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男性患者,主诉头晕头痛1个月,严重时晕倒,伴胸闷胸痛。面色萎黄,舌质嫩红、苔少,脉濡细滑。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型为脾虚肝旺,郁热上蒙。纳呆食少,大便干结,爱发脾气。咽红,脉濡细滑。
眩晕脾虚肝旺郁热上蒙土虚木郁
查看详情 →
19岁男性,左手中指顶端肿痛1周。体温39℃,表情痛苦,闭目不语,左中指末节肿胀,左上肢有红线直达左腋,腋下淋巴结肿大。舌苔黄厚,舌质红,脉沉细而伏。中医诊断为蛇头疗、红丝疗,火毒炽盛,邪热攻心。
疔疮火毒炽盛邪热攻心舌苔黄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男性。主诉站立不稳,语涩,智力差两年五个月。病程两年五个月。中医病名属痿证。证型属痿证范畴。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望诊见神清,流涎,智力明显落后。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性格爱发脾气,性情暴躁。切诊见上、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减退,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肌力不足语言迟钝智力落后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5岁。腹痛,午后低热,体渐消瘦,经期延后,经水日少。病程3年。辨证为太阴虚寒夹实腹痛。面色苍白,舌苔腻,脉弦细。主症包括少腹冷痛、大便不通。病机为虚人外感误服发汗药,伤津化燥,表邪未净,邪涉阳明,兼并太阴。
腹痛虚寒夹滞太阴失治阳明腑实
查看详情 →
二十八岁女性,主诉头晕、目眩、心悸、腰背酸楚、耳鸣口苦,病程十年,症状逐渐加重。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肝阴不足,风阳上扰。望诊见忧愁面容,舌苔黑垢。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心烦、气促、四肢腰背酸痛、口干不渴。切诊脉象左弦数,右细滑数。
眩晕肝阴不足风阳上扰心火亢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男性。主诉两眼上睑下垂10年。病程10年。中医病名上睑下垂,证型中气下陷。病因病机脾虚气弱,肾阳亏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上睑下垂脾虚气弱肾阳亏虚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男性。主诉失语10年。中医病名失语,证型属七情所致。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望诊神志清楚,言语不能。闻诊无特殊。问诊提示病程10年,因情绪因素诱发。切诊脉象未提及。
失语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2岁。主诉为精神不正常,喜独自呆立,寡言笑,精神兴奋不能自制,嗜睡,不进饮食,双目视而不见,两耳听而不闻,不能言语。中医病名为癔症,证型为惊则气乱,心脾受邪,浊痰蒙蔽,神志失宁,邪郁气逆,逆气上走清窍。舌质红、苔腻滑,脉弦细。舌质红、苔薄,脉细软。
癔症惊恐痰蒙气乱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面部红丘疹,微痒,额部密集,反复发作半年,伴心烦不安、失眠多梦、白带多色黄质稠、喜食辛辣。舌尖红,苔薄黄稍腻,脉弦滑数。中医诊断肺胃湿热内郁。病因病机为肺胃湿热内郁,熏蒸肌肤,气血郁滞。
痤疮肺胃湿热心烦不安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症为腹泻伴脓便,日2~4次,腹痛、肠鸣、肛门灼热,病程半年,近2周加重。舌质红,舌苔黄白厚腻,脉滑稍数。证属湿郁蕴结,熏灼肠道,致气血壅滞。病机为湿热蕴结,气血不畅,病位在大肠胃,与脾相关。
白痢湿热蕴结气血壅滞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男性,34岁,持续高热5日,体温39℃左右,伴头痛、恶寒、咳嗽、咯黄黏痰、口干欲饮、少汗、饮食不振、大便4日未行。舌苔黄,中干少津,脉弦滑数。中医诊断为风热犯肺,肺气失宣,痰热内阻。体征示两肺湿性啰音,X线示两肺下野片状阴影,WBC升高,N比例增高。
肺部感染风热犯肺肺气失宣痰热内阻
查看详情 →
21岁女性,主诉失音,病程月余。中医病名为瘖哑,证型为阴虚火旺,病因病机为阴虚火旺,偶感风寒,客留喉间,障碍气道。面色一般,舌尖发赤,微有白苔,两寸脉浮大,两尺脉细弱。喉肌麻痹,左侧声带固定,梨状窝有积液,软腭运动不佳。
喉痹失音阴虚火旺风寒外袭痰浊阻塞
查看详情 →
男,56岁。咽喉、舌根部阵发性剧痛10余天,伴头晕耳鸣、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胃脘及胁肋胀闷灼热、泛酸嘈杂、大便于结、小便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肝胃郁热。
咽喉痛舌根痛肝胃郁热头晕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8岁。代诉舌蹇失语5个月。左侧颞部外伤后昏迷,清醒后遗留失语,舌不能左右运动及伸出,兼胸闷、纳呆、恶心、腹胀。舌苔白,脉弦尺弱。诊断为失语(脑外伤后遗症)。
失语脑外伤后遗症舌根缩急舌不能动
查看详情 →
女,43岁,咽灼如火,失音2个月,口干渴,小便黄,大便结,失音。舌略绛,少苔,脉细缓。音哑,气阴两虚型。神清,形体适中,活动自如,语言表达正常,但声音全失,舌体伸缩灵活。
音哑气阴两虚咽干口渴小便黄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诉中风失语伴右半身不遂,左眼睑下垂、复视,病程26日。面容憔悴,语言含糊不清,左眼睑下垂而复视,头震颤而摇晃,右侧上肢麻木,手指握物不紧,右下肢乏力,步履不稳,胃纳一般,饮水呛咳,舌质有紫气,苔黄腻,脉弦滑。中医病名为中风(脑梗死),证型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痰瘀互结阻于脑络与廉泉。
中风语言障碍吞咽困难偏瘫
查看详情 →
女性,61岁,右侧偏头痛3天,怕风怕冷,口干口苦,纳可,眠差,小便不利,大便干。头痛属风寒袭表,病在太阴、阳明经。手足太阴经、手足阳明经、手足厥阴经、手足少阴经、手足少阳经、手足太阳经均见压痛或滞涩。舌象、面色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头痛风寒袭表太阴不升阳明不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心慌1年余,加重伴自汗10余天。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胸痹心悸,不寐,自汗。证属气阴两虚,湿热内阻型。面色晦黄,舌质红偏暗,舌苔厚腻,脉象弦细结。刻下症见胸闷、心慌、气短、自汗、失眠、全身乏力、精神倦怠。体态偏胖,声音清晰。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湿热内阻。
胸痹心悸气阴两虚湿热内阻心脾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突发倒仆,不省人事,持续半天。既往有头目眩晕及高血压病史,近年有手指发麻。面色微红,口唇㖞气粗,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滑数。中医诊断为中风(脑血栓),证型为阳闭型。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痰湿内生,风火挟痰上蒙清窍。
中风阳闭证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查看详情 →
60岁男性,发作性胸痛、胸闷、气短2个月余。面色晦暗,舌质暗澹,舌苔薄腻,脉弦细滑。冠脉多支多发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前降支中远段肌桥形成。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心气不足、湿瘀内阻型。心气不足,湿瘀内阻,血行不利,心脉不畅。
冠心病心气不足湿瘀内阻心血瘀阻
查看详情 →