虚大。
颤证气虚营卫不和风寒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口腔渗血6天,伴血尿、便血、皮肤出血2天。中医病名属血证、发斑、虚劳。证型为气虚血溢、热盛动血、阴虚阳亢、痰热内闭。病因病机为气虚不能摄血,热毒燔灼血络,迫血外溢,阴液耗伤,痰热交结,内闭心包,引动肝风。望诊见神志昏迷,苔薄腻。闻诊见喉中痰鸣。问诊见抽搐、精神神经症状、发热、出血症状。切诊见脉大滑,后转细弱。
血证血瘀热毒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阴道出血、气短乏力半月余。面色无华,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头昏目眩,动则加剧,小腹隐痛,阴道出血色澹,夹微量小瘀块,淋漓不断。舌质澹,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无力。中医诊断崩漏,证属脾气亏虚、冲任不固。
崩漏脾气亏虚冲任不固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弱冠,肌肉瘦削,尻膝肿大,手肘肩颙皆肿,痛热,病程转甚。筋痿,六部皆弦,色青而白,饮食少。弦脉,肝木所主,肝有余而脾土受克,脾伤则饮食少而肌肉削。
筋痿肝气有余脾土受克饮食减少
查看详情 →
64岁,主诉情志不遂,喉中如有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闭闷不适,病程年余。中医病名梅核气,证型痰气郁结于胸膈之上,病因七情内伤,忧思积虑。舌象未提,脉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气味未提,病史有情志不遂。
梅核气痰气郁结肝气郁结心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反复胸闷、心悸4年,发作较前频繁约1年。胸闷,心悸不安,气短,活动后加重,神疲,面色少华。舌质澹,苔薄白。脉结代。心率58次/分,律不整。中医诊断为胸痹病,辨证为心阳不振。病程较长,症状以心阳不振为主,表现为心气不足,脉象结代,舌象淡苔薄白。
胸痹病心阳不振室性期前收缩心功能级
查看详情 →
黎左 神情呆顿 迷沉多睡 右手足运行不利 口眼㖞斜 弦而滑苔白质腻 肝气挟痰阻于心脾之络 类中之证 右关脉沉滑有力 舌苔白腻中心焦黄 浊痰弥漫 心窍闭阻 火风鼓旋 痰郁化火 火从内扰 清旷之地为痰湿弥漫 窍络被阻 神机不运 痰郁化火内扰
中风痰湿痰郁化火心窍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月经错后10~15天,经前腰胀,经行第一天小腹疼痛剧烈。中医病名痛经、月经不调,证型肝肾两虚,胞脉郁滞。体征脉沉细涩,苔薄黄,舌质一般,体形瘦小。妇科检查子宫后位细长,稍小,宫颈光滑,宫口似大头针头大,白色分泌物少许。
痛经月经不调肝肾两虚胞脉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感冒后出现胡语、手足耸动、大便难、对答不灵,病程2周。舌苔白,脉弦。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风内动,病因病机为痰热内扰。望诊见舌苔白,闻诊未提,问诊见胡语、手足耸动、大便难、对答不灵,切诊见脉弦。
肝风内动痰热内扰胡语手足耸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